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第一雷!浪莎连夜下架产品,一次性内裤“无菌”骗局有多脏?

九月看商业 2025-03-16 10:03:06

“出差旅行新选择”、“EO灭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达99%”

这些印在一次性内裤包装盒上的广告语,在2025年的春天成了最讽刺的消费谎言。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用长达20分钟的暗访镜头,撕开了河南商丘多家代工厂的遮羞布:

徒手缝制、垃圾堆旁打包、用强力去污剂代替消毒水……

这些贴着“无菌”“纯棉”标签的内裤,最终流向美容院、洗浴中心,甚至母婴市场。

而更让网友震惊的是,浪莎、贝姿妍、初医生等知名品牌竟集体翻车,成了这场“内裤骗局”的主角。

一、暗访实锤:徒手缝制、喷“枪水”去污,无菌车间竟是垃圾场

“这味儿太冲了,根本不像消毒水!”

暗访记者在今年1月潜入商丘市虞城县时,几乎被生产车间里的刺鼻气味熏出眼泪。

这里聚集着十多家一次性内裤代工厂,梦阳服饰、健芝初医疗、医笙宁医疗等企业赫然在列。

表面上,这些工厂的官网挂着“无菌车间”“医用级标准”的认证图片,但实际环境却堪比废品回收站。

原材料堆在垃圾旁:布料和废弃包装袋混在一起,工人直接赤手抓取裁剪。

在健芝初医疗的车间里,缝纫机旁就是沾满油渍的午餐饭盒,刚缝好的内裤直接堆在油腻的桌面上打包。

用“枪水”代替消毒:工人手持喷枪,对着内裤上的污渍喷洒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

企业负责人直言:“这就是去污的,不能用手碰,味儿呛鼻子。”

而这种化学液体既不能杀菌,还可能残留刺激性物质。

灭菌全靠贴标签:明明没经过环氧乙烷(EO)灭菌,包装盒上却赫然印着“已灭菌”字样。

健芝初医疗的工作人员透露:

“贝姿妍那种大品牌,只有爆款怕同行举报才会灭菌,其他都是直接贴标。”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能伪造检测报告和灭菌视频:

“电商直播时,可以随便展示”。

二、材质造假成行业潜规则:纯棉变涤纶,专坑“精致懒人”

如果说卫生问题是“脏”,那么材质造假就是“骗”。

记者发现,这些代工厂深谙消费者心理,把涤纶(化纤)包装成纯棉卖,利润直接翻倍。

在梦阳服饰的生产线上,标注“100%棉”的内裤实际用的是廉价涤纶,透气性和亲肤性极差。

而为了以假乱真,企业甚至专门定制了“纯棉”包装盒,并在电商详情页强调“新疆长绒棉”“母婴级柔软”。

更讽刺的是,这些劣质内裤的销售渠道精准锁定“精致懒人”群体:

美容院、月子中心:打着“高端无菌”旗号,以每条8-10元的价格卖给产后妈妈;

旅行套装、酒店用品:混在洗漱包里,消费者往往拆封即用,根本来不及细看材质;

直播带货:主播们拿着伪造的检测报告,在镜头前用力揉搓“证明纯棉”。

三、浪莎、贝姿妍“塌房”背后:代工模式失控,品牌方装聋作哑

315晚会点名后,浪莎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甩锅”。

当晚,其天猫旗舰店火速下架所有一次性内裤,客服对追问“已读不回”。

而贝姿妍、初医生、丝语甜等品牌的官方微博则集体沉默,暂无回应。

消费者显然并不买账。

有网友扒出,丝语甜关联公司商丘市梦阳服饰有限公司,2023年参保人数为0,注册资本仅100万。

这种“三无作坊”如何通过品牌方的质检?

答案藏在代工模式的灰色地带。

品牌方只提供标签,不管生产:健芝初医疗透露,浪莎等品牌只需支付每条0.5元的加工费,就能贴上自己的logo,至于是否灭菌、用什么材料,“品牌方从不过问”。

质检报告随便买:一家名为“医笙宁医疗”的代工厂,其生产的“欧诗罗兰”内裤年销量超千万条,但灭菌记录和质检报告均为伪造,“给钱就能出证书”。

四、行业地震:一次性内裤还能不能买?

网友总结“避雷三招”

事件曝光后,#一次性内裤是智商税吗#冲上热搜。

不少消费者后怕:“出差天天穿,现在想想浑身痒!”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合格的一次性内裤确实存在,关键要会挑。

网友总结出三条“避雷指南”:

看执行标准:包装上必须有“GB15979”(卫生标准)和“GB18401”(安全技术规范),缺一不可;

查灭菌方式:优先选择“EO灭菌”或“电子束灭菌”,并确认包装为密封透析纸(类似医用纱布包装);

警惕低价陷阱:纯棉材质+正规灭菌的成本价在3-5元/条,低于2元的慎买。

五、沉默的产业链:从贴牌到直播,谁在纵容“毒内裤”?

这次曝光不仅撕开了代工厂的黑幕,更暴露出整个行业的系统性失守:

贴牌电商的野蛮生长:在1688等批发平台上,大量商家提供“一次性内裤定制”服务,客户只需上传logo,最低500条起订,无需任何资质审核;

直播带货的虚假狂欢:主播们用“无菌”“医用级”的话术洗脑,却无人核实产品真实来源。有消费者投诉,在直播间购买的“灭菌内裤”收到时已发黄;

监管的“滞后性”:商丘市虞城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记者坦言:

“这些厂子经常换名字,今天查封明天换个法人又开了。”

一次性便利,不该以健康为代价

315晚会落幕了,但浪莎们的“无菌神话”崩塌后,留给消费者的不仅是愤怒,更是一记警钟。

当“精致懒人经济”成为风口,谁来守住产品质量的底线?

或许正如网友所说:

“不是一次性内裤不能买,而是那些把消费者当傻子的品牌,该被一次性扔进垃圾桶了。”



0 阅读:0

九月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