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集》曾被认为是必死必朽的作品?吴延陵:胡适的尝试很成功

书生说文化 2024-11-09 15:30:33

众所周知,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诗集。这本诗集一经出版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尝试集》出版不到三年,销量就超过一万册,截至抗战前夕,共出过14版,是当时无可争议的畅销书。

当然,想必有不少了解胡适的人也知道,就这样一本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歌集,在其问世之后受到万众推捧的同时,也遭到不少质疑和批评。

比如与胡适同时期但比他稍晚的著名诗人朱湘毫不客气地说胡适《尝试集》中的诗“内容粗浅,艺术幼稚”。

当时胡适提倡写白话诗最主要的反对者胡先骕更是直言:《尝试集》是一部必死必朽之作。

然而,声称《尝试集》必死必朽的胡先骕大概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部作品仍然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其中的篇章如《兰花草》(《希望》)至今仍然被不少人广泛传唱: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花供家中,

待到春风回,诸如满盆花。

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曾经说,一个作家至少要有一本书能够立得住,能够传下去。

同样,一本诗集里哪怕只有一首诗能够被人牢牢记住,广泛传唱,那么他就一定能够立得住并且能够流传下去。

也就是说,《尝试集》是留得住,传得下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胡适的尝试是相当成功的。

“尝试”一词取于南宋大诗人陆游的一句“尝试成功自古无”,胡适反用其意,认为“自古成功在尝试”。

所谓“尝试”,指的是尝试用白话作诗。早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产生了一个根本的觉悟。他认为:

中国文学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字工具变迁的历史,就是用活文字代替死文字的历史。

因此,他极力主张用生机勃勃的白话文代替已经半死不活的文言文,为此,他和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展开了多次论战,至1916年7月,胡适信心十足地说:

白话文学的作战,十仗之中已胜了七八仗,现在只剩一座诗的堡垒,还需用全力去抢夺。待到征服了这个诗国时,白话文学的胜利就可说是十足了。

攻克诗的堡垒,主要就是放开传统诗歌在形式上的束缚,使人的精神能够自由的发展,良好的内容能够充分表现。

胡适认为,传统诗歌看上去很难,实际上不过是对对子、调音节的把戏。长期以来,只注重格律和韵脚,不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

因此,要展现一种新的内容和精神,就不得不打破格律的脚镣,解放诗体。循着这种思路,他很快就写了一首白话诗《朋友》(《两只蝴蝶》):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的诗歌摒弃了那些又老又旧的陈腐文字,以白话口语入诗,直白浅近,通俗易懂,惹恼了许多看不起白话的人,比如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得意门生黄侃。

他在自己的课堂上公然痛批胡适,并且给她起了一个“黄蝴蝶”的绰号,而不称呼其名。他还在《〈文心雕龙〉札记》中大骂胡适写的白话诗是“驴鸣狗吠”。

但胡适的诗在遭到激烈反对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人的热捧,上文提到的女作家丁玲,接触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就是胡适的《两只蝴蝶》,并烂熟于心,没齿不忘。

如前所述,很多人都批评《尝试集》中的诗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意境低下,根本就算不上诗,这一点胡适自己也承认。他说:

只有《关不住了》《希望》《应该》《一颗星儿》等14首算得上是白话新诗,其他的都是多余的。除此之外,也还有两三首可读的诗,一两首可读的词,但都不是白话新诗。

他曾坦言,自己出这个集子的目的,只是为诗体解放做一点点最初的尝试,开一点点最新的风气。

事实上,《尝试集》的出版也确实起到了开风气的拓荒作用,自此之后,有一大批人开始突破传统诗歌的束缚,步入白话诗的创作行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白话新诗:郭沫若的《天狗》《女神》;康白情的《草儿》。

继郭沫若、康白情之后,徐志摩、闻一多和朱湘等人的出现,更是掀起了新诗创作的高潮。时至今日,白话新诗已经取代旧体诗成为诗歌中的主流和正统。

《希望》的最后两句“待到春风回,祝满盆花”,在歌曲《兰花草》中被改编为“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十分准确地表明当年胡适抱着希望的一点最初的尝试,已经成功变为现实。

因此,今天的我们再谈到胡适创作的新诗以及《尝试集》,如果再用“内容粗浅,艺术幼稚”,一笔抹杀,是很不负责任的言论。

3 阅读:40
评论列表
  • 2024-12-06 14:27

    公知锑鼻祖胡适之

  • 2024-11-27 00:30

    [滑稽笑]吹胡前,你(书生)是否沐浴更衣,三柱香,三叩首。再行[滑稽笑]卖胡广告呢!☞这更有诚意![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11-27 22:53

    尽管胡适的《兰花草》流传下来,但也不能掩盖他是卖国贼的事实。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被捕入狱,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做囚徒,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不可谓不壮烈,但他仍然是汉奸!

  • 2024-12-06 14:27

    最早的矮大紧

  • 2024-11-23 14:56

    与贾浅浅的拉尿诗有得一拼

书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