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过去谈及印度军工,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粗制滥造、质量堪忧等负面词汇,毕竟印度的制造业素养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实际上在2025年的今天,印度军工早已今非昔比,其装备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地区,带动本国军品量在过去10年间足足实现了30倍的增幅。
2月10日,法国和印度展开印制火箭炮购买谈判。几乎同一时间内,美国军工巨头AM也与印度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提到印度将为美军提供火炮解决方案。
这是印度国防首次为美军提供印制装备,印媒们也因此陷入集体狂欢之中,幻想着印度军工装备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打通海外渠道,提升国际地位。但此次交易还是存在诸多疑点,为何美法会情愿向印度购买军备?
美法交易的原因一周前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印度国防企业KSSL与美国军工巨头AM达成协议,两者将联合为美军提供包括105mm、155mm以及牵引式、自行式等多种形式的火炮解决方案。
这份协议被印度人视作历史性的突破,也的确震惊了世人。但考虑到两年前美军就多次放出风声,要通过外部力量来缓解美国军工的生产压力,因此倒也显得不足为奇。
三个月前,印度向法国展示了国产皮纳卡火箭炮,并引起了法国方面的浓厚兴趣,目前两者正在积极洽谈,只是尚未达成协议。
先来了解下印度的皮纳卡多管火箭炮,这是印度军工库中的明星级武器。在设计上,皮纳卡高度参考美国的M270火箭炮,采用模块化发射箱,单组拥有6具定向器,一辆火箭炮可装备两座发射箱。
1999年问世之初,皮纳卡的射程只有37.5千米,后经数次迭代升级,目前最新款皮纳卡MK2的最远射程据说能达到90千米,是较为先进的水平。
截止目前,印度皮纳卡火箭炮其实已经出口了全球多国,其中亚美尼亚和摩洛哥是主要买家。作为一款集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的火箭炮系统,皮纳卡能在44秒内发射12枚火箭弹,紧接着迅速转移避免被反击。
但对于法国而言,为何它会去购买印度的火箭炮呢?这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是法国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军队的武器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俄乌战争向世人证明,现代战争最强调快速打击和灵活机动,恰好皮纳卡火箭炮便以强机动性著称,这十分契合法军的需求。再者印度装备普遍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物品往往更具吸引力。
至于第二点,那就是法国自身在多管火箭炮研发上的失败。自1960年开始,法国就着手研制RAP-14 多管火箭炮,结果整整十年过去都毫无成果,最终不了了之。八十年代好不容易推出了哈法勒多管火箭炮,可惜检验过后发现存在射程短、精度低等诸多缺陷,连本国军队都不愿列装,更妄谈出口了。
至于美国,与其说是主动选择印度,倒不如说是被迫无路可选。世人对美军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二战中那个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超级军队,但实际上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研发能力,美国军工在陆军火炮这一领域可谓是一穷二白严重落后。在全球都普遍列装45—52倍径155mm榴弹炮的当下,美军却仍守着自己的39倍径炮不思进取,可谓是烂的不忍直视。
2021年1月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大国,更大的炮:俄罗斯火炮超过美国》,其中抨击美军的陆军炮兵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远逊于俄罗斯,甚至已经“不再可靠”。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也曾对美陆军火炮提交过一份结论报告,称美军炮兵部队自2000年反恐战争之后,就被高层常年忽视。在此期间,美军的直升机和战机取代了火炮,成为反恐战争的主要火力支援方式,一些原本训练有素的炮手也一度被降级为步兵岗位,最终导致炮兵部队能力一落千丈。
美国炮兵部队倒退的不只是经验,还有生产力、研发力。俄乌战争中,美军三番五次表示“对乌援助已达生产能力上限,无法再调拨更多装备用于援乌”。
如今看来美军的这番言论并非推辞,而是确实尽力了。根据查询,美国目前仅有一座155mmM-777榴弹炮炮管生产厂家,且月产能只有区区10根。目前美国陆军也正着手建造第二个该榴弹炮生产基地,目标将炮管月产能提升至30根。
自诩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M-777榴弹炮炮管月产能却只有10根,这放在过去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遥想二战年代的美军,单1941年就生产了1.09万门各式各样的火炮,1943年的年产能更是达到超脱想象的9.8万门。对比如今的衰落,我们不禁设想,若是一场战争忽然降临,美国还能快速扩充关键装备的产能吗?
眼下的美国向印度求援,开展火炮合作,其实更多是病急乱投医。以美印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举例,协议中提到的印度火炮解决方案涉及自行式、牵引式、超轻型、105mm、155mm等六大型号。
但对于今天的印度而言,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生产这六种火炮,甚至连M777的组装都还没能完全理解透彻。这份合作究竟要如何开展下去,还请拭目以待。
其实也不怪世人普遍看低印度军工产品,实在是过去多年间,印度军工闹出的事故过于显眼。2021年《印度斯坦时报》报道,一门印度国产105mm榴弹炮在试射过程中出现炸膛,整根炮管被拦腰炸断,炮手萨扬当场死亡,另有两名炮手身受重伤。
根据统计,2014~2020年间,印度军工厂累计爆发403次事故,造成27人死亡以及159人重伤。除了炮弹外,印度连最基本的步枪都造不明白。
据《欧亚时报》揭露,印度陆军目前对国产英萨斯步枪已经是忍无可忍了,表示这款步枪故障率居高不下,稳定性奇差,对军队作战能力造成恶劣影响。
印度军工产品甚至得不到本国士兵的认可,又如何能被全世界所接受呢?于是前两年,莫迪高呼“印度制造武器生产策略”,起初以为是想减少对外国军备的依赖,但2019~2023年中,印度武器进口总额占到了全球军火销售总额近10%,花在武器进口上的钱也是越来越多。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印度推行的武器制造战略并非是为了满足内需,而是为了出口。
2018~2023年,印度的武器出口额仅有30亿美元。但在2023年度的军火出口量就飙升至26亿美元,几乎是过去6年之总和。过去四年年,印度武器的主要出口国为法国、美国、亚美尼亚。
此前甚至有传闻称,印度要向亚美尼亚出口10架本土生产的苏-30MKI战斗机。这是一则相当惊为天人的消息,印度居然也要对外出口战斗机了。如果该交易达成,印度将创造国内的一个历史,尽管该战斗机并非印度原创,但它依然能为印度军工揭开一个新的时代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