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亚那会儿,日本军国主义老想着搞垮中国,把中国地盘给吞了。20世纪初,中国乱成一锅粥,这对日本来说可是个大好时机。可奇怪的是,辛亥革命那会儿,还有北洋军阀打来打去的时候,日本军队却光看着不动手,白白错过了机会。他们倒是给革命党、宗社党,还有北洋军阀都送了不少好处,想让这些势力欠他们人情,但自己就是不上场。这到底是为啥呢?
说白了,原因挺直接。日本在八国联军打中国之后,卷入了两场超级大战,这两场仗花的钱多得惊人,差不多是两个日本的家底了,可到头来啥好处都没捞着。这样一来,日本军方就没钱再大手笔地掺和中国的事情了。
头两场冲突里,先说头一遭——日俄大战。这场仗,日本军国主义那是下了血本,砸进去18亿日元,这数目,快赶上他们1904年整年国民生产总值(那会儿总共才11亿日元)的一点五倍了,几乎等于日本四年的钱袋子收入。海上,日本海军那是风光无限,赢得挺利索;可陆地上,日本陆军就憋屈多了。这场大战,日本人心头一直挂着,忘不了,但打完一看战果,又气得不行。
日俄之战是个挺关键的局部冲突,日本虽然打赢了,但他们的军队没法跑到老远的老毛子心脏地带,去吓唬彼得堡、莫斯科那些工业区,还有乌克兰。老毛子虽然打得挺惨,但没被伤筋动骨。法国那些国家呢,怕英日联盟太强势,就一个劲儿地给老毛子送钱送物资,简直就像老毛子的老大哥一样。老毛子的态度,就像是天津街头的那些混混,对日本提出的各种赔钱要求,根本就不搭理。
日本老百姓听到对马海峡和旅顺那一带打胜仗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心里也开始琢磨着能不能趁机捞点好处。老百姓的代表开口就要三十多亿日元赔偿,这数目快赶上日本全国一年赚的三倍了。沙俄那边肯定不买账,日本政府自己也觉得这事难办,最后战争打完了,赔款却没捞到多少。这下日本老百姓可不干了,好几个大臣让人给围了,不少警察局也让爱国的老百姓给点了火。
日军一把火把日本近一年半的经济总量给烧没了,这下子日本得赶紧还各国欠下的债。而且,他们还想趁着一战前各国海军都在大肆扩张的机会,给自家海军添置些新装备。日俄战争打完后,日本军方手头紧得很。到了辛亥革命那会儿,他们只好把钱分开投,想方设法在中国捞点好处。
北洋时期一到,中国和日本陆军的火力差距就越拉越大了。那时候,整个北洋年间,咱们国家的兵工厂加起来才造了15万发炮弹。像段祺瑞这样的大佬打内战,特别依赖日本的军火,日本军火那时候在中国市场上差不多占了九成。不过奇怪的是,从1918年到1922年这阵子,日本陆军居然没想着掺和咱们中国的事儿,就算他们金融界被段祺瑞他们坑走了好几亿日元,也没动手。为啥呢?原来他们忙着打另一场大战呢——出兵西伯利亚,这场仗日本可是花了整整9亿日元。
1918年,日本全国赚的钱加起来有40亿9300万日圆。那时候,日本军队跑到西伯利亚去打仗,花的钱快赶上全国收入的四分之一了。日本陆军本想在远东那边多占点地,结果没守住,最后只能狼狈地跑回来。因为军队老打仗,日本老百姓家里的东西都不够用了,特别是大米,半年时间里价格翻了四倍。这下老百姓不干了,全国各地都闹起了“抢米风波”。
日本跑到西伯利亚远征,结果不但没捞到啥好处,还曝出个大丑闻,说是陆军机密费被贪了300万日元。那时候的日本人觉得,他们军队打仗抢东西不咋地,但贪起钱来胆子可大了,所以很多人都在喊要裁军。就在日军远征西伯利亚打完仗的那年八月,大正时期的裁军行动就开始了。为啥日本没在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乱战那会儿出兵呢?还不是因为他们花了大把军费,都快赶上两个日本的开销了,结果啥也没捞着,被国内各种势力骂得狗血淋头。
到了1929年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了困境,但这时候,日本陆军却在中国东北那边有了大收获。这样一来,想要占领中国,在日本国内就成了大家普遍认可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