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许世友衣锦还乡,拔枪要毙掉同族的亲叔叔,老母亲下跪阻止

历史也疯狂了 2024-08-06 01:10:56

1953年,从朝鲜战场返回了祖国的许世友又一次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他沉浸于风吹拂脸庞的惬意,今年的秋天比起往年来似乎少了一丝凉意。

望着人来人往的巷陌,热闹无比,转眼间又快到了中秋,许世友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母亲亲切的脸庞,思乡之情瞬间涌上了心头。

“或许是时候回家看看母亲了”,许世友心想。

许世友所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回家,将唤起一段沉睡已久的矛盾——叔侄深仇,许世友的母亲又将为这段过往烫下最完美的句点。

这对不共戴天的叔侄将在许家上演一出怎样的戏码?许世友的母亲究竟是如何从中斡旋的呢?

一、仇人见面

许世友这趟回家之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光是在批假方面就花了很多时间,不过这并似乎不影响许世友的好心情。

思考再三,许世友特意吩咐工作人员,要带两个厨子,要带足够的积蓄。志得意满的许世友当然希望能够让家乡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也希望这次回乡能反馈一下昔日的父老乡亲。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和许多普通人一样,许世友在路途中的心情变得格外忐忑,就像那曲折的回家路一样。

“意外”还是来临了,在距离家乡不远的地方,许世友见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许世友一眼望去就知道是自己的母亲。多年的离别竟让这位老革命家出现了犹豫,然而,泪水却是非常实诚的在眼里打转,某一时刻终于许世友叫了声:“娘”。

母性的本能让这位老人转了身,这位老人似乎也不确定眼前的人是谁,只是那股莫名的亲切还是让他走向了男子。

随着距离拉近,母子间的联系似乎也加强了,终于某一时刻,女子问道:“是世友吗?”,这一刻许世友感情全部倾斜了,母子终于团聚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许世友的归来受到了全村的欢迎,全村人零零散散的聚集在许家大院,等待着将军的归来。

每一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其中有一位中年人显得格格不入。体面的穿着反映了他的富足,脸上的伤疤透露着一丝凶悍。

而现在惶恐二字就像写在他脸上一样,坐立不安,宛如一只代罪的羔羊,这就是许世友的亲叔叔许存礼。

许存礼的惶恐当然逃不过许世友锐利的双眼,当彻底看清楚许存礼的脸后,许世友突然大声吼道:“你就是那个杀死红军的许存礼吧!“

许世友的声音不仅震慑住了许存礼还让全村突然安静了下来,是怎样的过往才会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控制不住心中的情绪呢?

二、坏事做尽

在很小的时候开始,许世友就是坚定的革命者,亲叔叔许存礼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派,许世友以大众为主,许存礼自私自利,两人在身份上的不同是矛盾的开端。

真正将这段叔侄关系推向深渊的事发生在1927年,当时,国内的起义让许世友革命热情高涨,为了不连累家人,他选择独自上山参加革命,进行游击战,留下了三个妹妹和母亲。

丧尽天良的许存礼看准了机会,将魔爪伸向了这个孤苦无依的家庭,和人贩子商量,企图直接卖掉她们,所幸的是,她们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才躲过一劫。

这还不算完,当许世友和两名战友一起返回家中探望母亲的时候,更是直接遭遇了许存礼的攻击,许存礼直接带着大批人往许世友家里赶去,目的就是抓住许世友。

许世友虽然侥幸逃脱了,但是,舅舅却遭遇了毒手,过了几天惨无人道的日子。在返回的途中,又遭到了许存礼的攻击,两名革命战士也因此英勇牺牲。

后知后觉的许世友开始恨起他的叔叔,大概也就是从个时候开始,叔侄之间已经没有亲情,只有恨意!

三、善恶有报

失去庇护的许存礼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豪迈,在功成名就的许世友面前显得唯唯诺诺,从小快意恩仇的许世友肯定并不会因此放过许存礼。

过往的恩怨突然浮现在了脑海,而且不断的循环,复仇占据了许世友的大脑,许世友甚至缓缓举起了手中的武器,熟知这种层面的许存礼见状更是直接瘫倒在地,求饶声颤颤巍巍。

此时,变故出现了,许母直接从屋里冲了出来,站到了这对叔侄中间。

原来,许母在屋里也听到了许世友的叫声,与许世友不同,许母很满足现在平平淡淡的生活,内心早就放下当年的事,更不希望许世友为此做出如此极端的事。

许母慈祥的面孔似乎让许世友恢复了冷静,眼神依旧透露出了凶狠,原谅没有如愿降临。许母见许世友不打算收手,情急之下,直接跪在了许世友的面前!

母亲的跪地让许世友突然慌了神,心怀愧疚的他怎么能受得了母亲如此,直接将武器收回,双手试图扶起了母亲,并且不断安慰着母亲,自己不会做这种傻事。

劫后余生的许存礼急忙逃离了现场,这场叔侄的闹剧也就不了了之。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许存礼终究还是东窗事发了,被县里的机关发现了当初的所作所为,最后,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老革命家许世友痛恨着自己的亲叔叔,是许存礼让当时本就不亮的天空加上了乌云,为了母亲,他放弃了直接报仇的机会,这正是他人性的独特魅力,也是我们所推崇的。

许世友一生为国家做出了无数贡献,帮助我国度过了最漫长的黑夜。他不顾“小我“,将为“大家“的精神演绎到了尽致,这也是这位革命家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