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老话,在老人健康硬朗时,无疑是真理。
可当老人病倒,生活无法自理,甚至瘫痪在床时,这份“宝”却成了难以承受的重担。
许敏,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她默默承担起了照顾瘫痪母亲的责任,个中辛酸,又有谁能真正体会?
而她的哥嫂,又会在这十年里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许敏的父母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也就是许敏的哥哥,和妻子都是公务员,家境优渥,住在城里。
许敏则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丈夫的背叛让她心灰意冷,最终选择离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离婚后,许敏和女儿搬进了出租屋,生活并不容易。
那时,许敏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独自一人生活,许敏和女儿经常去看望她。
女儿上高中后,不幸再次降临,许敏的母亲突发中风,从此瘫痪在床。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许敏和哥嫂紧急商量对策。
他们首先考虑将母亲送去养老院,但母亲强烈反对,加之高昂的费用也让兄妹二人望而却步。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住家保姆。
请保姆之路也充满坎坷。
照顾瘫痪病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力,许多保姆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
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保姆,母亲却又百般挑剔,导致保姆频繁更换。
在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果后,许敏的哥哥提出了一个建议:由许敏全职照顾母亲,他们每月支付6000元作为报酬,母亲的其他开销也由他们承担。
对当时月薪只有4000元,还要租房住的许敏来说,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许敏搬到了母亲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照护生涯。
照顾瘫痪的母亲,远比许敏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母亲的挑剔性格,加上病痛的折磨,让许敏身心俱疲。
母亲经常便秘,许敏需要用手帮她抠大便;有时母亲又会拉肚子,弄脏床铺,许敏需要一遍遍地清洗。
她尝试让母亲穿成人纸尿裤,却遭到母亲的拒绝和责骂。
日复一日的琐碎和辛劳,让许敏常常躲起来偷偷哭泣。
如果不是亲生母亲,她或许早就放弃了。
而哥嫂的态度也让许敏倍感心寒。
他们时常提起支付的6000元,言语间似乎觉得许敏占了他们的便宜,应该感恩戴德。
这种不理解和轻视,让许敏的付出显得更加沉重。
在照顾母亲六年后,一次争吵中,许敏终于爆发,她无法再忍受哥嫂的态度,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母亲家。
许敏的离开,让哥嫂不得不亲自照顾母亲。
仅仅一个多月,他们就体会到了照顾瘫痪老人的不易。
他们这才明白,6000元远远不足以弥补许敏的辛劳和付出。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再次恳求许敏回来。
这一次,哥嫂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他们对许敏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接下来的四年,许敏继续默默地照顾着母亲,直到母亲安详离世。
在料理母亲后事时,亲戚们纷纷赞扬许敏的孝心,嫂子也感慨万千,她由衷地表示,许敏的付出远比他们多得多,她真的不容易。
十年光阴,许敏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而哥嫂也从最初的计较,到最终的理解和感激,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照顾老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的是子女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更需要家人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金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它永远无法衡量亲情的价值。
我们该如何在金钱和亲情之间找到平衡点?
又该如何更好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呢?
这或许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