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与繁花共舞,千年济南打开新的想象空间|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5 2025-03-31 19:30:57
花朝节只是开始,“济南故事”的精彩正在徐徐展开。 ▲十二花神身着汉服逐一亮相。图/济南市委宣传部 文 | 辛河 在泉水与繁花共舞的春天,万千游客在这座“诗意之城”——济南,再次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魅力。

3月29日上午,“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暨2025济南市第四届花朝节启动仪式在大明湖畔拉开序幕。本次活动以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利用传统节事活动提质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活动上,花朝节成为系列活动的浪漫开篇,也成为激活春季文旅消费市场的“破题之笔”。

济南将以花朝节为起点,打造“春踏青、夏戏泉、秋赏景、冬游雪”的四季新场景,让“泉水叮咚”真正成为泉城济南的“发展强音”。诚邀四海宾朋共赴这场春天的约定,把“诗与远方”写入“济南故事”。

这是对千年古城的文化致敬,对时光深处的文明礼赞。

济南是千年古城。自唐宋以来,“花朝雅集”便成为镌刻于泉城文化基因中的一大盛事。泛舟大明湖,看垂柳拂波,遥想刘鹗笔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盛景;登临千佛山,俯瞰护城河畔清泉潺潺,在三月三民俗庙会聆听击鼓祈丰年的千年回响;漫步曲水亭街,触摸古城文化的烟火气,在老舍茶馆喝碗大碗茶;再到朝气蓬勃的花朝节会,看汉服巡游队伍穿行花海,演绎千年风华。

如今的济南,正在让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在这个春日,来自五湖四海的万千游客被吸引来到这座“诗意之城”,共赴一场文化之旅。

2025济南花朝节的盛大启幕,不仅是一场“春花之约”的浪漫邀约,更是一个古老城市在互联网和新消费时代的文化自觉。当汉服巡游队伍穿行于花海之间,当“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济南生活场景被四方游客重新唤醒,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春日的节庆活动,更是一座城市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济南“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和花朝节实践带来重要启示便是:在城市越来越重视IP建设的时代,城市对自身独特文化基因的创新表达,可成为差异化发展中的比较优势。而这也是“济南故事”破圈走红的内在逻辑。

文化不只是凝固在博物馆里的标本上,更是流动在民众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济南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将“泉城”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让其成为市民和游客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生动场景。在“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和花朝节中,济南成功激活了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

▲“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与文化企业代表现场签约。图/济南市委宣传部

这是振兴文旅消费的响亮鼓点,产城共兴的希望之约。

开幕式当天,“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与山东设计艺术中心等多家文化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IP,开发一批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技艺、泉水文化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让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同时,“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将以活动引流,以文化为媒,激发消费活力,打造消费热点。在“泉城购”消费季,将推出531乐购月、101惠享季等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济南正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促消费、惠民生。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文旅消费场景的创新。济南以花朝节为起点,打造“春踏青、夏戏泉、秋赏景、冬游雪”的四季新场景,在这里,文化不再是经济发展的装饰品,而成为驱动文旅产业和产城共兴的核心要素。文化内核的精准提炼,辅以场景化体验的创新构建,当“泉水叮咚”成为泉城济南的发展强音,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更是一种发展范式的创新。

花朝节只是开始,“济南故事”的精彩正在徐徐展开。当市民与游客共同参与文化生产与消费,当历史文脉真正融入城市肌理,助力济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密码”越来越清晰:深耕本土,创造性转化传统。在这一点上,济南的探索为城市发展和城市IP打造提供了富有启示的样本。

“一年四季·泉在济南”,正在为千年泉城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