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宝山县:镇海楼下日军官摆造型,石皮街头鬼子兵很猥琐

醉薇聊历史 2023-04-20 13:49:02

宝山县(今上海宝山区),原隶属于江苏省,1958年1月,划归上海市管辖。1988年1月,宝山县撤销,成为了上海宝山区。

日本侵华时期,宝山地区是1932年和1937年两次淞沪会战的主战场和重灾区。日军对宝山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本组图片由日本人拍摄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期间。

宝山南门

宝山城墙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方圆两千余米,城墙高约十米,设有“望江”、“交泰”、“通运”和“镜海”四座城门。图为1932年宝山沦陷后的南门“交泰门”景象,门前有日军哨兵和垒砌的沙包工事,大门两旁残留着“扶植农村教育,改良农村生活”的标语。

宝山西门

宝山西门又名“通运门”,门头上有“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和南门一样,门洞里安装有钢筋焊制的铁门,两名头顶钢盔的日军正在门前站岗。

戏楼

宝山城外的一座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戏楼两旁有两层的砖木小楼。这里曾是当地百姓集会和娱乐的场所。日本人侵占之后,在戏楼前修建了一座小型的“表忠塔”,用来纪念在会战中被打死的鬼子。

街头标语

宝山县衙门大厅一侧墙壁,上面写着“继续总理大无畏的精神,努力消灭残馀封建势力”的字样,落款为“中国国民党江苏宝山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制”。在当时,标语宣传是开化民智的一种有效方式。

镇海楼

一群日本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镇海楼前的街道上。镇海楼又名鼓楼,始建于明代,位置在宝山县城的最中央,以此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辐射出四条大街,分别通往四座城门。旧时很多县城都采用这种布局方式。

镇海楼下

一名日本军官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拄着军刀,站在镇海楼的拱门前留影,一脸不可一世的神情。在他身后,是两个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中间夹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

石皮街

这是清末时期镇海楼的景象,眼前的这条街道叫石皮街(靠近长江口,在今友谊路与盘古路之间的东西向街道),街道北侧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牌楼,上书“报功祠”三个大字。“报功祠”始建于1900年,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修筑石塘的县官胡仁济而建。

宝山县学堂

1903年,著名的宝山籍教育家袁希涛与潘鸿鼎在报功祠创办了宝山县学堂,门前牌坊上的“报功祠”也换成了“宝山县学堂”。

日本兵营

县学堂牌坊曾是宝山的标志性建筑,日本占领后宝山后,举行了入城仪式,在牌坊下三呼“万岁”,并霸占了宝山县学堂当作兵营。图为一队日本士兵打着膏药旗,抬着重机枪从兵营内出发外出扫荡。

学堂门前

一群年轻女子从牌坊前的石皮街上经过,两个日本士兵坐在街边的石头上,正不怀好意地盯着她们,其行为只能用“猥琐”二字形容。

学堂内

学堂大厅内,日本人为战死的鬼子军官举办祭祀法会,长条桌上摆满了死鬼子的灵牌。大殿的上方,依旧保留着“诚敬勤朴”的校训牌匾。

宝山庙学

宝山庙学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东路为文庙,西路为学宫,图为几个日本士兵正在宝山文庙的“古今道冠”坊下活动,石坊旁边的亭阁式建筑为魁星阁。

魁星阁

魁星阁为文庙的附属建筑,里面供奉着文曲星。宝山文庙原本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这里的大部分建筑被日军炮火摧毁,仅幸存一座大成殿,现已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两个鬼子

在宝山杨行镇拍摄的两个日本士兵,站在前面的家伙手扶自行车,戴着眼镜,表情一言难尽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非常注重教育,在队伍中经常能够看到戴着眼镜的士兵。

日本军官

日军守备队第一中队队长室内的日本军官,看似道貌岸然,却是一群披着人皮、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据1932年5 月18日的《新闻报》记载:日军侵占宝山大场镇后,随即纵火焚烧民房,躲在家里的百姓如果逃出来,会立即遭到枪杀, 被杀者达四百之众。

南门外

在宝山南门外的县立公共体育集结的日本士兵,有的扛着军旗,有的手持战刀,准备接受师团长的授奖。这座体育场建于1916年10月,原为吴淞外海水师六营操场。

更多上海老照片,请点击下方的《上海老照片合集》!
0 阅读:96

醉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