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逆袭:高考落榜少年从军归来,苦熬成千万总裁,只为兑现诺言

灌阳文化一探 2025-02-26 05:44:03

第一章:槐树下的抉择

1985年的夏天,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蝉儿在枝头拼命嘶鸣,仿佛也在为这酷热的天气抱怨不迭。位于偏远一隅的小乡村,此刻被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村里的老槐树,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在村口,繁茂的枝叶在地面投下一片斑驳的阴影,为村民们提供了一处难得的清凉之地。

在这片树荫下,两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18岁的李建国,刚从高中毕业的他,身姿略显单薄,却难掩眼中的坚毅。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裤脚高高挽起,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小腿。此刻,他正躺在老槐树下的石头上,嘴里嚼着一根狗尾巴草,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天空,思绪飘得很远。

另一个是比他小两岁的赵秀兰,她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这质朴的乡村中显得格外娇艳。她穿着一件碎花布衫,布衫上的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沉闷的夏日增添一抹灵动。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恰似熟透的苹果,大大的眼睛清澈明亮,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浓密的长辫子垂在胸前,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她坐在树根上,手里不停地摇着蒲扇,试图为自己和身边的李建国带来一丝凉风。

“建国哥,你高考考得咋样啊?”赵秀兰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关切。她一边说着,一边眨着那双大眼睛,眼神中满是期待。

李建国听到这话,原本还带着些许憧憬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估摸着上不了重点大学,可能连普通本科都够呛。”说完,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失落。他心里清楚,为了这次高考,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夜晚伴着微弱的灯光学习到深夜,可现实却如此残酷。

赵秀兰听了,不禁噘起了嘴,她有些不相信地说道:“哎呀,你可是咱们村最聪明的人了,怎么会考不好呢?那些题对你来说不应该都很简单吗?”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撒娇,同时也充满了对李建国的信任。

李建国苦笑着坐起身来,随手将手中的狗尾巴草扔掉,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你是不知道,咱们县一中那些城里娃娃有多厉害。他们家里条件好,从小就请老师补习,各种学习资料堆得像小山一样。哪像咱们农村娃,课后还得帮家里干活,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学习。”他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对城里孩子优越条件的羡慕和自己身为农村娃的无奈。

赵秀兰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她看着李建国失落的样子,心里有些心疼。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建国哥,要不你去当兵吧?我听我爹说,参军可以锻炼人,还能改变命运呢。在部队里,不仅能学到很多本事,而且表现好的话,以后的出路也会很不错。”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建国,希望自己的这个建议能为他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李建国一听,原本黯淡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马坐直了身子,双手紧紧握住赵秀兰的手,激动地说道:“秀兰,你这主意真是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决心。

赵秀兰被李建国这么一握,脸蛋儿瞬间红了起来,就像熟透的番茄。她害羞地赶紧把手抽回去,娇嗔地说道:“哎呀,你这人,动不动就动手动脚的。”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捶了一下李建国的肩膀,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羞涩和甜蜜。

李建国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嘿嘿,一高兴就忘形了。”他心里却在想,要是能娶秀兰做媳妇该多好啊。可一想到自己家里的条件,他又不禁有些自卑。他家穷得叮当响,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每天忙里忙外,却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在生产队干活,辛苦一天也挣不了几个工分。而秀兰家就不一样了,她爹是村支书,家里条件比他家好多了,自己又怎么能高攀得起呢?

“秀兰,”李建国收起笑容,认真地看着赵秀兰的眼睛,说道,“我决定去当兵了。等我在部队里建功立业,混出个人样来,一定会回来找你的。”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

赵秀兰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轻声说:“嗯,我等你。”她的声音虽然轻柔,但却充满了坚定,仿佛在这一刻,她已经许下了一生的承诺。

就这样,在老槐树下,李建国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他即将踏上参军的道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也为了能和赵秀兰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赵秀兰的那句“我等你”,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李建国在未来无数个艰苦的日子里,都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第二章:军旅的热血征程

1985年8月,炽热的夏日尚未褪去它的热情,李建国背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告别了熟悉的家乡和牵挂的亲人,踏上了前往部队的征程。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从宁静的乡村田野逐渐变成繁华的城镇街道,最后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广袤无垠的平原。李建国的心情也随着窗外的景色不断起伏,他既对即将开始的军旅生活充满期待,又对未知的挑战感到一丝紧张。

当他终于抵达驻扎在山东的某部队时,眼前的一切让他瞬间感受到了军队的严肃与庄重。整齐的营房、笔直的道路、训练场上士兵们响亮的口号声,这一切都让李建国意识到,自己即将开启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

