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提出一条新规,美英强烈反对,多年后竟成国际惯例

经史如诏 2024-09-20 09:42:39

金门炮击其实是一石两鸟?

促进台湾问题解决的同时,还顺带解决了中国的领海线问题,毛主席高瞻远瞩,美英强烈反对却也无可奈何,更引好奇,伟人如何能做到次次料事如神?

改变

毛主席很爱“较真”,事情一旦开始弄,就要弄个明白。

为了弄清楚“海洋国门”在哪,他把电话打给周总理,邀请国际海洋法的专家前往北戴河,研究一下中国的领海问题。

这个问题,说实话,有些突然,却也有些必然。

突然在,1931年的时候,国民党曾经颁布过3海里领海制,必然在,这领海制度有跟没有一样,根本阻拦不了列强军方在中国的海洋江河自由游弋。

从新中国成立后,领海就是毛主席心间一块悬而未解的石头,他认为,既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海无防的历史肯定要结束,领海主权必须管起来,问题是,中国的领海在哪里?

弄不清楚这个关键问题,讨论也是白瞎,好在,倪徵燠熟知这段历史,1958年8月22日会见毛主席的时候,详细介绍了一番。

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领海宽度,1930年有过一场讨论,40个国家出席,主张却有30多个,达不成一致意见,短暂按照美英坚持的3海里宽度。

真相让毛主席好奇,他止不住发问:为何各国采用的领海宽度相差这么大?

很好理解,发展中国家主张12海里以上的领海宽度,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海主权以及国土安全,反之亦然,发达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都遥遥领先,较窄的领海距离更方面他们掠夺海洋资源。

彼时的新中国成立不久,西方列强仍在虎视眈眈,12海里的领海宽度更适宜实际情况,讨论有了结果,毛主席的心中也有了成算。

没过几天,又一场会议召开了。

刘少奇、周总理、彭德怀、黄克诚等一众人员的参与可证“含金量”,聚集这么多人,到底是想要算谈什么?

拍板

还是领海宽度一事。

众人一致决定领海线还是扩大点有利,结合海岸火炮有效射程在12海里以上,主席最终拍板,决定采用12海里的领海宽度,并且火速公之于世。

时机挑选的很好,“八二三”金门炮战才在8月23日下午打响,国民党正是手忙脚乱,不只蒋介石,美国方面也没有想到,中国竟真的会发射如此密集的炮弹。

火海对峙野心,将士们正上劲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宣布,9月4日开始停火。

数百门大炮哑火的4日清晨,电台面向全世界宣布了毛主席所做的决定:领海宽度定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可进入中国领海及上空。

美国自然是无法接受,9月8日,出动一艘巡洋舰外加4艘驱逐舰护航国民党的四艘登陆舰,目标毫无疑问是金门,关键时刻,毛主席再次下令开火。

毫无防备的国民党登陆舰一沉三伤,看我方是动了真格,美国军舰开始识时务,匆忙退回12海里实之外的海域。

不接受也得接受,不管领空还是了领海,美国都不敢轻举妄动,当中美在1979年的1月1日正式建交之后,徐向前也在当天宣布,正式结束了对金门的炮击。

国民党的幻想成了黄粱一梦,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承认,中国大陆的策略,实在高明。

炮击只是象征性,实质性伤亡不会有,却轻而易举的扩大了台湾与美国的隔阂和矛盾,两岸之间却因金门这一特殊存在,联系成功被保住了。

两国三方围绕金门展开的政治战远比炮战影响更为深远,中国笑到最后,12海里领海制度也成普遍共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这一由毛主席拍板的制度。

正义总叫人拥护,毛主席也让人好奇,尤其在美国,影响力比想象中还要大,程度夸张到总统候选人都要引用毛主席语录。

震惊

拜登2020年竞选总统的时候,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引爆了美国舆论,心思敏感的美国人认为该行为不妥,美国总统候选人,不能引用毛主席的语录,这样会觉得美国“败了”。

过分解读不太合适,反应出来,在美国人心中,“毛泽东”这个名字真的很深刻。

基辛格在美国当属名人,他对毛主席的评价是“感觉和戴高乐一样,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典型个人魅力的领袖人物”。

身为英国的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对毛主席评价也很高,甚至发出过“入侵中国一定要倒大霉”的感慨。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也曾经与毛主席见过一面,身为曾经的“对手”, 施密特却直言在驱除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国方面,毛主席功不可没,更可贵的一点,他从来没有发动过战争。

西方国家对伟人的高认同,还体现在书籍的畅销上,能得到国外的敬重,能得到国内的拥护,毛主席个人人格魅力甚是超前,关键在,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奋斗,前半生奋斗于将人民脱离苦海,新中国成立后,用尽全力守护一方安宁。

因为有他在大事上的运筹帷幄,更多的力量才能被用来搞外交,搞生产,搞创新,心无旁骛,事成概率大大提高,离不开毛主席,在其从来不认为有小事,每件事情都认真对待,让中国人停直了腰板,也让新中国在国际上愈发有分量。

0 阅读:25

经史如诏

简介:经略史海,一诏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