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开箱|飞傲搞出了一台“味道机”?!辣评K17解码耳放一体机

耳边事数码情 2025-03-09 13:42:54

今天要评测的飞傲K17解码耳放一体机售价5499,这段时间在后台已经被大家疯狂催更了很久,其人气和关注度在近两年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它是飞傲的经典型号K9 PRO的继任者,但几乎就是一个推翻重来的型号,外观、功能和配置都与K9 PRO大相径庭,并采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完全没有一点要沾老产品的光的意思。那么,这种大胆的做法,到底能不能延续K9 PRO当年的辉煌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评分:

评分标准说明:每一期评分包括声音评价和客观表现两个部分。声音评价包括素质表现、风格适应和特色彰显三方面,主要评价的是产品本身的解析力、信息量、空间感等素质指标,对于不同器材和音乐风格的适应性,以及调音风格的独特性和耐听度。客观表现包括用料工艺、使用体验和创新亮点,主要评价的是产品的用料、做工、性能、体验,以及技术或是设计上的创新性。满分为五颗星,一星两星表示仍未达到相同定位产品的应有水准,三星意味着处于同样定位产品的平均水平,四星是表现较为突出,五星指的是无可挑剔。

关于K17各方面的详细表现,请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

视频时间轴

开场白

0分26秒-1分57秒

客观体验

1分58秒-4分30秒

声音表现

4分31秒-8分02秒

器材评价

8分03秒-9分49秒

客观体验

飞傲过往的台机产品大都采用的是比较现代化的简约设计,而K17似乎是受到了近年来飞傲各种怀旧系列产品的启发,采用了相当复古的外观设计,工艺水准则是延续了飞傲一贯稳定的发挥。它的正面是一块细长的小屏幕,配合两种类型共5个功能性旋钮,看起来还真有点像几十年前的老式仪器。当然,这几个旋钮也不是装饰品,而是各自承担起了机器的操作功能,包括开/关机、切换输入/输出模式、调节增益/音量等等,设计直观,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不过K17身上最大的彩蛋还不是这堆花里胡哨的旋钮,而是这块小小的屏幕。你以为这就是一块功能极其简单,只能显示一些基本信息的工具屏吗?NO!其实它是一块触屏,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各种细致的操作,甚至还能像播放器一样直接播放本机内的歌曲。通过U盘、内存卡进行本地播放这个功能,过往一般都是出现在数播身上,在解码耳放里就比较少见。虽然其他品牌也推出过可以直接插卡播放的解码耳放,但一般都要通过配套的APP来操作选歌。

为了提供更好的本地播放体验,K17身上这块小小的屏幕简直被用到了极致,你可以用它来选择和播放本地的歌曲,在播放界面,它能够显示曲目信息和专辑封面。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它来完成均衡器和滤波的设置、调节灯光、更换主题和语言等等,看着还真的和数播一体机没什么两样了。

除了开创性的本地播放体验之外,K17在功能上也延续了飞傲一贯以来“应有尽有”的风格,它支持蓝牙、光纤、USB、同轴,以及4.4平衡和单端线路输入,甚至还单独配了一个外壳接地柱,也能通过Roon Ready、AirPlay播放流媒体音乐(Roon Ready认证进行中)。需要注意的是它的USB输入口并非K9 PRO上所用的B口,而是A口和C口,所以上一代用户在线材适配上需要调整一下。

从客观层面来说,K17确实是一台非常“有趣”的机器,也难怪在展会上有那么多烧友直接现场种草下单了。它的外形设计非常吸睛,操作体验和功能既丰富又有趣,放在一堆千篇一律的保守型台机里真的格外有魅力。

声音表现

在音频部分,K17搭载了AKM旗舰级DAC芯片组合——AK4191+双AK4499EX。采用两组芯片当然不只是为了堆料,而是为了实现从解码到耳放部分的全平衡架构设计。两颗AK4499EX各自处理一个声道,耳放电路也采用分立式放大架构,一方面让平衡输出功率达到了每声道4000mW,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串扰,保证了声音的纯净度。