新兵训练的日子是艰苦的,每天清晨,天还未亮,尖锐的哨声便如同一把利刃划破寂静的夜空。李建国和其他新兵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从床上跳起,在黑暗中摸索着穿上军装,整理好内务。仅仅几分钟后,他们就要在操场上集合,开始五公里的晨跑。

“一二一,一二一……”班长的口号声响亮而有力,回荡在整个操场。李建国努力地跟上队伍的节奏,可没跑多远,他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在家乡时,虽然也干过不少体力活,但这样高强度的跑步还是让他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汗水不停地从他的额头滴落,模糊了他的视线,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坚持住,别掉队!这才刚开始,就不行了?”旁边的战友鼓励道。李建国咬咬牙,心中默念着:“我不能放弃,我要为了未来努力,为了秀兰努力。”就这样,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坚持跑完了五公里。

晨跑结束后,紧接着便是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一项项训练项目让新兵们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李建国的手臂和腹部肌肉酸痛无比,但他始终紧咬牙关,按照教官的要求,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哪怕汗水湿透了衣衫,哪怕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他也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

除了体能训练,军事技能学习也是新兵训练的重要内容。李建国努力学习枪械的使用方法、战术动作的要领以及各种军事理论知识。对于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来说,有些知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但他凭借着在学习上的那股子韧劲,不断地向教官和战友请教。在训练场上,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瞄准、射击、投弹等动作,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到了晚上,当其他新兵都已经疲惫地入睡时,李建国还会借着微弱的灯光,复习当天学到的知识,整理自己在训练中的不足。他知道,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部队里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梦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建国逐渐适应了新兵训练的节奏,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结实,军事技能也越来越娴熟。曾经那个瘦弱的乡下小子,如今已经有了军人的挺拔身姿和坚毅气质。

1987年,对于李建国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他凭借着在新兵训练和日常表现中的优异成绩,被选拔进入了特种部队。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他知道,这是对他努力的认可,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进入特种部队后,训练的强度和难度更是大幅提升。狙击训练要求他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和精准的射击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狙击水平,李建国常常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任由蚊虫叮咬,汗水湿透衣衫。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寻找最佳的射击时机,力求每一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

格斗训练中,他与战友们进行激烈的对抗,身上时常伤痕累累。但他从不畏惧伤痛,每一次摔倒后,都会迅速爬起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格斗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服敌人,保护自己和战友。

潜水和跳伞训练同样充满了挑战。潜水时,他需要克服水压带来的不适,在水下熟练地完成各种任务;跳伞时,从高空跳下的那一刻,心中难免会产生恐惧,但他告诉自己,作为一名特种兵,必须要战胜恐惧。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他逐渐掌握了潜水和跳伞的技巧,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特种兵。

不仅如此,李建国还意识到,在国际化的军事环境中,英语的重要性。于是,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英语,从最基础的单词和语法开始学起。他每天都会背诵大量的单词,练习英语对话,甚至在训练间隙,也会拿出随身携带的英语学习资料看上几眼。

在特种部队的日子里,每一次完成任务、每一次立功受奖,李建国都会迫不及待地给家里和秀兰写信。他在信中详细地描述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他希望通过这些信件,让秀兰知道,他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奋斗。

在部队的五年时间里,李建国经历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军旅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更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期待着退伍后,回到家乡,去见那个一直等待着他的女孩,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第三章:归来的陌生与决心

1990年春天,柔和的春风轻拂大地,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李建国结束了五年的军旅生涯,踏上了归乡的旅程。一路上,他的心情无比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家乡的模样和亲人、秀兰的笑脸。曾经那个瘦弱的乡下小子,经过部队的磨砺,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身姿挺拔、眼神坚毅的硬朗男子汉。

随着车子缓缓驶入熟悉的村庄,李建国却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家乡大相径庭。曾经泥泞不堪的小路如今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辆辆摩托车、三轮车在上面穿梭往来。道路两旁,不再是破旧的土坯房,而是一排排崭新的小洋楼,白墙红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还是我记忆中的村子吗?”李建国不禁喃喃自语道。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加快脚步朝家的方向走去。

终于,他看到了自家的新房子。爹娘早已站在门口张望,一看到他的身影,母亲激动地迎了上来,眼中满是泪花:“儿啊,你可算回来了!”父亲也在一旁微笑着,眼中透着欣慰。李建国紧紧地抱住父母,心中满是温暖和感动。这一刻,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的牵挂。

与父母寒暄过后,李建国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秀兰。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她,想知道这些年她过得好不好。于是,在简单收拾之后,他便朝着秀兰家走去。

