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肺结节1.67厘米,自费3.3万在北京手术,术后要做4期化疗

代天康康 2025-04-08 12:07:03

甘女士的母亲49岁,2024年7月,甘女士的母亲做检查发现肺上有一个1.67×1.4厘米的结节。但在那个时候,甘女士一家人都并未将结节与癌症直接联系起来,毕竟很多人都有结节,都觉得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

询问医生后,医生也说问题不大,可能是炎症,吃两天消炎药就可以消掉。按照医生的医嘱,甘女士的母亲开始服用消炎药,总共吃了两周左右。同时,在母亲吃消炎药的那段时间里,甘女士也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结节的科普知识。

当看到母亲的CT报告上出现边缘毛刺、胸膜牵拉等恶性征象时,甘女士心里开始犯嘀咕,觉得这个结节恐怕不简单。2024年8月下旬,甘女士带母亲去北京某医院胸外科看诊,医生查看了上次的CT报告,询问是否进行过抗炎治疗后,便开了增强CT检查。

甘女士的母亲做了增强CT检查,结果出来显示,右肺中叶有实性结节,大小为16×14毫米,增强可见强化,存在恶性可能。然后,甘女士带着母亲面诊了北京某医院呼吸科的医生,呼吸科医生说虽然报告显示结节大小没有变化,但他看片子感觉还是有微小的进展,建议去胸外科问问能否手术。

紧接着甘女士带母亲问诊了医院胸外科的医生,胸外科医生看了片子,说可以手术,手术先做楔形切除,如果是恶性就做叶切,说肺部其他小结节目前问题不大,先处理这个高危的。然后让助理帮甘女士的母亲开了住院单,并说手术要等三周左右,有床位了会打电话通知。

2024年9月,医院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床位,让第二天去办理住院手续。但当天没有到北京的车票了,甘女士便与打电话的的医生商量,买了9月15日的票到北京。当天,甘女士还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说那家医院的普通病房手术前家属不能陪护,但有单人病房,可家属陪护,费用为600元一天。

考虑到如果能跟着陪护,还能省下在医院附近住宾馆的费用,于是甘女士给来电的医生回电话,询问是否有单间,医生表示会帮甘女士标记,有单间的话会打电话通知。9月14 日,医院再次来电,说有单间空出,需要第二天入住,费用为600元一天,其余治疗费用可走医保,只是这三天是中秋放假,无法做手术和检查,询问甘女士是否愿意入院。

正好甘女士本来就打算15日去北京,便答应下来。9月15日,下午三点左右,甘女士一家到达医院,在住院楼一楼出示住院凭证,领取了探视卡之后,便可以进入医院了。进入医院后,甘女士先在结算窗口缴纳了7万元押金,开具了押金条,然后就乘电梯到了胸外科住院处。

到了住院处,护士站的护士会来核对信息,把住院单交给护士后,护士带甘女士一家去了病房,病房是单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然后护士和管床医生分别过来询问了甘女士母亲的一些基础情况,并介绍了一些住院注意事项。

住院第二天,除了早上护士来抽血,当天就没有其他项目了。住院第三天,早上甘女士在公众号上查看了前天的抽血结果,发现生化、肿瘤标志物等各项指标都很正常。晚上七点左右,甘女士的母亲做了平扫 CT。

住院第三天,甘女士的母亲做了心电图,签字预约了PET-CT。住院第四天,甘女士的母亲做了PET-CT、心脏彩超。当天早上医生查房时,说暂定明天手术。晚上主刀医生进行了术前谈话,说根据CT显示,甘女士母亲的右肺中叶除了要手术的结节,还有另一个结节,进行楔形切除后剩余肺叶太小,所以决定直接拿掉中叶。

另外,医生说PET-CT报告显示肺门淋巴结有代谢增高,可能存在问题,但术中也会清扫,不必过于担心。手术当天,甘女士的母亲是早上第二台手术,大概在8点左右先去做了肺功能测试,10点多,甘女士母亲被推进手术室。

当天下午3点左右,甘女士的母亲从手术室里出来,出来时人是醒着的,只是说不出话。回到病房后,医生嘱咐两小时内禁食禁水,不能睡觉,还有,当天不能使劲儿咳嗽,以免伤口崩开。

手术第二天,甘女士早上给母亲熬了一大锅小米汤,准备让她当水喝。到医院后,甘女士发现母亲已经拔了尿管,在走廊遛弯,引流袋和引流箱的流量也正常。这一天,甘女士的母亲虽然体感不错,但还是以休息为主,慢慢恢复精神,疼的话就摁止疼泵。

手术第三天,甘女士的母亲出现了低烧,估计是术后有些炎症。当天,医生给甘女士的母亲拔了引流管,并建议出院。甘女士因为母亲的体温问题不太放心,主动要求再住一天。手术第四天,甘女士母亲的体温恢复正常,但开了排便困难,医生给开了乳果糖,用了之后很有效。

手术第五天,上午甘女士去接母亲出院,拿了吃的药,办理了病例邮寄。出院后当天下午,结算就已完成,医保结算后自费是3.2万。那3.3万中还包括5400元的房费和7000元的PET-CT检查的费用,算下来,甘女士觉得手术费还是比较便宜的。

出院后,甘女士的母亲每天主要以休息为主,慢慢恢复食欲,定时进行呼吸训练。大病理结果出来,显示淋巴结没有转移,是低分化腺癌伴有胸膜侵犯,属于1b 期。医生考虑到母亲的结节是纯实性结节、低分化、胸膜侵犯,建议做4期化疗,或者等基因检测结果出来,看是否能匹配到靶向药。

后来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是EGFR突变,属于黄金突变,而且甘女士母亲的分期正好能医保报销,这也算是个好消息。所以甘女士一家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就让甘女士的母亲吃靶向药来进行术后辅助治疗,不做化疗了。

0 阅读: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