在K17之前,我还使用过同系列的旗舰机型K19。那台机器的调音是相当大气稳重的,音染很少,个性并不强。而作为系列次旗舰的K17在调音上则有着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声音的表达会更具特色。之前许多烧友在展会上简单试听后,觉得K17是个“HuFi”的调音,但我觉得这个概括其实不太准确。K17的声底其实是在大体均衡的基础上略微偏暖,但绝不是所谓的“暖糊”风格。它的分离度较好,三频分布略微偏向中上盘,高频柔顺舒展又有一定的厚度,中频饱满细腻,密度相当不错。

K17的解析力在同价位相当优秀,动态表现则是相对收敛,它能够把乐曲中海量的信息细致地进行还原,但整体的呈现没有太多攻击性,听感上也不是大开大合的风格,而是均衡且温和的。我觉得它最擅长的是对于民谣、新世纪以及老派港台流行的演绎,人声的韵味恰到好处,蕴含着丰富的演唱细节和细腻的感情。而它对于各类器乐独奏和小编制的演绎也是相当出彩的,通透的高频和绵密的中频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还原出乐器音色的美感。

K17的调音成熟且圆融,再加上充沛的推力储备,使得它在耳机的搭配方面比较杂食,基本不太容易出恶声。这段时间我用它搭配过像飞傲FT5、天龙D9200这类相对好推的耳机,前者的音色中正厚实,后者较为细腻精致。K17在驱动这类大耳时,能够赋予耳机良好的氛围感,并让它们发挥出各自的特点。而在搭配类似ZMF Caldera这类对前端有着较高要求的超旗舰大耳时,K17也能够推出规整的声音框架和扎实的密度。

如果你不满足于K17本身的风格,想要获得更丰富的声音体验,那么它也可以像K19那样适用31段无损PEQ的功能,增加对不同曲目的适应性。为了实现更好的PEQ效果,K17搭载了ADC芯片ES9821Q,在PEQ ON时,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PEQ处理,实现不同风格的调音;而在PEQ OFF时声音依然是原汁原味的。我个人大多数时候听的是原始版本,偶尔在听一些欧美流行的时候会略微增强它的低频量感。

在这段时间的体验里,虽然K17自带本地播放功能,但我还是更喜欢给它配个转盘,像那种带大屏幕的智能播放器用起来就很合适,操作流畅,又能便利地聆听QQ音乐、网易云这类APP里的歌曲。前段时间我评测过的JM21就是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对JM21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耳边开箱 | 入门智能播放器新标杆!评飞傲JM21播放器),价格便宜又小巧,功能全面,而且数字输出接口的音色干净,信息量也很充沛。另外,便携CD玩家也可以考虑将CD机作为转盘,通过数字接口输出到K17,实现实体唱片在便携和台式两大场景的无缝切换。

器材评价

K17的外观既有复古的韵味,又结合了现代化工艺的精致,每一个设计都兼具美观度和功能性,光看外形就足够吸引人。而开创性的触屏操作更是让它拥有了近似数播一体机的操作体验,进一步扩展了使用场景,拥有相当丰富的玩法。

在声音方面,K17做到了中正而不直白,均衡又不失韵味,调校出了优秀的素质和宽松亮丽的音色。甚至,哪怕和自家价位更高的R9、K19这些旗舰机器比起来,它的听感也会更加鲜活讨喜,又能够很好地适配不同类型的耳机。放在进阶价位,不管是客观操作体验还是主观听感呈现,它都稳居第一梯队,有着相当高的性价比。

其实,飞傲家的台机产品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化得相当成熟了,每一次的更新换代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已经完全适应了飞傲的这种“稳定发挥”。但K17可以说是自诞生之初就让人眼前一亮的一款产品,无论是展会上前赴后继来试听的烧友,还是后台一条又一条催更的信息,都彰显着这台机器非同寻常的高人气,而它的实力也确实对得住大家的超高期待。PEQ调音,触屏操作等等,工程师的各种灵感都集合在它的身上,却又结合得相当圆融。

在K17出来之后,不少飞傲上一代台机的用户可能还在犹豫和观望是否需要升级。我的建议是,升级K17所付出的差价是绝对值得的,它真正实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论设计感、工艺和调音水平,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前辈K9 PRO,更不用说定位较低的K9、K7等其他老型号了。它无愧于老用户这些年的期待,也有底气成为那些预算充足、想要进军台机领域的新用户的优先选择,称得上是飞傲在2025年初交出的一份漂亮的答卷。

关于K17,这一期就讲到这了,如果大家对本期内容有任何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耳边事数码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