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和李涛结婚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的家庭观念很重,特别疼爱他那个比他小五岁的妹妹李娜。但我没想到,这份“疼爱”会在婚后的几年里,把我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李涛的工资不高,按理说我们俩的收入凑在一起,日子还能过得去。可婚后不久,他就提出要资助李娜出国留学。他说李娜成绩好,这是她的梦想,家里条件有限,只有我们能帮她。我犹豫过,但看着他一脸坚定和期待的样子,我心软了。再说,李娜那时也挺懂事,打电话过来软声软语地感谢,说等她学成归来,一定会好好报答我们。就这样,李涛的工资几乎全贴补了李娜,学费、生活费一笔接一笔,而家里的日常开销,全落在了我头上。最开始,我告诉自己没关系,都是一家人,等李娜毕业,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可现实远比我想象的要残酷。我怀孕了,孕吐反应很严重,每天上下班像打仗。那时候我多希望李涛能给我多点关注,可他总是忙着给李娜算汇款,担心她在国外吃不好、住不好。一次我忍不住抱怨:“你就不能少寄点吗?咱家也有咱家的难处。”他皱着眉头看我,语气不耐烦:“娜娜在国外多不容易,你辛苦点怎么了?等她毕业了,我们会好过的。”我哽住了,心里酸得厉害。原来在他眼里,我的辛苦只是应该的。时间过得飞快,李娜毕业了,还顺利找了份体面的工作。不久,她宣布要结婚了。婆婆打电话来,劈头盖脸就问:“你们打算给娜娜准备多少嫁妆?她可是你们一手供出来的,不能丢了家里的脸。”我握着手机,愣住了。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委屈和愤怒:这些年,我一个人撑起家,连孩子的奶粉钱都精打细算,结果到头来,婆婆一句话就让我再掏嫁妆?我把电话挂了,心跳得厉害。李涛下班回家,我把事情告诉了他,满心期待他能理解我。他沉默了一会,居然说:“娜娜是我妹妹,咱们不帮她,谁帮她?再说了,你也别太计较,咱家还能挤出点的。”那一刻,我感觉心彻底凉了。“李涛,你有没有想过,我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你工资都贴补你妹妹了,我一个人扛着家,还生孩子、带孩子。现在你又要我出嫁妆?那这个家,我算什么?”李涛看着我,脸色阴沉不定,最后丢下一句:“你就是太小气。”我坐在沙发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这些年付出的所有,被他轻描淡写地否定了。我开始反思,难道婚姻里,女人的付出真的就该理所当然吗?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给婆婆回了个电话,声音平静却坚定:“妈,这些年我一个人撑着家,现在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给娜娜准备嫁妆了。如果您觉得丢脸,那只能抱歉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挂断。李涛冷着脸,几天没跟我说话。但我心里反而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我知道,哪怕他不理解我,至少我为自己争取了一次。婚姻里,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应该理所当然,爱和尊重应该是双向的。如果连最基本的理解和支持都没有,那这样的婚姻,再多的妥协也只是消耗自己。后来,我开始试着独立思考我们的关系。李涛逐渐发现我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开始频繁争吵。他指责我变了,变得不再温柔体贴。可他从未问过,我为什么会变。孩子渐渐长大,我也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开始工作,经济上不再完全依赖李涛。每次工资到账,我都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不是因为钱本身,而是我终于不再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别人的认可上。李娜的婚礼办得很隆重,婆婆依旧不太待见我,但我已经无所谓了。我穿着得体,站在人群中,心里平静如水。有人问起我和李涛的近况,我只是淡淡一笑:“各自安好。”回家的路上,李涛忽然开口:“你变了,真的变了。”我看着窗外,轻声回答:“是啊,我学会了不再委屈自己。”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解开了我多年来压在心底的枷锁。我不知道我们的婚姻会走向何方,但至少现在,我不再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我终于明白,婚姻不是女人的全部,幸福从来都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