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执法岗公务员就是个天坑!长此以往下去,行政执法恐怕将无所适从!

郑谈社区 2024-11-09 22:35:46

说到执法岗位,很多人是一肚子牢骚怨气,以前,有执法权的单位,大家都高看一眼,很多执法人员权力寻租空间很大,都很牛逼,因为有执法权就有处罚权,可以罚款,收入又跟罚款挂钩,所以,罚得越多,收入越高。

有处罚权,就有话语权,有存在感,老百姓见到检查的来了都害怕,有社会地位。

如今执法这行当,特别是城管执法,过往负面新闻太多,群众有刻板印象,舆论导向很不好。即使你啥都没干,只要穿着那身制服,人家可能都想吐你两口唾沫,骂你两句,被人厌恶还不被理解,日晒雨淋。

拿城管局综合执法岗举例:

体制内最累的是基层,最苦的是城管,当基层遇到城管,就产生了体制内最辛酸的存在——基层城管。

城管局的作为一线执法人员,工作都非常辛苦,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一线执法人员永远都在外出的路上,而且现在执法难度极大,城管之所以恶名,是因为没有强制执行权,骂警察会被抓,骂城管却不会。

城管应该是体制内受争议最多的群体,领导眼中的城管是救火队,其他部门眼中的城管是背锅侠,买菜群众眼中的城管是恶霸,占道商贩眼中的城管是土匪。

城管工作大都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节假日别人可以放假,城管是越到节假日越忙,不光在社会段位低,在政府部门里排名也不高。苦活累活第一个想到的是城管,希望对他们的工作多一些理解。

一、说综合执法岗是天坑,估计很多人都会竖大拇指。

执法必须有法律依据,量罚不仅要正确还得合理,否则,老百姓和企业也不是吃素的,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所有的法律救济途径都会走一遍,就算不输,一遍下来,也能扒掉一层皮。

现在行政执法太难干,易发生摩擦引发矛盾,群众意见很大。不管你处罚多少,都有不良舆论,不管是少处罚或顶格处罚,办案人员都要提出处理意见,写情况说明,理由不充分还要被追责,另外还有行政复议等着呢!

这些年,执法人员背负的舆论压力也很大,比如综合执法,面对最普通的老百姓,面广、要求高,法理和情理又经常打架,严了没有温情,松了,难于管理,特别是极少数人的过激行为,把城管人员频频送上热搜,被全国人民口诛笔伐。让执法人员的处境更加艰难,普通老百姓普遍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只要是执法就是乱作为、乱罚款。

二、精准裁量处罚尺度非常难把握。

有人会说你执法不讲人情、没有温度;低限处罚或不罚总行了吧?上级部门又会说你不作为、不讲原则,执法宽松软虚,要真出了问题还得追你责挨处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千人千面,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所以执法的标准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各个领域都有详尽的处罚细则,自由裁量的空间和余地非常小,而在这个自由裁量的空间内,在具体事件上,每个人认知不同,对同一件事的执法尺度和标准也不尽相同,精准裁量处罚尺度很难把控。

三、有些领导或明或暗的干扰,部分执法岗人员常常陷入利益的漩涡。

身处权力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人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表面上看,行政执法决定的作出,是具体执法人员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做出的独立判断。事实上,是不大可能的,越是利益集中、利益大的地方,受到的干扰会越多。

不同领导干涉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比较隐晦,需要执法人员猜猜猜,如果猜不中,那这个案子可能就过不去。有的则比较明显,这可苦了执法人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作出了,领导满意了,还是要面临法律救济,投诉、举报等等问题,还有纪检监察,也是一把悬在执法人员头上的利剑,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追责。

在经济、人情等,让执法者难以自拔。一旦有人深陷泥沼,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公信力,也会引发群众的对立情绪,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部分单位官僚主义严重,更有一些单位领导干涉执法,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拼命管,使得执法过程变得缓慢而低效,领导说啥你只能跟着做,能有啥法子?

既然有这么多的风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从事执法工作。

加之,机构改革市县两级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多支队伍混合执法,存在磨合期,执法尺度和执法观念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执法工作的难度。

另一方面,很多执法人员想要通过这个机构改革取得公务员身份,转变身份大概率是不能实现了,反而被下放基层,在局里么,最多搞搞材料。基层的男同胞才是真的苦,业务要管,各种委办局街道派来的活得接,吃力不讨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事业单位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执法苦、执法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说实话,依法行政,任重道远!太善良的人不建议执法岗,容易内耗自己,太强势的人也不建议执法岗,容易激化干群矛盾。

执法者和被执法者都应该依据法律对自己的行为有预期,这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归位,该服务服务,该执法执法,有一天,倘若执法人员不怕执法,老百姓也不怕执法,那才是执法的高光时刻。

1 阅读:5

郑谈社区

简介:观察社会奇闻异事,观察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