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表放假前就列出来了,为啥放假后三天也坚持不下来?

凌晨妈妈育儿 2023-07-12 08:57:11

放假了,但生活还在继续,学习也在继续。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放假也要继续学习,甚至可能做好了计划表。但等到假期结束,为啥发现,好像很多都没做完呢?

放假前就做好了计划表

在孩子放假前,我和俩孩子就已经做好了计划表,而且跟老师沟通过了,暑假学习、运动,都有明确的规划。但我发现,即使做了计划表,好像过了几天,我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比如晨读计划,刚开始是20分钟,后来慢慢变成15分钟,有时候甚至不读了。这让我很费解,计划表里不是这么安排的啊!

还有,哥哥开始不停地想要刷手机、看电视,这些在计划之外的事情,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我发现,我很难控制好情绪了,就跟娃爹深入聊了一次,想着把问题点解决掉。没想到,这一聊,还真的找到了根结所在。

为啥执行计划变得这么难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想,你一定也知道。那为啥,跟孩子一起做的计划表,现在就这么难执行了?

我问哥哥,你想过,为啥每天的计划很难完成吗?他的回答是:“有些是之前没想到的啊!我以前想着,每天都在家里,轻松完成任务,但现在我想找小朋友玩啊!我也想玩会儿游戏啊!”

是的,这些都是不在计划表内的,所以,如果额外的项目增多,计划表内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

这些是我之前没考虑到的。再对比寒假计划表,我发现,也是这样的问题。雄赳赳气昂昂的写好了计划表,其实,执行起来是很难的。临近开学一看,很多没完成,挫败感很强烈。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这本书中提到,做计划不要操之过急,循序渐进的培养。我想,我是中了“心急”的圈套,一下子给孩子设定的计划太过全面,导致完成就变得异常困难了,孩子也不容易有内驱力主动去完成。那么,怎么办才好呢?

让完成计划成为一种优秀习惯

计划制定的不合理,孩子当然很难按部就班的执行下去。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跟哥哥一起,把计划表重新做了优化,执行了两天,发现孩子很有势头,主动愿意去完成,效率很高,而且玩耍的时间也比之前增多了。

这次计划表调整,我是根据《好习惯带来好成绩》中关于“做好时间管理”章节进行优化的。

这本书建议,做计划要分长线和短线,而看我的计划表,是统一时长的,对孩子来说,一看就很大难度。而拆分长线和短线后,我们惊喜的发现,好像没那么多任务了。

在这其中,我也是按照《好习惯带来好成绩》进行的优化,这本书中提到了计划中的3个细节:

1、长期计划:一个假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作业完成、习惯养成,这个是需要通过具体细节进行的;

2、短期目标:可以是几天、一周、一个月的目标,明确需要做的任务,以达到短期的目标;

3、碎片化时间利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比如背古诗词、单词、公式这些,都可以用碎片化时间进行。

原来的计划表格,时间跨度长,是一整个假期的计划。而且,独立性很强,只有孩子自己。所以,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更难系统的进行下去。按照这样下去,计划不落空才怪,孩子以后也不会喜欢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安排的。

暑假是孩子赶超的好时机,也是薄弱环节弥补的好空档。所以,利用这个阶段,给孩子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好的一个契机。可到底怎么养成呢?我想,家长应该都很抓狂,觉得无从下手。

我咨询过大宝的班主任,她推荐我看《好习惯带来好成绩》这本书,我刚开始拿到,觉得薄薄的一个小册子,有什么好看的?

后来认真阅读后,发现有很多理念是和我契合的,而且,书中的方法特别接地气儿。比如我前面做计划,就是用这本书中的方法进行优化的。

班主任告诉我,这本书是有26年教龄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成。他认为,好的习惯,才能帮孩子提升成绩,也能做到高效学习。

是的,这本书中有很多习惯,是普通家长会忽视的。比如预习复习的重要性以及各科学习技巧,以往都会被认为,是孩子自己该掌握的。但其实,也是有一定的方法,需要不断去钻研,这样才能提升学习效率。

班主任告诉我,这本书适合6-12岁的孩子,也就是小学阶段的娃,都可以读的。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低效学习到高效学习,解决父母的教育焦虑,轻松培养学霸。

书中还有各种工具表格,案例、方法论,全方位提升学习效率,这是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也不会系统跟孩子说的内容,也是学霸们的提分秘籍。如果你家有小学生,我建议入一本,不仅能助力你们的假期计划完成,还能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一举两得!

凌晨妈妈来叨叨:

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但我们也要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这才是关键所在。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才能更好的享受自由的假期生活,开学后测试,也能超出同龄孩子一大截!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9

凌晨妈妈育儿

简介: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专注育儿、儿童心理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