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群是刀祖宗蔡阳的得意门生。他使一把七十五斤重的金板大刀,刀法精湛,智勇双全,人称"西川刀王"。
诸葛亮入川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夔关。夔关守将就是刀王阳群,太守是庞寿。大家对庞寿可能比较陌生,但他有个鼎鼎有名的弟弟一一西凉悍将庞德。
庞德曾说"其嫂不贤,乘醉杀之;与兄反目,恩断义绝。"其兄庞寿离开西凉来到西川,先事刘璋,后事刘备。所以,庞德被擒后,关公曾以"汝兄在蜀汉为官"来劝降,结果庞德不为所动。
这阳群是诸葛亮颇为器重的人物。《后出师表》中写道: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
今天先说诸葛亮收刀王阳群的经过。后面陆续会讲"无双上将"邓铜等人。
一,枪霸大战刀王
诸葛亮大军兵临夔关。阳群手提金板大刀,金盔金甲,跨下黄骠宝刀,出关拒敌。背后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面写着"夔关刀王阳"。对面是手握亮银枪,银盔银甲,骑着白龙驹的常山赵子龙!
赵云自长坂坡一战,名震天下。就连枪王张绣,也丧生在银枪之下,可说是"枪林之中无敌手",称得上枪中之霸。
刀王斗枪霸,一交手便技惊众人。
阳群四门一开,飞舞金刀,奋起神威当顶就是一刀;赵云银枪一抖,龙驹前驰,电光火石劈面就是一枪。一声脆响,枪刀相交,银枪的枪尖点住了金刀的刀锋。阳群奋力将刀下压,长枪丝毫未动;子龙运劲上挑,金刀稳如泰山。二人互相较力,一时难解难分。二战马泼开八蹄,滴溜溜直打转。
阳群刀往下劈,可借身体的力量;赵云枪向上挑,全凭双手之力!看似不分胜负,实是赵云力量要强。
相持一阵,刀枪同时一抖,迅速分开。两马一转,刀枪并举,战在一处。但见金光闪闪,刀风嚯嚯;银光耀眼,枪声呼呼。二人大战三十余回合,难分输赢。
突然阳群高举金刀,盖顶直劈,来势凶猛;赵云将身子一偏,一刀劈空,趁大刀还未提起,左手一伸,稳稳抓住刀柄,用力往身边一拽,同时,右手持枪当胸刺去。阳群身体偏转,让过长枪,左手伸到,也抓住了枪杠。
一个抓住金刀,一个握紧银枪;你不放刀,我不放枪;你拉过来,我抢过去;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两边观战的军士看得痴痴发呆,忘了喝彩。战场上只听啼声得得,但见尘烟滚滚。
诸葛亮爱惜阳群武艺高强,要收为已用。恐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便下令鸣金收兵。看得惊心动魄的庞寿也连忙鸣金。
二,虎穴擒子,一擒阳群
阳群回关后,思量凭武艺根本无法胜赵云,便设"虎穴擒子"之计,刺杀诸葛亮。
当年,刘备入川时,庞统留下了三千人马在夔关。这三千士兵被阳群软禁在一处。
阳群命人到这三千人当中取五百套衣服,让自己五百士兵扮成汉军,阳群也混在这五百人里面。然后让人向诸葛亮报告:这三千人见军师率兵到来,便起义响应,被阳群镇压,只剩五百人逃出关。孔明肯定会收留了这五百人。阳群便有机会刺杀诸葛亮。
这条在阳群看来天衣无缝的"虎穴擒子"之计,在诸葛亮眼里却漏洞百出。阳群一入汉营,便被赵云和马谡擒住,同去的五百士兵也被策反心甘情愿投降。
阳群虽然佩服诸葛亮的智谋,但并不愿归降。诸葛亮便大度将阳群放走,来日再决胜负。
三,诱敌牢笼,二擒阳群
阳群垂头丧气连夜率军回关,来到关下,却被守关的太守庞寿误认为是孔明派来的军队,乱箭射了一通。
等弄明白进关后,阳群灵光一闪,从刚下的误射中悟出了一计一一"诱敌牢笼"之计。
阳群叫庞寿去汉营中找诸葛亮,说阳将军昨晚蒙军师不杀之恩,心知无力抵抗汉军,特遣太守前来申达归降之意。本当亲自持印信前来,只因昨夜回城时身中箭伤,无法出关,故请军师亲赴夔关纳降。
此计与上一条"虎穴擒子"之计一样,又被诸葛亮轻易识破。但孔明将计就计,随即只带二十五个马军入关。
阳群见孔明未带大将,只带二十几个亲兵而来,以为对方中计,心中大喜。
诸葛亮来到关外,庞寿大开关门,小僮推车入关,二十五骑随后跟进。
孔明一行在两个川兵的带领下来到将军府,四轮车停下,十二骑站右边,十二骑站左边,一骑位于中间。
阳群带着昨天进汉营的五百人来到,一见孔明,便目露凶光,想亲自动手将其活捉。
没想到人影一闪,脖子上寒气嗖嗖,雪亮的青釭宝剑已架在颈项。原来赵子龙早已混在二十五人当中。
阳群被制,那五百随从感念昨天诸葛亮不杀之恩,又见识了赵云的神勇,心知阳群与诸葛亮斗,根本不是对手,必败无疑。便就地倒戈投降。随即便有部份人前去放出了那软禁三千汉军。就连太守庞寿也心灰意冷,不愿再斗下去,直接投降了孔明。
就这样,阳群诱孔明入关,却把夔关直接断送了。
诸葛亮占领了夔关后,阳群仍不愿归降,再次被孔明释放。
四,诸葛亮大战阳群
阳群单枪匹马想到近天岭与邓铜会合,然后共同对抗诸葛亮。走大道被赵云等人拦截,只得绕道走小路而行。
来到一片树林,一辆四轮车迎面而来,诸葛亮端坐车上,用羽扇一指阳群问道:"将军肯服否?"