当他来到秀兰家时,秀兰正好在家。眼前的秀兰让李建国瞬间愣住了,曾经那个梳着长辫子、穿着碎花布衫的村姑,如今已出落成一个气质优雅的城里人。她穿着一件时髦的连衣裙,裙子的款式新颖,剪裁合身,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她的身材曲线。一头精致的短发显得干练利落,衬托出她白皙的脸庞更加迷人。她的眼神中透着自信和从容,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都市人的魅力。

“建国哥,你回来啦!”秀兰看到李建国,脸上露出了微笑,热情地打招呼。但李建国却敏锐地察觉到,这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陌生和距离。

“秀兰,你……变化真大,我都快认不出来了。”李建国有些局促地说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曾经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如今站在面前的秀兰,让他感觉如此遥远,仿佛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秀兰轻轻笑了笑,眼神却不自觉地躲闪着:“你也变了呀,变得更有男子汉气概了。”她的话语虽然亲切,但李建国却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短暂的沉默后,秀兰问道:“对了,建国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李建国挺了挺胸膛,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自信一些:“我准备去北京闯荡闯荡,在部队这些年,我学了不少本事,相信总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尽管心中有些迷茫,但他不想在秀兰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

秀兰微微点头,微笑着说:“嗯,祝你成功。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她的祝福听起来真诚,但李建国却觉得,这只是一种礼貌性的回应,两人之间的那种默契和亲近感已经消失不见。

看着秀兰远去的背影,李建国的心里五味杂陈。曾经那个与他在村口老槐树下许下约定的女孩,如今变得如此陌生。他知道,这些年的时光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外貌,更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李建国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大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追上秀兰的脚步,让她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改变。

回到家后,李建国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秀兰见面的场景,她的笑容、她的眼神、她的话语,都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但同时,这也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他知道,去北京闯荡将会面临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为了能和秀兰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第二天清晨,李建国早早地起床,收拾好行囊。他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望着车窗外逐渐远去的家乡,他的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期待。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让秀兰重新认识自己,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成功。

第四章:京城的奋斗时光

1990年秋天,秋风带着丝丝凉意,吹过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李建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紧张,踏入了这片繁华的土地。刚下火车,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脚步匆匆,每个人都似乎在为自己的生活忙碌奔波着。与宁静的家乡相比,这里充满了机遇,却也让初来乍到的李建国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为了生计,李建国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一份小工的工作。建筑工地上,环境艰苦而嘈杂,尘土飞扬,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每天,他都要早早地赶到工地,搬砖、运沙、和水泥,干着最繁重、最辛苦的体力活。烈日炎炎下,他的汗水不停地流淌,湿透了衣衫,后背被晒得黝黑发亮;寒风凛冽时,冰冷的水泥冻得他双手生疼,可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李建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狭小简陋的出租屋。那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除了一张破旧的床和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屋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他累得像条死狗,一屁股坐在床上,连动都不想动。但一想到秀兰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想到自己要在这个城市立足,要配得上秀兰,他就又有了动力。

李建国深知,仅靠出卖体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改变命运,必须提升自己。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自学。白天在工地上忙碌一天后,晚上回到出租屋,他顾不上休息,就翻开从旧书摊淘来的建筑工程书籍,认真研读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向工地上的老师傅请教,或者去附近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昏暗的灯光下,他专注的身影常常陪伴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建国的努力逐渐有了回报。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他终于考取了建筑工程师证书。这个证书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让他在公司中脱颖而出。凭借着在部队培养的纪律性和责任心,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他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先是从小工升为工长,负责带领一小队工人进行施工;后来又凭借出色的表现,晋升为工程主管,开始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随着职位的提升,李建国的工作越来越忙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力求把每一个项目都做到尽善尽美。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又一个项目顺利完成,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也让他在建筑行业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

2000年,李建国已经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这一年,他接到了大学同学聚会的邀请。说来惭愧,他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在当兵那会儿,结识了不少大学生战友,他们把李建国当成了自己人,每次有聚会都会邀请他参加。李建国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参加。他想,也许在聚会上能见到秀兰,看看这些年她过得怎么样。

聚会那天,李建国精心打扮了一番,穿着得体的西装,系着整齐的领带,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当他走进聚会的酒店包间时,里面已经热闹非凡。同学们看到他,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显然,他们没想到曾经那个农村出身的李建国,如今竟有如此大的变化。

“建国,好久不见啊!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有出息了!”一个同学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李建国笑着回应:“大家都发展得不错啊,我也就是运气好罢了。”他虽然嘴上谦虚,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再次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李建国定睛一看,原来是秀兰。十年未见,秀兰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气质也越发优雅。她穿着一身剪裁精致的职业套装,凸显出她的身材曲线,脸上化着淡淡的妆,更显妩媚动人。她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成熟女性的魅力。

