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口岸,早在清末民初时期就跟广州、上海并称为“粤海三大门户”,被誉为“粤东之门户”,而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初时期,汕头更是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帮助各地开拓了市场,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粤东已然不再有汕头这样的辉煌,汕头的地位现在甚至不如新晋的东莞市。
汕头的地理位置与旅游资源。当前,“全区市”代表着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行政地位的双重提升,是广东省内市级行政区的最高级别,可以与全省的省会城市广州相提并论。
而在汕头的版图中,位置最为靠近南澳的这个县级市,便是能够通过地区改区的手段使得汕头成为“全区市”的最佳人选。
南澳地处汕头东南方的大海上,有着深厚的海洋资源,分布着环绕着汕头市区的众多海岛,其最南边的大陆则是台湾岛,南澳与台湾仅隔着约70公里的海峡,汕头市作为海岸城市,有着良好的港口条件,为南澳发展海运和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条件。
如果南澳县能够升格为区,那么这一套船只运输的产业链就完全形成了,作为汕头市辖区的南澳县便能够凭借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打造成一个经济实力极强的海上港口。
同时,南澳县作为一个岛屿,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作为一个户外休闲胜地完全可以凭借其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气候获得更多游客的青睐。
再加上南澳县所处的地理位置,人们除了更近的选择汕头市以外,便只能往南去往珠海横琴口岸上船,往北去往福州上船,在南澳成为汕头市辖区后,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来更多的游客能提升汕头的经济实力。
南澳县的升格对于汕头市来说大有裨益,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汕头市的布局规划中是否应该为南澳县升格一席之地呢?
汕头市的未名之前。汕头的市名最初并不叫汕头,而是取名为“通开”,意为畅通无阻,敞开大门。
这个名字象征着汕头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畅通着各种行业的发展道路,开拓着经济的前景。
但在1921年,汕头已经初具城市化规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被正式定名为汕头。
汕头一词则是由坐落于现在的汕头市区内一江附近的一个港口而来,传说在清末鸦片战争过后,历任清朝驻守汕头的官员为了能够打通对外海上贸易,纷纷在汕头港口修建了避风港和码头,进行疏浚作业,使得汕头港口的水位大幅度提高,可停靠水位较大吨数的船只。
而在其中道光年间的政务大臣李鸿章更是在此修筑了地面平坦开阔的港口,建设了港口内环境优雅的防潮建筑体系。
如今汕头市仍保存着李鸿章所建造的防潮建筑体系内的一座石坊,被称之为“李公祠”,李鸿章则是历任驻守汕头的官员里面名声最响亮的一位。
于是逐渐的,人们就把这个港口叫做了“汕头”,而在清末,汕头港口是粤东地区最大的一个深水港口,外面又坐落在大海之上,因此有着“海门”的美称。
汕头也因此被称作“粤东之门户”,承载着粤东人民的希望。
近代以来,国人有着逃离家乡的传统,一方面是因为家乡的土地不再养活他们,无法让他们的家庭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种政治原因,他们需要去南洋等地谋取生计。
而汕头正是这股潮流中最活跃的一个县城,早在宋朝时期,汕头就已经是通往番禺的要道。
到近代,早期的侨居南洋的潮汕同胞靠着汕头进出口港的便利条件,乘船出海,到南洋等地务工,挣钱养家,同时还将南洋等地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等带回故乡。
汕头因此被誉为“侨乡”,后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与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进一步打开了通往南洋的海上贸易路线,海上贸易进一步繁荣,汕头作为东南海上往东南亚地区的主要通道也因此繁荣了起来,许多从顺德、南海等地前来的商贩借道汕头往南洋等地发家致富,致使汕头的繁荣程度愈发显著。
汕头的城镇化水平与发展方向。如今的汕头市辖6个区和1个县,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60万,距离深圳只有3小时的车程,地处广深沿海经济带的中部,距离琼州海峡只有250公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
汕头的城镇化水平在广东省内可以排名前列,这离不开早期作为经济特区的影响,以及以潮汕地区为重心向周边辐射扩散的潮汕文化影响力。
但随着广东省内许多其他地方进行了城市规划,尽管汕头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其地位却被边缘化。
汕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虽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其增长率却显得相对滞后。
粤东地区也因为汕头的影响力而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但汕头本身的发展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更没有发挥出其在粤东战略枢纽城市的地位。
当前汕头的发展方向应该放在提升现有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上,同时也应该把南澳县升格作为重要的议题来讨论。
不仅可以推动汕头周边的城市更新和发展,也可以为汕头的经济实力带来更多的机会。
结语在粤东,如果汕头市能够再往东西两侧进行扩城,那么汕头就能够焕发出当年的光芒。
而作为一个粤东中心城市,汕头有着再度成为“全区市”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在城市规划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就一定可以恢复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