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美国可能也想不到,中国这次竟然来真的!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自对美LNG加征15%关税以来,美国出口商已连续40天未收到任何中国订单。
这场由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关税风暴,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砸这位“发起人”的脚。
而中美此次博弈中的最大赢家也浮出水面。

特朗普这次和中国打“关税战”算是踢到“铁板”上了,中国反制手段的狠辣程度远超预期:关税只是前奏,真正的杀招竟是直接按下“脱钩键”。
2025年2月10日凌晨,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震动国际市场:为反制美国对华商品加征10%关税,即日起对美LNG加征15%关税。
消息传出,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测“双方仍在试探底线”,毕竟美国LNG占据中国5.4%的进口份额。
按常理推断,中国最多削减部分订单,也就是小打小闹。

但现实却让所有预测沦为笑话:彭博社3月18日曝光的船舶追踪数据显示,中国买家不仅没砍单,而是直接清零对美采购,甚至将原油长期合同转售欧洲!
这记“断腕式反击”彻底打乱美国算盘。

要知道,2024年美国对华LNG出口量高达415.84万吨,路易斯安那州的液化工厂里,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为亚洲订单备货。
如今仓库积压的天然气罐成了烫手山芋,美国能源巨头私下抱怨:中国人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不给!
更致命的是,中国转头就与澳大利亚签下15年900万吨大单,这相当于直接把美国踢出局外。

惹谁也不要惹中国人,中国人可不是好欺负的,美国你不是爱整事吗,我就不跟你玩了!
特朗普政府原想用关税逼迫中国让步,却反被将了一军:当“必需品”突然变成“可替代品”,美国LNG的定价权瞬间灰飞烟灭。

中国敢对美LNG下狠手,绝非一时意气。翻开海关数据会发现一条隐秘战线: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7132万吨,美国仅占5.4%。
对比2019年中美贸易战高峰期的数据更耐人寻味,当时中国对美国LNG加征25%关税,直接导致进口量暴跌。
尽管2020年后贸易逐步恢复,但中国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正日夜不停向中国输送。

更让美国胆寒的是中国“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国家统计局2025年初披露,前两月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激增,同时中俄陆路天然气管道输送量突破历史峰值。
我们的底牌从来不在海上。这些现实的数据直接戳破了美国最后的幻想——当页岩气需要跨越太平洋时,俄罗斯的管道气和内蒙古的煤层气正在以更低成本涌入市场。
特朗普政府原以为捏住“海运生命线”就能逼中国就范,却不知对手早已把命脉攥在自己手里。

很显然澳大利亚成为了此次中美“博弈”中的最大赢家。
3月17日,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的一纸公告,彻底撕开美澳同盟的裂痕。
这份15年900万吨的LNG协议,不仅是中澳贸易回暖的标志,更暗藏致命杀机:它恰好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也正是证明了一点,世界上离了你美国照样转,而且转的更好。

戏剧性的是,这一幕与六年前如出一辙:2019年美国趁中澳交恶,疯狂抢占澳大利亚在华小麦、牛肉市场,气得澳媒大骂“背后捅刀”。
如今风水轮流转,澳大利亚的天然气直接堵死了美国重返中国的路。
美企此刻才看懂中国的“局中局”:关税只是障眼法。
当美国LNG被踢出采购清单,卡塔尔迅速提高对华供应量,俄罗斯加速西伯利亚管道建设。

而被白宫视为“铁杆盟友”的澳大利亚,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这场贸易战打到今天,最讽刺的莫过于:美国亲手培养的盟友,正成为掐死自己能源野心的那把刀。
面对中国“断供反击”,白宫至今未给出有效对策。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今年甚至放话说LNG会作为“谈判筹码”,现在来看谁给他的勇气说这么荒谬的事情。
中国宁可多付运费买澳大利亚气,也不会向你美国低头的。
反而美国失去中国市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欧洲买家趁机压价,日韩采购商要求重新谈判长期合同。

深究这场博弈,特朗普政府犯下三个致命错误:其一,低估中国能源多元化布局,误以为能绑架中国市场;其二,忽视盟友利益,强推“美国优先”导致澳加等国离心;其三,错判全球化趋势,妄想用关税逆转产业规律。
反观中国,早在2019年关税战时就开始布局扩大战略储备、修建跨国管道、扶持页岩气开发。
如今这些“冷兵器”在关键时刻全部化作利刃,刀刀刺向美国软肋。

这场LNG贸易战也暴露出一个残酷现实:全球能源权力正在向东转移。
当美国还在纠结“关税数字游戏”时,中国已通过“一带一路”绑定30多个能源供应国;当白宫为页岩气出口绞尽脑汁时,人民币结算体系正在重塑交易规则。
美国最后的遮羞布也被撕开:所谓“能源霸权”,本质是买方市场的话语权。

眼下最焦虑的莫过于美国天然气商。由于中国长期合同突然蒸发,路易斯安那州至少三个新建液化项目面临停工风险。
这些曾被视为“战略资产”的工厂,如今成了吞噬资金的巨坑。

而中国买家正在冷眼旁观,他们知道,等到2027年澳大利亚新气田投产,美国LNG或许将彻底沦为“备胎”。
这场博弈教会世界一个真理:在能源安全这场生死游戏中,永远别把筹码押在对手的软肋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藏着多少张底牌。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