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周末,我在小区里经常能看见一个有趣的场景:几个小朋友围坐在花坛边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各自的兴趣班。
小亮头上还挂着游泳镜,兴奋地说着今天学会了新泳姿;小芳手上带着画迹,一旁静静地在画画;而小军却一脸无奈地说,自己的围棋课又被逼着上多了一节。
每当听到这些,我就在想,兴趣班究竟该怎么选,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呢?
围棋、奥数:适合谁?
围棋和奥数常被家长们视为锻炼思维的好选择。
但是,我们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些课程对孩子的兴趣和专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围棋需要孩子能够静下心来,时刻思考对策。
如果孩子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强制让他去学围棋,可能只会适得其反,最后变成了“难以消化的苦药”。
同样,奥数对数学天赋和兴趣的要求也非常高。
小明的父母曾告诉我,他们给小明报了奥数班,希望能增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果小明上课总是苦着脸,渐渐地他对数学课都有了抵触情绪。
奥数,真的不适合每个孩子,家长在报班之前要仔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而不是盲目跟风。
模特、古筝:选择需慎重提到兴趣班,很多家长忍不住给孩子报模特或古筝班,认为这样能提升气质或培养音乐素养。
实际上,学这些的关键在于孩子的喜好和需求。
模特训练多是形体课程,除非孩子有特别的兴趣或天赋,否则花费重金长期学习,其实不见得有什么实质的好处。
古筝方面,我朋友给女儿晴晴报了古筝班,最初是因为觉得古筝的声音很好听。
可是几个月下来,晴晴的热情渐渐消退。
古筝的体积大,携带不便,加上每天天练的辛苦,对她来说完全是负担。
对于乐器类的兴趣,如果没有坚定的兴趣或目标,真的要慎重选择。
游泳:学习越早越好与其在模特、古筝班纠结,不如把这份心力和资金留给游泳。
游泳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能在关键时刻救命的生存技能。
小朋友从小学习游泳协调性更好,掌握起来也更容易。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常常感慨,当初给孩子早点报游泳班,孩子不仅身体更健康了,连胆量也练出来了。
事实上,游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锻炼,还有从掌握技能后获得的成就感。
看到孩子们在水里嬉戏,肆意挥洒着天性,我奈何又想到,花在这上面的钱可真值。
美术、舞蹈:培养兴趣还是专业技能?
很多人说美术用处不大,但我觉得这要看家长的期望是什么。
美术可以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无需在乎技法有多高,只要让孩子开心地涂涂画画就好。
至于舞蹈,有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愿意支持她们长时间坚持,形成独特的气质,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成长方式。
邻居的小林在街舞比赛中捧回了奖杯,而一开始他也只是因为“好玩”才去上的街舞班。
结果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还在活动中找到了自信。
可见,选择兴趣班的本质,也应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追求专业的技能。
结尾:挑选兴趣班,如同寻找一扇开启孩子快乐与成长的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试探、调整、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选择。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适合他的路径不在于跟随别人的脚步,而在于认真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给出足够的支持与自由,才是真正的智慧,或许这也就是我们家长需要去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