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佳能全画幅用户来说,副厂镜头的福利短时间内是享受不到了,大佳能似乎没有想要放开全画幅相机卡口的想法,EOS R系列的全画幅用户如果不换门,就只能继续忍受原厂镜头的高价了。
不过,佳能似乎看透了用户的心理,最近频繁更新的一个镜头系列就是恒定光圈f2.8的非红圈变焦镜头系列。这个系列现在已经推出了两颗镜头,一颗RF28-70mm f2.8,另一颗是RF16-28mm f2.8,其中一颗广角变焦,一颗标准变焦,个人预计不久的将来还是会有一颗长焦变焦出来的。

rf28-70mm f2.8
这个系列的镜头定位低于大三元,焦段上没有大三元那么“黄金”,但却拥有f2.8的恒定大光圈,还有非常出色的防抖,对焦虽然是stm马达但明显好于某些入门级镜头,镜片中也包含一些特殊材质镜片,画质还是有保障的,最关键的是价格,价格正好弥补了佳能镜头群中的一个空白,不高不低,但又不怎么便宜,让用户感觉有些肉疼,但又不是那么疼,就这么一个定价策略。我们不得不赞叹佳能营销策略的高超水平。
用户关注多的还是标准变焦镜头,现在佳能RF镜头序列中已经有了很多支标变镜头,如果不算过于低端的非恒定光圈版本,也不算过于高端的恒定f2.0版本和大变焦比恒定f2.8的版本,还有三颗常规型号可供选择,它们分别是大三元之一的RF24-70mm f2.8、红圈套机头RF24-105mm f4和上面说到的所谓性价比之选RF28-70mm f2.8。
大三元的24-70mm当然是预算充裕情况下的首选,这颗镜头无可挑剔,画质、防抖、色彩、做工、防护性、操作手感都是第一梯队的,如果您是用来干活用的家伙事儿,或者是不差钱儿的爱好者,必然首选24-70mm。
那么剩下的就是最常用,销量相对比较大,普通摄影爱好者最可能入手的两颗了,RF24-105mm和RF28-70mm这两颗镜头到底怎么选?

RF24-105mm f4
经过综合体验,个人还是更倾向于RF24-105mm f4。
您可能对我的选择有些诧异,您也许认为24-105mm是一支伪红圈,画质没有那么出色,光圈还偏小,中规中矩,没有特色,为什么不选择光圈更大的28-70mm呢?
我来帮您分析一下我选择24-105mm的原因。
RF24-105mm的红圈不是白给的既然佳能定位24-105mm f4为红圈镜头,显然是把它归入相对高端的镜头序列了,官方的做法绝对是有道理的,并非糊弄消费者。现如今的摄影者个个都是高手,对器材的理解程度都是非常高的,根本懵不了谁。RF24-105mm f4在畸变控制、细节表现力的画质方面,以及协同防抖等级、对焦马达等性能方面,都是比非红圈的28-70mm要高一个级别的,恰恰是正正好的设计,让这颗镜头具备了红圈镜头的水平,达到了相应等级。如果说单反时代的EF24-105mm f4被称作伪红圈,那么RF时代的这颗24-105mm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红圈镜头了,绝对不给红圈拖后腿。
整体使用体验比RF28-70mm f2.8好很多从直观的使用体验上来说,RF24-105mm比RF28-70mm整体要好上一个档次。从哪体现出来呢?例如镜体整体做工更加出色,毕竟是红圈水准,握持手感很好,旋转各个换都阻尼适中。例如设计更加合理,并没有RF28-70mm必须璇拧解锁镜头后才能正常拍摄的这种反人类设计,抬手即拍,没有任何繁琐冗余步骤。再例如RF24-105mm的焦段才是绝对的高通用性焦段,24mm的广角比28mm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要高很多,105mm的焦段让换镜头的概率又下降了一截,这个焦段用起来更加舒适。
f4的光圈够不够用,一定要结合镜头定位来分析个人觉得f4的光圈对于这支镜头的用途来说绝对是够用了。因为我只会用这颗镜头去户外拍摄,例如旅途人像、风光、合影等等,这些场景光线条件都不会差,也不需要过于强烈的背景虚化,“记录”画质不错的画面是它最大的作用,因此,最大f4的光圈对于我的用途来说是妥妥足够了。如果这个焦段需要更大光圈,那么显然是增加了室内拍摄场景,在室内拍摄,我要么使用更大光圈的定焦镜头,要么使用闪光灯配合,显然并不需要不大不小的f2.8光圈。所以,选择f4光圈的24-105mm对于我的用途来说比28-70mm更合适。
当然,每个人对镜头的选择都会有自己的侧重,我的选择不一定适合您。您在RF24-105mm f4和RF28-70mm f2.8之间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