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吉林一初中生读课文时突然痛哭:咬掉敌人耳朵的是我父亲

奇人看其事 2024-06-16 14:36:55

1965年,吉林某初中一个班级。

“同学们,谁愿意朗读这篇课文?”

“我!”

“我愿意!”

同学们踊跃举手,老师看了看,指了指坐在前排的隋凤喜:“那就让隋凤喜同学来朗读,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之后,隋凤喜深情朗读着《谁是最可爱的人》。

当读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他忍不住嚎啕大哭,老师还以为他是太感动了,忙安慰他,他却哭着说:“咬掉敌人耳朵的是我的爸爸!”

是的,他的爸爸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13位烈士之一——隋金山,隋金山牺牲那一年,他才四岁。

谈及对爸爸的印象,隋凤喜神色有些黯然。

他刚出生没多久,爸爸又一次上了前线。在他的记忆中,对于爸爸的印象停留在母亲的口述当中。

母亲常说:“你爸爸是个大英雄!”

小时候他只觉得英雄很了不起,常跟同伴们炫耀。

稍大一些知道了英雄的含义,内心又多了几分悲痛。

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有意无意去搜集关于父亲的一切,当将零零散散的事串在一起,构成了父亲短暂却伟大的一生。

一、短暂却伟大的一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决定北上,抗美援朝!

隋金山所在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即将奔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出国抗战之前,他给在蛟龙的妻子写信,希望能带着4岁的隋凤喜到吉林九台见一面。

那是隋凤喜离父亲最近的一次,母亲怀上他后不久,父亲就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哪怕他被生下来后,父亲也没有回过家。

东北解放局势一直都很严峻,解放战士们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取得了一次次胜利,最终解放东北全境。

东北是解放了,可全国解放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他又跟着部队一路南下,屡立战功和嘉奖。

眼见着新中国成立,终于能过上好日子。

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朝鲜。

最先解放的东北,再一次受到炮火侵袭,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决定北上抗美援朝!

回家务农、和妻儿过好日子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可隋金山实在想念妻儿,想见一见好几年未见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儿子,便给妻子写了信。

收到来信,妻子立马带着儿子动身。

人刚赶到九台,隋金山早已跟部队奔赴朝鲜。

望着部队行进的方向,妻子默默祈祷,隋凤喜则天真无邪的问母亲:“娘,爹在哪儿?”

母亲指了指,说:“你爹去保卫国家了。”

小孩子哪里懂这些?只管在一旁玩乐。

没能见到隋金山的娘俩,只好原路返回。而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的隋金山,则和队友浴血奋战。

不久,报功的喜报传回家乡。

妻子高兴的同时,脸上还有几分忧虑。

她想给丈夫写封信,问问他近来状况,最终这封信也没寄出去。娘俩在家乡等着、盼着,最终只等回来最后的“军功章”——烈属证。

隋金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再也回不来了。

接过递过来的烈属证,妻子早已泣不成声,隋凤喜受到感染,也不由嚎啕大哭,娘俩就这样哭着,久久不能平复。

隋金山牺牲后,妻子独自将孩子拉扯大。那成长的每一天,隋凤喜听得最多的就是母亲说父亲过去的那些事。

父亲家里很穷,很小就没了爸妈,跟着爷爷奶奶过。“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彻底沦陷,父亲的爷爷因反抗日军,被残害致死,父亲的奶奶因为受不了打击,没多久就病逝,父亲从此再无亲人、无依无靠。

后来父亲遇到母亲,两人相知、相爱,母亲怀上他没多久,在党的号召下,父亲报名了东北民主联军。

最终,父亲为国捐躯、牺牲在朝鲜战场。

父亲的一生实在短暂了些,牺牲时才27岁。

隋凤喜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可他此前并不知道父亲牺牲的具体细节,直到这一次朗读课文、读到“隋金山”三个字。

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远比想象中还要伟大!

二、最可爱的人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这名战士,就是隋凤喜的父亲隋金山。

隋金山参加了可以称得上朝鲜战场最壮烈的一场战斗——松骨峰战斗,他所在的三连奉命赶松骨峰、切断敌人退路。

等赶到时,敌人正乘着汽车欲从松骨峰下公路逃离。

战士们立即抢占一个小山头,向敌人发起最猛烈地攻击。

敌人的退路被堵住后,表现得十分疯狂、还击也十分猛烈,飞机、坦克轮流轰炸,试图撕开松骨峰这个口子。

炮火轰炸下,松骨峰一片焦土。

隋金山和战友们寸土不让、死守阵地,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迎来的是敌人更加疯狂的反扑。

打到最后,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那怎么办?肉搏战!

松骨峰上,进行着史上最惨烈的肉搏。战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不让敌人越过松骨峰的信念,死死和敌人缠斗在一起。

哪怕是用自己燃烧的身体,也要将敌人烧死!

有敌人被战士抱着头猛锤、有敌人被战士抱着腰猛摔、有敌人被战士猛掐住脖子猛掐,敌人和战士们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而隋金山一边死死抱着敌人的脑袋,用牙齿硬生生咬掉了敌人半块耳朵。同归于尽是他们的选择,守住阵地是他们的信念!