“建国,”秀兰看到李建国,惊讶地说道,“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成功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惊喜和赞赏。

李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还行吧,总算没给咱们村丢人。”他的心里却有些紧张,不知道该如何与秀兰相处。

秀兰笑着说:“别这么说,你可是咱们村的骄傲呢。对了,你现在...有对象了吗?”她看似不经意地问道,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期待。

李建国心里一跳,他没想到秀兰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他赶紧回答:“没呢,一直忙着工作,哪有时间谈恋爱啊。”他的脸微微泛红,有些紧张地看着秀兰。

秀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也是,工作太忙了,都快成老姑娘了。”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但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李建国鼓起勇气,看着秀兰的眼睛问道:“那...要不咱俩处处试试?”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心里既期待又害怕听到秀兰的回答。

秀兰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摇摇头:“别闹了,我们早就不是当年的我们了。”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遗憾。

李建国心里一阵失落,仿佛被一盆冷水浇透了全身。但他还是强颜欢笑:“哈哈,我开玩笑的,别当真。”他努力掩饰着自己的难过,不想让秀兰看出自己的脆弱。

那天之后,李建国更加拼命地工作,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有朝一日能真正配得上秀兰。他知道,自己与秀兰之间的距离依然存在,想要缩短这段距离,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五章:相亲的波折与转机

2005年春节,鞭炮声此起彼伏,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村庄。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纷纷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这欢乐的节日。李建国如今已经是公司的副总,事业有成的他,带着满心的欢喜和丰厚的礼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村里的人见了他,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纷纷夸赞他有出息,李建国的父母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为儿子感到无比骄傲。

大年初五,阳光明媚,李建国正在家中陪着父母聊天,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母亲起身去开门,只见赵秀兰站在门口,依旧美丽动人,只是眉宇间多了一丝烦恼。

“建国,我来找你有点事儿。”赵秀兰看到李建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秀兰,快进来坐,咋啦,看你脸色不太好,出什么事了?”李建国连忙起身,关切地问道。

赵秀兰走进屋里,犹豫了一会儿,欲言又止:“建国,我爸妈给我安排了个相亲对象,说是城里有钱人家的公子。可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你能不能...陪我去见见?”说着,她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李建国。

李建国听了,心里猛地一酸,像是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但看着赵秀兰无助的样子,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行,秀兰,你别担心,我陪你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那个相亲对象配不上赵秀兰,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第二天,李建国陪着赵秀兰来到县城最好的酒店。酒店装修豪华,水晶吊灯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他们刚走进包间,一个年轻人就站了起来,正是相亲对象张明。张明身材高大,穿着一身名牌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闪闪发光的名表,看起来帅气又多金。

“你好,我是张明。”张明微笑着向赵秀兰打招呼,眼神在她身上打量着,随后又看了一眼李建国,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这位是?”

赵秀兰连忙解释:“这是我发小,我怕见生人,让他陪我来的。”

张明微微皱眉,嘴角露出一丝不屑:“农村来的吧?没见过世面。”

李建国听了,心里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

几人坐下后,张明开始高谈阔论起来,吹嘘着自己家里如何有钱,认识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一边说着,一边对服务员呼来喝去,态度十分傲慢。

“把这个菜给我重做,这味道根本不对,你们酒店怎么服务的!”张明不满地对服务员吼道,还伸手推了服务员一把。

李建国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故意装作不小心,打翻了张明的红酒杯,红酒洒了张明一身。

“哎呀,对不起啊。”李建国装作很歉疚的样子,“我这人就是手脚不利索。”

张明顿时火冒三丈,站起来指着李建国的鼻子骂道:“你是故意的吧!你算哪根葱?”

李建国也站了起来,毫不畏惧地盯着张明:“我是农村人怎么了?农村人就比你差?你凭什么这么对待服务员,有点礼貌行不行?”

张明恼羞成怒,撸起袖子就要动手:“怎么?想打架啊?今天不好好教训教训你,你不知道天高地厚!”

赵秀兰见状,赶紧拉住李建国,焦急地说:“别闹了,建国,咱们走吧。”

李建国狠狠地瞪了张明一眼,然后跟着赵秀兰离开了酒店。

走出酒店后,赵秀兰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李建国有些疑惑地看着她:“秀兰,你笑啥?”

