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拍摄的河南沁县,三圣塔下鬼子站岗,文庙院内百姓生死未卜

醉薇聊历史 2023-05-20 14:42:00

怀庆府城(今河南沁阳),早为古野王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建,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筑,东西南北共四座城门,分别为朝曦、万成、朔南、拱极。

自古便是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素有“覃怀之城”、“河朔名邦”的美誉。从1938年2月20日沁阳沦陷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寇整整占据沁阳七年多时间,期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本组图片就拍摄于这个时期。

沁阳城墙

这是当年沁阳的城墙景象,顶部埋有电线杆,远处是一座两层的六角亭。在城墙之外,是一条宽阔的马路,一边是民居建筑,另一边是成排的电线杆。

城上鬼子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年2月23日,此时距离沁县沦陷刚刚过去三天时间,为了防止中国军队的反攻,鬼子派出哨兵在城墙上的城门楼旁站岗警戒。

三圣塔下

在沁阳的标志性建筑天宁寺三圣塔下,鬼子同样派出警戒哨兵。沁阳沦陷的时正值冬季,鬼子都戴着翻毛的棉帽,穿着棉衣。

三圣塔

三圣塔建造于金大定11年(1171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塔旁一座庭院的入口,门上挂有上书“正善堂”三个大字的牌匾,看名称可能是一家药铺。

文庙

沁阳是一座千年古县,城内孔庙书院星罗棋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图为两个鬼子正在游览文庙,图中的高大建筑是孔庙的主殿大成殿,从旁边这几根粗大并有裂纹的木柱上便能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古老和曾经的辉煌。

被看押的百姓

日本人占领沁阳后,将大量的当地百姓集中起来看押。这是孔庙内的一座两层木楼,楼前的空地及楼上都挤满了大人和孩子,且全部为男丁。这种看押方式常常是日本人为大屠杀所做的准备,画面中的这些百姓皆生死未卜。

可怜的小姑娘

两个鬼子一前一后走着,中间夹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为了自保,手里举着一个膏药旗,没人知道这两个家伙要把小姑娘带往哪里去,更不知道小姑娘会遭受怎样的厄运。

烈士祠

北伐战争胜利后,全国很多地方都建起祠堂以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图中是建筑是冯玉祥在沁阳建设的烈士祠,日本人占领之后将其改为兵营,门前有不少的鬼子在活动,旁边还有几匹战马。

沁阳街景

坑洼不平的黄土街道、造型奇特的古老大树,还有高高的过街木牌坊,从城内一个小角落便能强烈感受到这座古城独特的魅力,可惜此时却落入侵略者之手,街头经常能看到日本鬼子的影子。

街头碑亭

沁阳街头的一座碑亭,下部为开放式的正方形,中间立有古碑一通,碑亭顶部飞檐翘角,繁复精美。至今在三圣塔下的沁阳博物馆前,仍保持着不少的古碑。

城外河边

城墙之外,两个鬼子兵正坐在河边聊天,悠闲自在的模样仿佛在自己家一样。往远处眺望,是沁阳高大完整的城墙。

两个鬼子

这是另外两个鬼子在沁阳古城墙外的合影,宽阔的河面,隔河而望的城墙,让这里成为一处风景独特的游览之地,使得鬼子频频在此处留影。

日本骑兵

站在沁阳东门外的一个日本鬼子兵,很年轻,穿着白衬衫和肥大的马裤,一看便知是一名骑兵。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华部署了很多骑兵部队,这些骑兵是日本陆军中引以为傲的“贵族”兵种,所使用的战马主要是日本本土杂交的“来苏马”,俗称“东洋马”。

崇义镇

这张照片拍摄于崇义镇,崇义镇地处沁阳南部,图中的拱门建筑是崇义镇的北城门,门前摆放着拒马。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一个鬼子军官站在雪地中留影。

牧羊人

一个羊倌赶着一群绵羊正在沁阳城外的草地上放牧,远处的城墙上写有圆形的白底黑字宣传标语。

更多沁阳老照片,请点击下方的《河南焦作地区老照片合集》!
0 阅读:7

醉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