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的纷争,在摄影师、摄影爱好者中争论已久。定焦镜头画质高,光圈大,单颗镜头体积重量小;变焦镜头焦段覆盖广,不用频繁换镜头,方便拍摄。到底该怎么选?
有些摄友坚持“唯定焦论”,始终认为专业摄影就应该使用定焦镜头,定焦镜头可以将画质发挥到最佳水准,固定焦段可以练就摄影眼,养成良好的构图习惯,大光圈可以适应任何拍摄环境,且定焦镜头很低调,并不会有硕大的镜身显得很张扬,所以专业选手必须选择定焦镜头。
有些摄友坚持“变焦通用论”,认为变焦镜头经过了多年的发展,高端变焦头在画质上已不亚于定焦镜头,且恒定大光圈的变焦头进行专业摄影创作完全胜任,况且一支镜头具有多个焦段,相比于不用换镜头的便利性,变焦镜头多出的那一点点份量完全可以忽略,因此现代摄影人用变焦才是王道。
还有些摄友坚持“变定组合论”,认为单一讨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孰优孰劣并没有什么意义,还是要把定焦和变焦组合起来使用,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才能达到最优组合的效果。

那么您认同上述哪一种观点呢?
我个人目前的做法仍然是“唯定焦论”。我曾经也是变焦镜头的使用者,且经常使用24-70mm f2.8、24-105mm f4、70-200mm f2.8这类黄金焦段的变焦镜头,同时也使用35mm f1.4、85mm f1.4、135mm f2.0这类大光圈定焦镜头,但经过长期对比,个人出掉了手里所有变焦镜头,只留下了定焦镜头。我来说说我个人为什么会这样选择镜头,也许对您有参考价值,也许只是我的个人喜好,您看看就好:
定焦画质的独特魅力喜欢定焦镜头都是从细化“虚化”开始的。定焦镜头的大光圈和极致画质表现,可以将画面层次感发挥到最优,焦内锐利,焦外柔美,这是普通变焦镜头所达不到的水平。我们知道,定焦镜头结构相对简单,镜筒内所有的镜片、结构都是为了画质而生的,它摒弃了变焦镜头为了实现变焦而增加的冗余镜片,画质可以做到最优。当在暗光环境下享受到了大光圈进光量的优势,当在人像摄影中体验到了前景、背景虚化的美感,当在后期修图中感受到了定焦极致的画质表现,变焦镜头更多只想作为方便的辅助镜头来用,而定焦才始终充当主力。
便携性变焦无法比拟虽然您可以说变焦镜头可以一镜走天下,不用来回换镜头了,但是相比在摄影过程中始终需要负担着较大的份量,背着一两颗小巧定焦镜头还是觉得更加轻便。因为拿在手里的体积和重量是需要一直影响拍摄体验的,时间长了手臂酸痛、肩膀负担重,甚至脖子不舒服,拿在手里头重脚轻,都完全不如定焦镜头与机身组合的浑然一体更加和谐。
对光线的适应性相比焦段上的便利用处更大定焦镜头的大光圈可以适应更大范围的光线环境,强光下可以缩减光圈,暗光下可以增大光圈,室内室外兼顾,白天、夜间通吃,大小景深均可实现,这是变焦镜头很难做到的,但是定焦镜头可以轻松实现,哪怕是入门级f1.8光圈的定焦也可以游刃有余。变焦镜头只是带来了构图上的便捷,但当我们确定了主要拍摄题材,习惯了自己的拍摄节奏,树立了拍摄风格之后,变焦镜头这一点点焦段变换的便利,个人认为是远比不上环境适应性重要的。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我长期使用35mm+135mm的一广一长定焦组合。35mm镜头完全可以平替24-70mm,因为即使我使用标准变焦,常用焦段仍然是35mm,这个焦段可以兼顾纪实街拍、广角人像、室内记录、儿童、人文、风景等多种题材,只要习惯了35mm视角,抬手即来,毫无构图压力,画质一顶一的好。135mm镜头常用来拍摄人像,可以兼顾半身、全身等不同人像构图,只要不是离得特别近,画质畸变是非常小的,且具有空气切割般的层次感,焦外柔美程度不是70-200mm可以比的。

你是如何选择镜头的呢?欢迎评论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