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正是文人墨客大展拳脚,聚集一堂的时期,令人击节称赞的作品层出不穷。
少女李清照两曲如梦令一出,几乎震惊文坛: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过这两曲词作的人,无不拍手称赞,一时之间竟致洛阳纸贵。
这群人中有一个叫赵明诚的太学生,竟对李清照由欣赏转为爱慕。当时能入太学的,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
李清照与赵明成算得上门当户对。
李清照生于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受苏轼赏识,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戴者,与保守派的苏轼结怨很深,并且弹劾过苏轼很多次。
因此虽然身家背景相当,但两家却实际水火不容。
当得知儿子赵明诚钟情于李清照之后,赵挺之却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他让赵明诚以太学生的身份拜见前任太学生李格非,以此希望李格非将女儿李清照嫁入赵家。
这其中的原因,一切都因为政局风云变幻。李格非有位世交韩忠彦在仕途上能对赵挺之有所助益,赵挺之为了这个原因,不惜帮助儿子将李清照娶进门。
经过精心运作,赵明诚不仅得到李格非的认可,更是获取了李清照的芳心。
赵明诚非常符合李清照少女时期对另一半的期待,因此李清照对赵明诚是非常满意的。
就这样,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
虽然父辈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的婚姻也是有目的的撮合,但李清照与赵明诚却意外的情投意合。
他们志趣相投,时常一起切磋诗词文章。
两人年纪轻轻,却都难得的淡泊物欲,唯独喜爱搜集金石书画。每个月都要去集市上搜寻一番,只要看中了,便倾囊买下。
为了存钱搜集名人字画和古董漆器,他们粗茶淡饭,生活上不贪图享乐。
初尝新婚快乐的李清照更是写下《减字木兰花》来表达心中情愫: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曲道尽二人惬意的生活。
而就是这样无欲无求的生活,也还是被父辈的纷争所扰乱。
李清照的父亲与公公分属于新旧不同党派,政见也各不相同。几场声势浩大的对战下来,李清照的父亲被赶出了京城。
当时的朝廷竟然出台政策,勒令战败的官员子女也不得留在京师,而且不允许与战胜的官员子女成婚,如果结了婚的也要离婚。
对李清照来说,这消息才是天降大祸。
一纸荒唐的诏令,让她和赵明诚夫妻相隔,被迫踏上去流放地寻找父亲的旅途。
被赶走两年后,李清照的父亲大举反攻回到京城,李清照终于和赵明诚团聚了。
然而相聚是短暂的。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被罢官后不久就病死了,赵家人因此在京城再无立足之地,只能远走他乡。
这样的遭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一次,李清照选择和丈夫赵明诚一起离开,定居青州。
这一年李清照25岁,自号易安居士。
在青州,生活虽然不如以前富裕,却拥有了难得的平静安宁。他们相互支持,专心创作。闲时仍然去集市搜集金石字画。
这段时期,在李清照的帮助下,赵明诚大体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金人的铁蹄便踏入南宋国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便是当时已经44岁的李清照的心情写照。
为了逃难,李清照开始着手安置家中的金石书画,因为数量众多,不能全部带走,只能忍痛挑选适合携带的。
恰逢此时赵明诚母亲去世,他南下奔丧,只留李清照独自押着15车金石书画逃亡。
一路历经艰险,突破重围,李清照竟奇迹般地把这些物品运送到江宁府与丈夫团聚。
两年后,赵明诚被朝廷指派去湖州上任。虽有万般不舍,但国事为重,赵明诚即刻上路……
谁知这一去却是永别,赵明诚在上任途中因病去世了。
遭受亡夫之痛的李清照得了重病,几乎奄奄一息。
而就在此时,一个男人走进她的生活。他叫张汝舟,进士出身,在军中担任文职工作。
他对李清照嘘寒问暖,悉心照顾,在一切生活细节中令她觉得舒心。李清照因此觉得张汝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时的李清照孤单一人,生活孤苦无依,如果不想晚年生活风雨飘摇,眼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和张汝舟再婚,这样才能安度晚年。
改嫁在宋代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但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短短半年。
嫁给张汝舟后,李清照发现这个人和她刚开始认识的时候不一样了。
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张汝舟没有半点文化底蕴,而且粗俗不堪、品行低劣,全身铜臭味。而他要娶李清照的原因,竟是想霸占她所有的金石书画。
在乱世之中,李清照始终携带着这些沉重的文物,将他们视为生命,他们也是她与赵明诚感情的见证,她怎么可能将这些东西与张汝舟共享?
几次三番下来,张汝舟失去了耐心,渐渐露出真实面目。
他卑鄙地认为李清照都已经嫁给了他,她手上的这些东西自然也是他的。
李清照拒绝他之后,张汝舟竟然恼羞成怒,开始对李清照大打出手、拳脚相加……
到最后张汝舟甚至想要取李清照性命,只有用这个办法,那些金石书画才会落到他手中。
以李清照一代才女的智商,她早已觉察到危机,将张汝舟的把柄牢牢握在手中。
原来,张汝舟科举考试成绩是通过作弊取得的。在娶了李清照后,他一时得意,竟然将这件事拿来夸耀。
李清照左思右想,决定告发张汝舟,坐牢总比丢了性命好。
按照当时的朝廷律令,李清照控告张汝舟考试作弊,作为张汝舟的妻子,李清照也要受到株连,进入监狱。
当朝廷来人将张汝舟拿下,他这才知道李清照并不是好惹的。本想私吞她的财物,没想到反而自己一败涂地,不仅被打回原形,还被流放到柳州。
一个靠作弊才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绩的人,怎么可能斗得过一个高智商的女人?
虽然李清照也获刑两年,被投进了监牢,但庆幸的是,她受到亲朋的庇护,又因才华得到朝廷的赏识,所以只在牢里待了9天,就被放了出来。
逃离牢狱之灾的李清照此后独自一人生活,晚年将赵明诚的《金石录》校勘整理,并完成了《金石录后序》。
她在孤苦的心境中活到73岁,安然辞世。就像她在《声声慢》中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