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条老街,街角的一户人家,住着李老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女。李老太太今年已经七十五岁,满头银发,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依旧明亮。她的儿子李强,三十五岁,是这个城市里的一名普通白领,而她的女儿李芳,三十八岁,曾是家庭主妇,如今却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
李老太太的老伴早年去世,留下她一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她总是说,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这些年,她一直住在老街的这间小屋里,直到最近,这一片老街区被划入了拆迁范围。
“儿子,拆迁款全给你,妈养老就住你姐家。”李老太太在饭桌上宣布了这个决定。她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强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抬头看着母亲,眼中满是惊讶。他知道,这笔拆迁款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换一个更大的房子,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但他也知道,这意味着母亲将离开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妈,您真的想好了?”李强小心翼翼地问。
李老太太点了点头,她的眼神坚定,“我想好了,你姐家大,我去了也有个照应。再说,你姐现在……”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李强知道,母亲指的是姐姐李芳最近的婚姻状况。
李芳的婚姻并不幸福,她的丈夫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两人的感情渐渐疏远,最终走到了离婚这一步。李芳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她的眼神中有着说不出的疲惫和无奈。
“妈,我姐离婚了。”李强轻声说,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
李老太太叹了口气,她知道女儿的苦,但她更知道,作为母亲,她需要为两个孩子的未来考虑。她决定把拆迁款给儿子,自己则去女儿家养老,这样既能帮助女儿度过难关,也能让儿子减轻负担。
“妈,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您的。”李芳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知道母亲的决定意味着牺牲。
李老太太摆了摆手,她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傻孩子,妈没事,只要你们都好好的,妈就放心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拆迁款很快到位,李强用这笔钱在市区买了一套三居室,而李老太太则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搬到了女儿家。李芳的家虽然不大,但足够温馨,李老太太的到来,让这个小家更加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李老太太在女儿家的日子并不轻松,她要帮忙照顾外孙,还要打理家务。但每当看到女儿和外孙的笑脸,她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常常坐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心中充满了感慨。
“妈,您在想什么呢?”李芳端着一杯茶走过来,轻声问道。
李老太太接过茶杯,微微一笑,“妈在想,咱们家虽然不大,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李芳点了点头,她依偎在母亲的身边,感受着那份温暖和力量。她知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母亲在,就有家。
李强的新家装修完毕,他邀请母亲和姐姐一家来做客。新家的宽敞和明亮让李老太太感到欣慰,她知道,这笔拆迁款没有白费,儿子的家将会是下一代的起点。
“妈,您看这房子怎么样?”李强带着母亲参观每一个房间。
李老太太赞许地点头,“很好,你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
李强笑了笑,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的支持和牺牲。他决定,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多陪陪母亲,让她的晚年不再孤单。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李老太太在女儿家已经住了半年。这半年里,她见证了女儿从离婚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也看到了外孙的成长和变化。她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她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妈,谢谢您。”李芳在一次家庭聚会上,紧紧握住母亲的手,眼中含着泪光。
李老太太拍了拍女儿的手,她的笑容里充满了慈爱,“傻孩子,妈不需要你谢,只要你过得好,妈就满足了。”
李强也在一旁,他看着母亲和姐姐,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个家,因为有了母亲的爱,才会如此温暖和完整。
“妈,等您想我了,随时来我家住。”李强对母亲说。
李老太太点了点头,她知道,无论她在哪里,这个家,这份爱,都不会改变。
岁月流转,李老太太在女儿家的日子平静而充实。她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也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