《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诗词作品中除《虞美人·枕上》之外,唯一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赠别词。
这首词也被认为是毛泽东最早的诗词作品,许多出版的作品集如《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诗词集》(增订本)《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等都把这首词作为开卷第一首。
虽然这首词在知名度上远不及《沁园春·长沙》以及《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作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在喜爱毛泽东诗词的读者那里,这首词讨论的热度一点也不比《沁园春》《卜算子》等作品的讨论度低。
人们之所以喜欢讨论这首知名度并不算高的毛泽东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三个悬而未决的难解之谜,也就是这首词的写作时间、赠别对象以及作品版本。
毛泽东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写于1923年12月底,毛泽东离开湖南长沙转到上海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接到党中央命令了她不得不抛下刚出生一个月的孩子(毛岸青)以及还在坐月子的夫人杨开慧。
比如《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等权威文献都赞成此观点。而根据这种观点编撰的《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诗词集》以及《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都认为这是1923年底毛泽东与杨开慧离别时写的。《毛泽东诗词集》对于该词的写作背景是这样叙述的:
这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毛出席大会,当时选为中央执行委员。……9月至12月,毛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年底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一大。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
还有人认为这首词实际上是写于1923年4月,毛泽东为躲避赵恒锡的追捕被迫匆匆离家时写给杨开慧的。对此,王伯福主编的《毛泽东轶事大观》里有一段绘声绘色的描写:
那是1923年4月的一天晚上,毛泽东正在家中批阅文件,省政府突然来同志说,赵恒锡派来抓人的兵正在路上。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把文件资料藏到阁楼的墙洞里,在杨开慧的掩护下,从后门穿过了一片菜地离开了长沙。
除了这种说法,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还有1920年说,1921年5月说和1921年8月说,虽然影响不如前两者大,但也都是创作时间争议中的一种。
以上这些说法大多都认为这首词是写给杨开慧的,这也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但有人却认为,这种说法虽然跟有些资料严丝合缝,完美对接,但实际上根本站不住脚。因为这首词的题目是《别友》。
当时毛泽东和杨开慧已经结婚好几年,孩子都已经有两个了。无论毛泽东是奉党中央的命令主动从湖南长沙转到上海去广州参加会议,还是被赵恒锡逼迫,趁着夜色转移,在写词安慰杨开慧的时候都不会以“友”称呼,与自己结婚数载的妻子,和自己两个孩子的母亲。
杨开慧
另外,“别友”这个题目,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贺新郎·别友》这首词原先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直到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说“近见一手稿,标题为《别友》”。
前面说过,如果这首词写1923年4月或者9月,那个时候杨开慧已经是毛泽东的妻子,毛泽东孩子的母亲,古人赠别诗中多有赠友的,其中“友”,多有代指,但从来没有人会在作品中称自己的妻子为友。
也有人说,这个题目是作者自己后来添加的,至少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时代开始,到建国后的50年代、60年代毛泽东就对《贺新郎》进行过多次修改,据说,直到毛泽东逝世的前几年,1973年的时候,他都一直在修改这首词。
我们假定1973年是作者最后一次修改修改这首词,他为什么要把这一首写给自己曾经的恋人,后来的妻子,孩子母亲,去世多年的亡妻杨开慧的词的题目标为“别友”,这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很难解释。
如果毛泽东这首词不是写给自己的妻子、自己孩子的母亲、自己亡妻的,而是写给一位友人的,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甚至不存在了。
最后,由于这首词作创作时间较早,作者后来几经修改,至今仍有不少手迹存世,那么哪一稿,才是作者的初稿和心目中的定稿呢?这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公认的版本: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毛泽东手迹
上文提到的几种毛泽东诗词选本用的都是这一首。但除了这一首(种),至少还有两首(种),而且这两首(种)和公认选本中的一首词同样都有作者本人手迹存世。一首是: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惨然无绪。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曾不记,倚楼处?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我自精禽填恨海,愿君为翠鸟巢珠树。重感慨,泪如雨!
毛泽东手迹
另一首是: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满怀酸楚。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往。知误会前番诗句。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重感慨,泪如雨。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我自欲为江海客,再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堕,云横翥。
笔者文章开头就说,《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诗词中唯二的爱情词之一,但吊诡的是,从列举的这几首词来看,通行的词作版本恰恰是几首词中爱情色彩最弱,政治色彩最浓的。无论是不是作者的最终定稿,都不是毛泽东赠给杨开慧或其他友人的词。
杨开慧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