这时,阳群的心里是佩服孔明的神机妙算的。但又见孔明不带一兵一卒,只有二个推车小僮,便道:"军师,若阳群此时不愿归降,金刀劈来,如何招架?"
孔明大笑:"亮早料定将军诚愿归降,带兵将前来,岂不多此一举?"
阳群似笑非笑回答:"军师果然料事如神。但若阳群不降,金刀劈下便如何?"
孔明竟反问:"将军莫非想一试?"
阳群言不由衷否认:"阳群不敢!"
孔明镇定自若道:"何必客套,只管放马!"
阳群见诸葛亮坐在车上摆出一副交战的模样,丝毫不见为难之色,不由大感奇怪:一个文弱书生怎能和武艺高强的大将比试?我一刀劈下,他怎么招架?难道真有法术!
阳群越想越感到好奇,决定动手一试。便再次试探:"军师,阳群金刀舞到,用何兵刃招架?"
孔明将羽扇在空中一挥,作出招架的模样,怡然自得地说:"此乃亮之利器!"
阳群哑然失笑。这羽扇哪能作兵器?怎么能挡住七十五斤重的大刀?
阳群最后试探道:"军师,阳群冒味了。"
孔明道:"不必多礼,请了!"
阳群将马一夹,向前几步,便挥舞金刀,四门一开,当头劈来。
孔明端坐未动,眼晴直望金刀,起羽扇向上一招,迎着金刀一架。身后两个僮子见羽扇挥动,便按指令迅速将车一退,车子"嗖"的一声,退了四五尺。金刀劈到,下面已空空如也。
阳群满以为万无一失的一刀落了空,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抬头一看,孔明稳坐四轮车上满脸微笑,仍距离自己四、五尺远近。
阳群不由心头火起,策动坐骑向前几步,将刀一横,向孔明左脸扫过来。
"好刀法!"孔明一边赞道,一边举羽扇向左一招。两小僮训练有素,见羽扇向左招,疾速将四轮车向左一拉,车子走了四、五尺之遥。
阳群见车子拉开,也随即收住了刀。抬头一望,孔明仍在四、五尺远近微微而笑,还连声催道:"阳将军来啊!"
阳群一时心痒难抑,不由分说跃马向前,上一刀,下一刀,左一刀,右一刀,可金刀别说砍到孔明,连羽扇的边都未沾到。
孔明端坐车上,羽扇轻摇,从容指挥,小僮反应神速。四轮车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毫无损伤。
阳群连砍二十多刀,车子总离他四、五步远。自己砍得气喘吁吁,孔明却不慌不忙,面带微笑。
阳群是员智将,边打边想:四轮车毕竟没有战马灵活,连续出刀,战马不停,不让他有调整的时间,看他怎么办。
念头一转,金刀舞得呼呼生风,连续劈到。孔明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用羽扇上下左右划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大圈。两小僮一见这个信号,知道要来连贯躲闪了,双双纵身一跳,坐在孔明后面挑出的木板上。这块木板下面安装了两块踏板,一块踏着向前,一块踏着向后。
两小僮见大刀从前面劈到,便四只脚一齐踏在后退的板上,在踏板上一上一下地踩着,四轮车飞速后退,竟快过战马。金刀从右来,小车向左闪;金刀从左来,小车向右闪。前后左右,四轮车飞驰。战马盘旋往复,金刀上下翻飞,又是刀刀落空。
阳群连劈几十刀,直打得大口喘气,汗流浃背。最后,精疲力尽的阳群不得不勒住战马,收住金刀。战马一停,四轮车也不动,双方好似一个整体,共进共退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一战后,阳群才真正领教了孔明深不可测的能力。自己号称"西川刀王",自负智勇双全,可与孔明相比,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想到这里,阳群滚鞍下马,双膝跪下,恭恭敬敬向孔明叩头,口称:"军师用兵如神,阳群甘愿归降!"
诸葛亮如愿收得大将。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张国良的《评话三国》)
吹牛鼻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