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杜绝抄袭
➠这是我今年遇到的一件事。
一个确定转业的战友给我打电话,问我这个老军转到地方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里我给军转战友们提个醒。
1,与单位一把手打交道一定要谦虚
部队的编制与地方的编制体制不太一样。地方的单位是一把手说了算。这是一个最现实的实际。如果你连这一点也认不清的情况下,你很难把工作做好。
我说的这个意思是,军转干部很多都是单位的一把手,在机关也有一定的权利,也是那种说了算的人。但转业安置的地方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军转干部都是安排到副职的岗位,甚至安排到普通岗位上,就是安排到一定的有一些权利的位置上,也大都当一把手的副手。
地方单位的结构编制也就决定了一把手必须说了算,要不然在管理上就会出问题,单位就会乱成一锅粥。这就出现一个一把手与军转干部怎么相处的问题?因为军转干部过去也是单位一把手,无论脾气和性格工作方式上,都会搞个人说了算,容易引发一些矛盾。
这样,军转干部要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与一把手相处一定要谦虚,既不能来高高在上的那一套,也不能工作态度上搞无所谓。当副职要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当普通干部也要讲服从,这是最基本的道理。配合和服从最简单的前提就是要谦虚,只有谦虚才能很好的相处。
2,与基层打交道一定要深入
军转干部的地方工作是一次跨越。因为地方工作与军队工作是有一定的区别,一个是军事,一个是经济,只要有一个基本的熟悉过程。
为了推动军转干部在地方上更好的适应工作,许多地方都让刚刚转业的军转干部到基层去锻炼。有的地方还让军转干部参加四进工作组,到农村当第一书记,有的是一接受军转干部就安排,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而且把这样的锻炼当成是考核军转干部的时机,看一看军转干部的能力素质怎么样?我一个战友转业到省级机关,一到位置上就下基层工作两年,到村里当第一书记,表现的很突出,回到机关干了两年,直接提拔为处长。这就是表现优秀的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到基层去锻炼,当村里的第一书记。都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也是熟悉基层的一次锻炼机会。这个时候一定要深入深入再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掌握基层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么深入到基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部队就是到营连和官兵交朋友。而到地方搞经济建设,最需要打交道的还是基层,用毛主席说的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就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绝对不能粗心大意。
3,与业务同行打交道一定要客气
部队都是上下机关,基本上是说一不二。军转干部基本上都在于领导的岗位,或者说是都有一定的权利,刚才我说了还是有点居高临下。
转业到了地方也就不一样了。地方的工作更多的在于协调。因为军转干部到地方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同行之间的工作协调。协调分为对上协调和对下协调。对上协调,遇到的是上级机关。上级机关的领导并不像部队的那样,有的是非常盛气凌人,有的是客客气气的,有的是带理不理的,因为他是你的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下级机关和你进行协调,一般都是客客气气的,对你恭恭敬敬的,让你感觉到自己是上帝一般。
所以说军转干部到了单位以后,开展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协调,搞好对上与对下的协调。这里要把握一个非常客气的工作方式。你对上级客气了,上级也会对你客气。下级对你客气,你对下级客气,工作就会更加的好开展。我认为军转干部开展工作在同行中工作一定要把握一个非常客气的工作基调,你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氛围,上下协调就会非常的顺畅。
4,与单位同事打交道一定要诚信
我可以实事求是的说,在许多单位军转干部与地方干部都会化成各自的一个小圈子。在军转干部看来,地方干部不理他们,不尊重他们,融不进去。地方干部认为军转干部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占了他们的位置,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一个团职军转干部经常发感慨,我现在转业10多年了,单位的同事对我还是躲躲闪闪的,工作起来把我放在一边,平时也不愿意与我交往,现在快转业了,还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现在看来,他的这番话说的也是实际,融不进单位的圈子,就感觉到自己是个外人。因为很多军转干部是外地的,本身就不受待见,更别说融进去了。
军转干部到了单位以后,与同事打交道关键要讲诚信。俗话说得好,心诚则灵,有灵则通。就是说是相处起来你相信我,我相信你。大家就能相处好,这是一个早晚的问题。如果因为一两件事就闹矛盾,一直解不开。大家也很难融进一块儿去。只要你是一个诚心的人,同事们早晚会理解你。这只是一个时间检验的问题。如果这个最基本的道理就理解不了,军转干部也就成了圈外人,这样你就感觉到倍感的孤单。
军转干部还有一个主动与同事交朋友的过程。占据主动就会收获感情友谊。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单位的人也有杂七杂八的,也有你喜欢不喜欢的,也有好人和小人。所以,军转干部占据主动的时候,眼睛一定是雪亮的,或者是有一定的判断力,交那些好人值得交的同事和朋友,这样你就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