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太把男人当回事了,男尊女卑根深蒂固,所以就导致她的人生像一场悲剧,而悲剧的级别与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相仿。”
说这话的正是已经经历过四次婚姻的洪晃,而她口中的“她”正是她的亲生母亲,著名外交官章含之女士。
从洪晃对母亲的这番评论中就不难看出,她的人生态度与章含之有很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
章含之和洪晃
章含之是依赖型的人格,她时刻需要别人,像一抹浮萍,想要依附于什么,但是却又什么都指望不上,而洪晃则是独立型人格,果断勇敢对洪晃而言就是人生的胜利。
虽然两人有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但是却过出了两种人生,究其原因,便是章含之的出身注定她的人生是一场悲剧。
迷失的童年1953年,对章含之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十八年中最痛苦的一年,在这一年的某一日,章含之像往常一样准备上学,但是却被一个长相与她有几分相似的男人拦住了。
他自称谈炯明,还说是章含之同母异父的哥哥,这倒是令章含之一脸疑惑,她从没有谈姓的亲属,又哪来的哥哥呢?
谈雪卿
但是谈炯明却十分笃定,还拿出了一张照片认亲。
可是看着谈炯明手上的照片,章含之不想相信也得相信了,照片中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婴儿,而那婴儿则与她幼年时一模一样,谈炯明说:“这就是你的亲生母亲,谈雪卿。”
在谈炯明的口中,章含之第一次知道了她的身世。
1935年,章含之的亲生母亲谈雪卿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她还未和章含之的亲生父亲陈度结婚,眼看着肚子越来越大,谈雪卿多次与陈度谈判。
在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无疑会遭人耻笑,谈雪卿便要求陈度娶她为妻,但是陈家是军阀家庭,根本看不起交际花,更别说娶她了,即使是非娶不可,谈雪卿也只配做妾。
做妾便要低人一等,谈雪卿不同意,几次三番的闹过之后,陈度的父亲就请求章士钊收养谈雪卿的孩子,也就是章含之。
那时候章含之刚刚一岁,还没有留下记忆,所以在她的世界中,亲生父母就是章士钊和奚太太。
现在骤然得知她不是章家亲生女儿的消息,章含之觉得自己蒙受了天大的欺骗,同时她心里还弥漫着委屈,回想起历历在目的童年经历,她的心里就更酸了。
章士钊
章含之一直觉得自己的童年是非常灰暗的,因为她能察觉出父母似乎并不是那么在意她,章士钊能够满足她所有的物质要求,但是却唯独对她少了关爱。
章含之曾为父亲开脱:他的工作很辛苦所以才没时间关心她,但是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断不了的。
而母亲对她的关心更是少之又少,在章含之的成长过程中,几个江北的阿姨就是她的依赖。
奚太太常年活跃在牌局中,接她上下学这种事恐怕只在章含之的梦里出现过。
现在看来,一切都有了解释,她没资格要求章家夫妇对她视如己出,但是她更生气的是为什么他们不提早告诉她真相。
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当她把自己最柔软的地方展现给别人时,就是她落败的时候,她对章家夫妇的感情已经深到了骨血里。
可想而知,这样的童年造就了一个极度渴望爱的章含之,她需要一个人来疼她,来理解她,她很想和生母在一起,她想得到真正的亲人的关心。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章含之只能偷偷地去看望谈雪卿,可这样的克制对章含之来说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身世真相的破朔迷离,对亲生父母的想念,对真挚感情的盼望注定章含之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也会迷失自己。
坎坷的爱情1949年,十四岁的章含之遇到了她的初恋,洪君彦,世交的情分让这两个懵懂的少男少女火速坠入了爱河。
洪君彦为人谦和,善于体察章含之的情绪,而洪君彦带来的温暖正是章含之梦寐以求的,经过了八年时间的相处,章含之与洪君彦结婚了。
结婚代表着未来的路要两个人一起走,苦辣酸甜也要一起尝,就在新婚燕尔的喜悦还未淡去时,新生命的到来让这个家更显美满。
洪晃出生后,章含之尽其所能把她未曾体会过的母爱奉献给了洪晃,而在父母恩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又耀眼,洪晃也将和母亲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1963年,28岁的章含之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她受毛主席的邀请做起了英语老师,而这也意味着章含之见到的风景会更加迷人。
渐渐地,长期的分别让章含之和洪君彦的感情出现了裂痕,而关于他们感情彻底破裂的原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据洪君彦在自己写的《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这本书中所说,章含之是在外国语学院做教员的时候就已经和别的男人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了。
而章含之也曾多次表示,她和洪君彦离婚是因为洪君彦在婚内和另外一个女人产生了感情,在主席的劝说下她才下定决心离开他的。
或许事情的真相只有两位当事人才清楚,但是章含之和洪君彦的这段婚姻足以证明人是善变的。
曾经的章含之是那样渴望被体贴被照顾,可是当她真正感受到了洪君彦的爱之后,她又做出了这样令人不解的事情。
可能章含之需要的并不是真切的关怀,她一直对这种情感念念不忘大抵是为了弥补童年的缺憾。
好在他们之间的这段失败婚姻并没有对洪晃造成什么影响,在洪晃看来,离婚是他们的事情,而婚姻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人生经历有顺有逆,婚姻自然也不完全是白头偕老。
