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孩子喜欢我的艾叶米果,但为什么又被拿回来了?

味觉地图 2025-03-26 15:38:03

我和邻居迪仔妈妈的“小风波”要从那九个艾叶米果说起。

那个下午,刚出锅的艾叶米果香气弥漫,我的两个儿子和迪仔一人吃了好几个。

看到迪仔那么喜欢吃,我还特意给他多装了一些让他带回家。

可没想到,半小时后,门铃响了,迪仔妈妈居然提着艾叶米果回来了。

小时候的味道:野生艾叶和妈妈牌米果

小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姐姐总喜欢提着篮子去田埂上采艾叶。

江西老家的野生艾叶,这个季节最新鲜。

我们会小心翼翼地挑选,因为这些野生艾叶中藏着不少杂草,甚至带有点泥土的味道。

那时的快乐简单而质朴:把采回来的艾叶清洗干净,看着妈妈熟练地制作艾叶米果。

那种味道,是我多年后依然魂牵梦绕的。

在外工作后,每逢艾叶季节,我便格外思乡。

每年这个季节,妈妈会冻好一大包艾叶寄给我。

即便很多东西可以通过网上购买,但妈妈的手艺和野生的艾叶却难以复制。

妈妈牌艾叶米果,不仅仅是味道,更是家的归属感。

独自在外的怀念:快递无法取代的家乡味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不免陷入一种矛盾状态。

一方面,身在远方,每日忙碌,但心里总有一个思念的角落。

那是野生艾叶的清香,是家乡米果的软糯。

像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我深刻地感受到,快递送来的并不是简单的食材,而是母亲的牵挂与爱。

上周,我终于收到了妈妈寄来的艾叶。

迫不及待地买好了粘米粉和糯米粉,开始制作那熟悉的味道。

腊肉、酸菜、萝卜干——这些都是从老家带来的“硬菜”。

两个小时的忙碌之后,艾叶米果出锅,香味扑鼻。

我想,我大概是爱上了那种忙碌和等待,因为知道,那是妈妈的味道。

邻居来访:九个艾叶米果引发的“小风波”

那天邻居的孩子迪仔在我家玩耍,看着他快乐地吃着米果,我便随手装了一袋,让他带回家。

然而令我意外的是,不久后,迪仔的妈妈居然带着米果回来了。

她说这些野生的东西太脏,长在“不干净”的地方,不让迪仔吃。

我本来不想多说什么,因为这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问题。

但是看到迪仔和他的爸爸都生气了,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米果不仅仅是食物,还有那份难得的乡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简单快乐。

和解后的结局:重新给予的米果与不变的情谊

迪仔妈妈后来又登门道歉,说她一时心急说错了话。

她老公和儿子都不同意她的看法,迪仔甚至因为没能吃到艾叶米果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笑着再次给她装了米果,并告诉她下次直接来敲门就好。

艾叶米果重新出现在她手中,香蕉则又回到她家里。

我们都是邻居,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太计较。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一个微笑,一个道歉,就能化解误会,搭建起新的桥梁。

艾叶米果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食物背后的那些深刻的情感。

我们在城市中忙碌,渴望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重温一种归属感。

而那种记忆中的味道,往往来自于最不起眼的小食,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简单交流和理解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时候,一份简单的手作,一番真诚的相待,就能拉近彼此的心。

希望每一个漂泊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叶米果”,那是家的味道,爱的延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