赵秀兰眨了眨眼睛,狡黠地说:“谢谢你,建国。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怎么摆脱这个相亲呢。他这个人太讨厌了,我一见到他就不舒服。”

李建国挠挠头:“没事,我不能看着你嫁给那种人。”

赵秀兰歪着头,看着李建国,笑着说:“那你要怎么补偿我啊?我可是损失了一个男朋友呢。”

李建国一愣,随即明白了赵秀兰的意思,他心里乐开了花,但又有些不敢相信:“那...我来当你男朋友,行不?”

赵秀兰红着脸,笑着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就这样,李建国和赵秀兰开始了恋爱。李建国觉得自己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他满心欢喜,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美好了。然而,他们的恋情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祝福,两家人的反应截然不同,这也为他们的感情之路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六章:情路的波折与坚守

李建国和赵秀兰谈恋爱的消息,如同春风吹过湖面,迅速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李建国如今事业有成,还能和村支书的女儿在一起;也有人暗自揣测,这两人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相差悬殊,这段感情究竟能走多远。

李建国的爹娘得知这个消息后,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觉得儿子从小吃苦受累,如今终于有了出息,还能娶到知根知底的赵秀兰,实在是一件大喜事。李父高兴地拍着李建国的肩膀说:“儿子,你真是给咱们家争了光!秀兰这姑娘打小就好,你们可要好好过日子。”李母也在一旁念叨着,要准备些见面礼,找个时间去赵秀兰家正式拜访。

然而,赵秀兰的父母却对这门亲事不太满意。在他们看来,女儿如今在大城市里有着体面的工作,接触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完全可以找一个条件更好的伴侣。一天,赵秀兰的父亲赵支书把李建国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道:“建国啊,你是个好娃,这些年也确实努力,有了自己的成绩。但你和秀兰始终是两个世界的人。她在大城市待惯了,生活圈子、观念想法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你能给她想要的生活吗?”

李建国心里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恭敬地回答道:“叔,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请您放心,我会努力让秀兰过上好日子的。这些年我在外面打拼,就是为了能有个好前程,给秀兰幸福。我对她的心意,这么多年从来没变过。”

赵秀兰的母亲也在一旁劝女儿:“闺女啊,你看看你那些同学们,哪个不是嫁给了大老板、高干子弟?你条件也不差,为啥非要选建国呢?他毕竟是农村出身,和咱们家现在的情况还是有些差距的。”

赵秀兰却态度坚定地回应:“妈,您别这么说。建国现在也是大公司的高管了,他踏实肯干,又有上进心。我相信他以后的成就肯定不会低。而且这么多年,我心里一直只有他。”

面对父母的反对,赵秀兰没有退缩。她深知李建国的努力和付出,也坚信他们之间的感情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她开始努力调解家庭关系,经常在父母面前说起李建国的好,讲述他这些年在外面打拼的艰辛和取得的成绩。她希望父母能够看到李建国的闪光点,接受他们的感情。

李建国这边,也把赵秀兰父母的话记在了心里。他明白,想要真正得到他们的认可,光靠嘴上说是没用的,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于是,他在工作上更加拼命了。每天早出晚归,不仅要处理公司里的各种事务,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积极拓展业务,为公司争取到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项目,业绩一路飙升。

在李建国的努力下,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的职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007年,李建国凭借出色的表现,升任公司总经理,年薪突破百万。这个消息传到村里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赵秀兰的父母也对李建国刮目相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年轻人。

一天,赵支书主动找到李建国,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建国啊,我就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娃!之前是叔眼光短浅了,你可别往心里去。这周日到家里吃饭,咱们好好聊聊!”

李建国心里虽然有些苦笑,他知道赵支书态度的转变是因为自己的事业成功,但他还是礼貌地答应了下来。毕竟,只要能得到赵秀兰家人的认可,他愿意放下这些小情绪。

周日那天,李建国精心准备了礼物,来到赵秀兰家。这顿饭吃得李建国心里很不是滋味,赵支书虽然一直在热情地招呼他,但那种带着审视和功利的态度还是让他有些难受。不过,看到赵秀兰开心的样子,他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饭后,赵秀兰拉着李建国的手,来到院子里。她看着李建国,眼中满是心疼:“建国,谢谢你这些年的坚持。我知道我爸妈之前的话让你受委屈了,但你放心,以后我会加倍对你好的。”

李建国轻轻地摸了摸赵秀兰的头,温柔地说:“傻丫头,为了你,再多的委屈我都能忍。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做什么都愿意。”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感情逐渐得到了赵秀兰家人的认可。曾经的阻力,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李建国和赵秀兰手牵着手,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们知道,只要彼此相爱,相互扶持,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本文为短篇小说,素材来源生活,部分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0

灌阳文化一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