八个小时的坚持,最终大部队赶到。

松骨峰战斗以最惨烈的形势换来了胜利,三连的战士是伟大的!可爱的!后来,作者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写下了松骨峰战斗的故事,隋金山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也是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隋凤喜对父亲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少有人理解,一个从未见过父亲的孩子那些年的难过。

母亲常常谈及父亲,他一次次去想象父亲的样子,想象一个英雄的样子,总想着这样能和父亲更近些。

可越是了解,他才发觉和父亲越来越远。

父亲是那样遥不可及、是人人称颂的英雄,他只是个普通人。可作为英雄的后人,不能给英雄丢脸,所以他报名参了军。

隋凤喜想和父亲一样,保家卫国。

或许永远不能像父亲那样伟大,起码能离父亲近一点。

父亲是他的榜样,也曾是他活下去的希望。在他那多舛的人生中,自己那素未谋面的父亲给予了他前行的动力。

1969年11月,隋凤喜报名参军。

那一年,他22岁。

早已有了参军的想法,兴许是从小听父亲的故事种下的,又或是读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父亲的影响,早就潜移默化。

隋金山从未缺席隋凤喜的成长,所传承精神始终影响着他。

当兵一年后,他突患肺结核。

住院半年、久治不愈,可他不甘就这样离开军营,坚持了三年,肺结核始终不见好,只能转业到地方。

离开部队那刻,隋凤喜脸上有几分落寞。

他是英雄的儿子,却输给了疾病。心中豪情万丈,都在踏出军营那刻归于云烟,自此再无他想。

退伍回来后,他在一家公司从事保卫工作。

工作简单、寻常,翻不起一点风浪。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开始相亲,遇见看对眼的人,也就结了婚。

婚后一年,隋凤喜有了孩子,取名隋义。本以为能就此顺遂平淡的过完一生,上天却给足了他考验。

70年代婚礼

三、人生多歧路,走得稳当便好

1976年秋,隋凤喜肺结核复发。

对于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肺结核就是一个无底洞。可生了病总归要治,治好后家中积蓄已然不多。

好在夫妻俩都有工作,虽说孩子还小,生活起码过得去。

但因为身体原因,之前的保安工作是做不了了,被下调到一个物料公司当收发员,工资比以前少。

那时候家里过的很艰难,除开每个月吃药所花的钱、生活开支,所剩无几。但每每想到父亲曾经的生活,他又觉得当下的生活已经够幸福了。

因此很多人劝他申请补助他都一一拒绝了。因为当时刚改革开放,国家也不算富有,他不想给国家和人民添任何负担。

父亲很早就没了父母、爷爷又被日军残忍杀害,十岁那年就成了了无牵挂的孤儿,靠着给地主干活勉强活了下来。

可即便是这样,父亲从未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魏巍

更甚于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了一颗坚韧、强大的内心。

当国家有难的时候,父亲选择舍小家、成大家,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想来父亲一定很爱他、很爱妻子,不然也不会在即将开赴朝鲜的时候,写信让妻子来见上一面。

小时候隋凤喜不懂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慢慢长大,他也慢慢明白,父亲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抗美援朝?”

有人回答:“如果他们那一辈不打,后辈迟早会打!”

老一辈是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换来了幸福和平。

父亲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他作为英雄的儿子,又怎么会因为眼下的一点点困难而屈服。可他没想到,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艰难。

1984年,妻子下岗。

全家就靠着他一个人那点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每个月还要吃药,早就入不敷出,生活陷入了窘境。

生活很苦,未来很好,可他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

无数个午夜梦回,他想到了轻生。他怨恨自己,总觉得是自己太没用,是自己的一身病拖累了这个家庭。

他想:“如果自己死了,家里是不是就好过些?”

死亡,反倒成了减轻家庭负担的一种方式。

那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可又是如此的现实。或许许多人并不理解,因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绝望的事。

隋凤喜生出轻生的念头后,给魏巍写了一封信。

他实在找不到人倾诉,最终想到了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魏巍,两个人因为父亲有着无形的羁绊。

是魏巍所写文章,让他对父亲有了更完整的了解。

他觉得,魏巍应该懂他、或许能给他指明方向。

收到隋凤喜来信,魏巍特别惊讶、也很高兴。当看完信中内容,他久久不能平复。这样一个英雄的后代,处境如此艰难,实在有些凄凉。

很快,他给隋凤喜回了信。

信中,他一再鼓励这个英雄的后代要积极乐观、要像他的父亲一样,即便遇到再多困难,也要勇敢面对。

人生多歧路,总归会过去的。

只要走的稳当、走得坚定,就不会太艰难。

除此之外,并且魏巍让隋凤喜打开心结,告诉他完全可以去申请补助,毕竟他是烈士的后人。如果隋凤喜还不愿意,魏巍就去联系了隋金山原部队,希望能帮陷入困境的隋凤喜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让隋凤喜不要太忧愁、悲伤。

魏巍的来信,让隋凤喜陷入了沉思。

魏巍和隋凤喜

早已被生活压的抬不起头的他,才猛然想到自己的父亲曾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依旧成就了其伟大的一生。

而他仅仅遇到生活上的一些挫折,就想着轻生。

如果他真这样做了,父亲如果还活着,一定会很失望。

在魏巍的鼓励下,隋凤喜重拾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生活确实很艰难,咬一咬牙、跺一跺脚,或许就挺过去了。

因此哪怕之后下岗失业,他再也没想过轻生的事,靠着蹬三轮、卖豆腐、捡垃圾,维持着小小的家庭。

不久后,隋金山原部队和当地机关都来找隋凤喜,给他发放补助金的同时,每年还派人来慰问。

然而,在国家有难的时候,隋凤喜义无反顾的捐出自己的买药钱。

明明是该被救济、该得到帮助的人,却想着帮助国家、帮助他人。原因无他,只因他是隋金山的儿子!

6 阅读:3625
评论列表
  • 2024-06-17 17:32

    《最可爱的人》感动了那个年代的老少几代人。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 诶呀 11
    2024-06-22 12:36

    致敬

  • 2024-08-10 16:39

    里约中国小组笫4,8进4时3比2胜的巴西,差一点点就回家啦,个人感觉蔡导的成绩比郎导强,是运气差了一点点,蔡导很优秀了,别天天喷蔡导了

奇人看其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