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到面馆吃饭,看到一老农后拍桌怒斥:让你们老板过来

奇史怪谈 2025-04-26 09:35:49

1949年5月份,新上任的上海市领导陈毅,在到下面地方看看情况时,忽然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于是,他就走进了一家面馆,打算吃碗面填填肚子。

没想到,他一瞅见那位老农夫,脸色立马就阴沉下来了。他转头冲着店里的伙计,气呼呼地喊:“去,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究竟是啥事儿把陈毅气成这样了呢?

【陈毅市长】

一家法国的报社曾向陈毅提问:“在您这辈子,啥时候最兴奋呢?”

说到最让人心跳加速的时候,那肯定是抵达上海的那一刻。

对陈毅来说,“走进上海”这事,不光光是解放上海那么回事。他后来还被选为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市长,得从打仗的战场换到繁华的大都市,这对他来说,可真是个新的挑战:

上海成为半殖民地中国迎来转变的一个关键点,老百姓赢了,全球都见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力量和曙光,这在咱们这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度里,是从未有过的大事!

打从1927年7月7号上海特别市正式挂牌那天起,上海前后换了10位市长。这些市长在任的时候,上海的老百姓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日子难过得很。而且,上海这座城市也积攒了好多老社会留下来的麻烦事儿。

人民军队进驻上海,得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好让上海的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跟那些老政党、老军队可不一样。

所以,在快到上海的时候,陈毅特意带着队伍在丹阳搞了一次集中训练,还特地制定了一个《进城规矩》,提醒大家要注意:

进城规矩啊,就像是进城策略的开胃菜,是咱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咱们得拿自己的所作所为,跟那些帝国主义、国民党、汪伪他们比比看,到底谁才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

在攻打上海那会儿,解放军进入城里打仗,就算牺牲再大,也没舍得用重武器轰炸。等把上海拿下来了,他们宁愿自己在外面露天过夜,也不去打扰老百姓。连那些骡马运输队都没让进城,这纪律硬得跟铁似的,真是把解放军当成了咱老百姓自家的孩子。

可以说,解放军光是迈进城里这一步,就已经深深赢得了老百姓的心。

当然,上海面临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定的,得慢慢来,一点点去改进。

【下面馆】

陈毅当上上海市长后,为了更真切地了解上海的实际状况,好据此出台合适的政策,他多次亲自跑到基层去做调查。

这天,陈毅在外面忙了一整天,累得不行。突然间,他觉得肚子咕咕叫起来,巧了,旁边就有家小面馆。他转头跟警卫员小王说:“得了,今儿咱们在外头吃顿好的!”

这家店里顾客挺少,有个大概五十多岁的服务员,一瞅见两位穿军装的,立马乐呵呵地迎过去,问他们要点啥。

陈毅就是想简单吃点东西,没啥特别要求,就直接开口说:“给我上两碗阳春面,辣椒多搁点儿。”

服务员一听这话,立马弯下腰,连连点头,回答说:“行嘞!”

但他接下来喊出的话,让陈毅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一碗,再加一碗阳春面!”

这话显然是朝着厨房那边吼的,可陈毅纳闷了,他为啥非得喊个“yī shí”呢?这到底是说的“衣食”还是“一十”?还是说这只是他们那儿特有的啥土话?

陈毅就是随便问问,心里并没太当回事。

没多久,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就端上来了。瞅着碗里的面条,陈毅心里头挺感动,没想到店家这么实在,给他俩装了满满当当的一碗,就连辣椒也给放了不少。

陈毅心想,这家店真是厚道,以后要是有机会,得多来光顾几次。

就在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店里走进了一位新顾客。

这是个上了岁数的大爷,脸上全是时光留下的印记,他穿着的衣服破破烂烂,鞋子上沾了不少泥巴,瞅着像是个从村里头赶来的老农。

【一十和十一】

老大爷走进来,直接走到陈毅对面的桌子前就坐下了。挺让人纳闷的是,服务员明明瞅见老大爷进来了,却没去招呼,反而是靠着柜台边,脑袋晃来晃去,不知道心里在琢磨啥。

老农夫等了好一阵子,见服务员还是没动静,就扯开嗓子吆喝起来:“老板,麻烦给上一碗清汤面!”

那服务员就像完全没听到似的,继续在那摇头摆脑。

老头看见那情况,连着吆喝了好几下。服务员这才算是“搭理”了,慢悠悠晃过来,不耐烦地问:“叫啥叫呢?”

我,就想来一碗简简单单的阳春面。

“好嘞,马上就到!”

服务员说完那句略带不满的话,转头就朝厨房方向扯开嗓子喊:“十一号,来碗阳春面!”

陈毅瞧着服务员态度大变样,心里头挺不是滋味,可他也没辙去说啥,就低着头默默啃着面条。

陈毅觉得,“服务员说的那个‘一十和十一’,里头肯定有玄机,说不定这玄机就藏在等会儿端上来的那碗面里,所以他特地多留了个心眼,仔细观察着。

没多久,面条端上桌了。陈毅低头瞅瞅,发现老农那碗面条明显比自己碗里的要少很多,估摸着至少差了一半,汤水还稀拉拉的,没啥味道。

很显然,这家店就是家势利眼,区别对待顾客的坏蛋店!

陈毅突然明白了过来,气得一拍桌子,冲服务员大声叫唤:“你过来!我就是陈毅,你刚才喊的什么‘一十和十一’,到底啥意思?给我解释清楚!”

服务员一听说是“陈毅”,心里猛地一颤,市长的大名他哪能不清楚呢。

虽然按照店里的规矩,“yī shí”和“shí yī”这种秘密是不能透露的,但陈毅问得实在太紧,服务员实在扛不住了,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股脑儿把秘密全说了出来:“‘一十’拼一块就是个‘干’字,意思是干部,‘十一’拼一块就是个‘土’字,表示的是……”

尽管那服务员没继续讲,陈毅还是懂了他想表达啥:

你这是说,要是看到像干部那样打扮的人进店,就朝厨房喊“一号”,意思是让大厨多做点,份量给足点。反过来,要是来的像是乡下来的朋友,那你就喊“二号”,大厨就知道少做点,份量控制下,对吧?

看到服务员一脸为难,半天不吭声,陈毅心里的怒气直往上冲,他大声说道:“去把你们老板给我找来!”

店铺老板一直在周围“瞅着情况”,听到陈毅喊他,明白这回没法躲了,连忙快步走了过来,弯着腰站在陈毅面前,连声说自己有错,以后肯定改正。

瞅着店老板,陈毅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里头想数落他几句,可最后也没那劲儿了。他就实实在在地说:“老兄啊,我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官的和咱老百姓,其实没啥高低贵贱的差别,就是干的活儿不一样。你们要是开餐馆,那可得实实在在,讲信用,把客人当上帝,不管老少,不管是不是当官的,都得一视同仁,别亏待了谁!

后来,陈毅好几次悄悄安排人手,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模样,溜达到这家店里进行“私访”。他们核实了这家店确实公正无私,不管谁来,给的东西都一样多,不偏心……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