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征兵,因我父亲历史问题大队不许我报名,25年后我入伍就是大校

依河生活 2025-01-13 14:16:01

1981年我高中毕业想报名参军,没想到大队不给我报名,原因竟是四十年代父亲参加青年远征军,在缅甸与日军作战的那段经历,然而,就在我以为此生与部队无缘时,竟在25年后入伍穿上军装,成了大校军官。

时光不居,岁月如流。转眼间我成了一位退休的老人,回首往事时,我时常为自己这几十年的曲折经历而哑然失笑。

1981年7月我高中毕业,当时还参加了高考,但因13分之差落榜。

这是我人生路上第一次高考,意外的落榜颇让我感到没面子,但是作业一名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如果呆在农村,确实有点不甘心,后来在父亲的劝说下,我又走进高中复读,期望来年能考上大学。

然而,就在我到复读班上课两个月后,一件事情再次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1981年10月底的一天,我听说部队开始了今年的征兵,于是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先跑到大队部找民兵连长报名应征。

当时,和我一起报名应征的同村青年有6个人,我排在最后面,前面5位都顺利完成了登记,但是轮到我的时候,民兵连长一看是我,立马放下笔,冷漠地说,你是周树森的老三儿子吧。

我爽快地回答:“是啊”,没想到民兵连长头也不抬地对我说:“你回去吧,不能给你登记!”

我一听愣住了,不给我登记?为啥?别人都登记了,你为何不给我登记?

谁知民兵连长依旧冷冷地说:“为啥不给你登记?你回去问问你父亲,问问你两个哥哥就知道了……”说完,民兵连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再也不理我了,此时,和我一起来的青年,都用十分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我头一扭,转身离开了大队部。

回到家里,我噘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母亲一看就知道我遇到事情了,随口就问我一句:“谁惹你了,咋这样不高兴?”

母亲对我们弟兄姐妹7人都很和气,不像父亲整天绷着脸,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回家都愿意和母亲说,于是,我就把到大队部做征兵登记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母亲听。

谁知母亲听完,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没想到这事还影响到我老三儿子了?”

听到母亲这样说,我觉得母亲的话里有话,于是,在我的追问下,母亲向我说一件我从没听说过的父亲和哥哥们的事情。

原来,大队部不给我做入伍报名登记,在我们家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而且,我的大哥和二哥之前都遇到过。而且,这一切的原由竟来自父亲年轻时的一段特殊经历。

1942年,刚刚18岁的父亲和一群当地的青年,听信宣传,踊跃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他们在第201师师长戴之奇的率领下,从昆明乘坐飞机飞越驼峰,到兰姆伽营地、雷多军区接受军事训练,后入缅与日军作战。

在缅北的丛林中,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参与了多起和日军的战役,父亲的许多战友永远倒在了那片土地上,1946年远征军撤回国内,他们部队却在内战中溃败,父亲悄悄回到了家乡。

父亲的这段特殊经历,给他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以至于到35岁才与母亲相识,而母亲的原来丈夫也曾是一名军人,不过战死沙场。相似的经历,让父亲和母亲走到了一起,之后也就有了我们。

但是,正是因为父亲的这段经历,大哥、二哥长大后想报名参军,却都被大队给挡了回来,理由就是父亲的特殊经历,他们都怀疑父亲是伪军官,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我们家的许多事情,都过不了政审这一关……

母亲的话令我十分震惊,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听到父亲的事情,一向严肃的父亲,竟然还有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对日作战经历,而恰恰是这件事情,竟成了我报名参军的最大拦路虎。尽管这些都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一直影响着我们家。

听完母亲的话,我这才知道大队民兵连长不给我登记的真正原因,我也像我的两个哥哥一样,被永远地挡在了部队的大门外,即便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但由于父亲,我失去了盼望已久的当一名军人的资格……

第二天,我一声不吭地回到了高中复读班,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中,当兵的路走不通之后,考大学就成了我唯一的走出农村的机会。

1982年7月,在经过了一年没日没近似于疯狂的学习之后,我终于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当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我们家的时候,父母亲格外的高兴。这些年来,因为自己曾经的经历,家除了生下我们几个儿子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喜讯,尤其是两个哥哥不给登记之后,父母时常暗自伤心,他们后悔当年的经历,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大的影响。

其实,我后来才知道,国家对像父母亲这样经历的人,越来越宽容,像父亲这样低级的小士兵,即便那时在远征军,也只是冲锋陷阵在最前沿的普通士兵,他们简单的执行长官的命令,他们与日军作战,于民族也算有功……

如今,我被大学录取,父母亲觉得,孩子人生的路并没有被完全堵死,他们感到我们家有希望了。

我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读了三年的书,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家乡的一个材料工厂当技术员,在工厂的前两年,我一边当工人,一边学习材料专业上的专业知识,所幸我所在的这家工厂并不是单纯的生产企业,里面还有研发部门,由于我是材料专业科班出身,进入工厂的第3个年头,我就被调到了研发部工作。

我在工作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太少,远远不能适应材料研发专业的需求,后来,我又考入母校继续深造,在母校学习期间,我的视野逐渐开阔,深造结束留校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相继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的学习。

富有包容性的社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在息的专业领域渐渐有了名气。

1994年,我作为公派学者赴美国学习,1994年学成归来,成了我们学校材料学院的一名研究人员。

2004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待了来学院作学术交流和调研的军队一个研究所的科研干部,我是校方的专家组成员,在交流中我发现,他们正在研究的材料课题和我研究的方向一致,虽然课题不一样,但研究领域都是新材料的研发,我不由得对他们的研究产生了兴趣。

后来,在工作接触中,我逐渐了解到他们研究所是部队的专门研究机构,而且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几十研究成果和上百项专利,尤其是还有多名院士、国家级杰出中青年专家……

令我高兴的是,研究所的课题组长竟也对我产生了兴趣,原因就是我在某种材料研究上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是学院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研究员,而且完成了多项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

然而,一次闲聊竟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后来,在交流中间我们闲聊时,我提起了青年时当兵大队不给登记,造成一生都不能当兵的遗憾,没想到研究所的组长竟然说,部队现在正在加快科技强军的步伐,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在引进人才上,研究所对那些有真才实学、学术带头人等高精尖人才,始终敞开大门,而且各方面的待遇优厚,如果想到部队来,他们负责回去向上级汇报,至于父亲出身的问题,那早已不是问题了。

当得到这个消息时,我失眠了。

2005年6月,经过深思熟虑,在和妻子商量以后,我递交了申请入伍的报告。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审批后,2006年春节前夕,上级下达了批准我入伍的命令,授予我陆军大校军衔,研究员职称,并在部队内部分配了一套师职住房,部队出面,为我的妻子在驻地联系了一个工作,还给了我50万某课题启动资金。

我没想到,自己在生之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入伍。

后来,我和课题组的同志秣马厉兵,加快课题研究和试验工作……8年后,我当第一完成人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诞生了。

之后这些年里,陆续有一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的科技进步奖项。

我十分高兴,我终于为我们的国防科技进步事业做了点有益的事情……

三年前,我退休了,过上了退休老人的生活,每天看书学习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回忆起些自己年轻时曲折往事,感受颇多。

社会的善意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但要让生活火起来,还是要靠自己。

青春有梦,有梦就追,这样的人生,甚为快哉!

0 阅读:19

依河生活

简介:撷取岁月阳光,涵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