如果两个人在一时时刻刻都觉得幸福,那么这段感情就可以继续维持,如果两个人因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耿耿于怀,倒不如放手,还给对方一片净土。
有的时候感情就是这样,可能两个人都很好,但是在一起就是不合适,所以洪晃看得开,便不会像章含之一样为感情所困。
章含之和乔冠华
章含之和洪君彦离婚的第二年,乔冠华就成为了洪晃的继父,但是对于母亲再婚一事,洪晃没有过多的评论过。
就像当初洪、章离婚时一样,洪晃觉得结婚也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当事人觉得好,那就是好,即使当事人是亲生母亲,也不必指手画脚。
洪晃的通透世间难得,而反观章含之在处理两性关系上就比洪晃差远了,但这对母女的反差还不止于此。
洪晃的“天生反骨”1961年,洪晃在史家胡同51号出生,自出生时起,洪晃就明白优渥的家庭能给她带来什么,她也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家庭来提升自己。
洪晃和父亲
比起章含之还在纠结父母爱不爱她,洪晃坚信任何人之间产生的感情都不如自己有本事来的可靠,于是在她12岁那年,她就有勇气背上书包远赴重洋,去美国学习文化知识。
洪晃的这般胆量是章含之比不了的,而洪晃在婚姻中屡屡失败的尝试也同样不能被章含之这样传统的人接受,章含之甚至觉得洪晃是“天生反骨”,无药可救。
洪晃一共有四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洪晃嫁给了著名导演陈凯歌,但是两个强势的人并不适合组建家庭。
陈凯歌对细节的要求令大大咧咧的洪晃无法接受,而一向骄傲的洪晃看着越来越有名气的陈凯歌也很不顺眼。
就这样,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不久之后,洪晃又嫁给了一个外国律师,可是洪晃与律师心中的东方美女恬静美好的差别太大,最后两个人还是和平分手了。
洪晃的第三个丈夫来自法国,可是他们之间毫无默契可言,最后他们也选择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三段婚姻之后,章含之对洪晃的意见很大,虽然章含之也离过婚,但是前提是她和洪君彦两个人当中出现了第三者,他们维持不下去才决定离婚。
可是洪晃的几段婚姻中并没有出现这个问题,章含之作为母亲希望洪晃安定,找一个人相扶到老,完全没必要折腾来折腾去的。
可是洪晃对此也有自己的理由,她过早的接触了西方文化,西方的自由和女性的解放是洪晃支持认可的,所以这对母女时常因为这个问题辩论。
“她就是太把男人当回事儿了,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封建,男尊女卑的那一套早就不存在了。”
洪晃说的确实是实话,在章含之的心里男人就是天,有男人的保护,女人才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绽放,不同的世界观,注定走不同的人生路。
洪晃没把男人当回事儿,合得来就一起生活,合不来就分手,人活一次要为自己舒坦,如果把伴侣当成必需,那简直就是悲剧。
章含之太把伴侣当一回事万万不行,就比如章含之把乔冠华当成了人生的全部。
当初她和乔冠华相识两年不到就结婚了,但是由于时代的特殊,她和乔冠华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
后来乔冠华去世之后,章含之陷入了非常低迷的状态,她的难过用了十年才有所缓解,丧偶之后,章含之也没有再嫁,而是孤独的走完了人生的后二十五年。
换做是洪晃,她不认为自己会这样选择,她曾大胆的说过:“一辈子要睡够五个男人才算值。”
洪晃的话并不意味着她滥情,她想表达的就是顺势而为。
感情要顺势,不强求,而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把顺其自然放在了第一位,后来洪晃又和第四任丈夫杨小平结合了。
在杨小平身边,洪晃变成了小女孩,而这时洪晃更坚信她之前的不将就都是正确的。
章含之的悲剧人生与洪晃相比,章含之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她年幼时没有父母亲人的关爱,她的童年是那样的冰冷,而成年之后,她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纠结自己的出身问题。
在感情生活上,她也屡遭质疑,时常因“洪君彦”三个字陷入风波,庆幸遇到了真爱却有缘无分,不能相伴余生,章含之太悲惨了。
而终于能与亲生母亲团聚之后,章含之的生活也并没有得到亲情的补偿。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母爱的人来说,她对母爱的幻想远远超过了对未来伴侣的幻想,自从章含之知道她不是章家亲生的女儿之后就常常想念母亲的模样。
那时她才明白血缘是那样的神奇,仅凭一张旧照片章含之就对这个所谓的母亲生出了许多亲切。
1976年,章含之第一次正式与生母见面,但是在这之前,洪晃已经提前见到了,是她亲自去车站把谈雪卿接回来的。
可是洪晃第一眼见到谈雪卿就知道谈雪卿一定会让章含之失望。
谈雪卿年轻时候做过售货员,眼神中带着精明和不真诚,明明她应该对章含之饱含愧疚,但是她却只字不提当年的真相。
章士钊和奚太太虽然没有生育章含之,但是养育之恩大于天,可到了谈雪卿的嘴里就成了感谢国家让他们一家人团聚。
她的这句话把章家夫妻几十年的辛苦放在了哪里?为什么不先感谢他们呢?说来说去反倒像章家二老强抢的一样。
洪晃不喜欢谈雪卿,而事实证明,谈雪卿确实对章含之没有一点母女之情。
在乔冠华去世的时候,谈雪卿还住在史家胡同,那时候章含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如果谈雪卿有一点儿关心章含之都会选择宽慰。
可是就在这种患难的时候,谈雪卿卷着铺盖离开了章含之,这对章含之来说更加重了悲痛,她一直以为母亲是她能依靠的人,现在母亲都不管她,章含之怎么不可怜呢?
章含之童年无人可依,中年无人可依,临走之前只有女儿陪在床前,谁能懂章含之的辛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