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承构建筑董事长
首席设计师
柴晟
我一直认为建筑师可以是个杂家。
就像一些东方古典的大师,都是能够“六根”互通的。形式,传达的是一种截取的印象表达。而“气息”,恰恰注重的是人的整体感受。建筑要让进入的人有整体的参与感。
承构之始
“承构”正式开始应该是2008年。“承构”这个名字,其实也是偶然得之。我的合伙人许峰最早想出了这个名字,他认为:“承”是一个建筑在城市里承接了其脉络,“构”就是构建,最初是这样一个比较朴素的想法。后来,我们到网上查了才发现,这两个字其实是大有来头的,出自《北齐书》:“及文襄承构,愈广前业,康邦夷难,道格穹苍。”意思是指:开创一片更大、更广的事业,安邦兴国,修为合道,志存高远。真是个好名字!正好应了我们创业初始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承构LOGO
-
在想做什么
和必须做什么之间
对于自己和承构,我一开始没有明确的定位,就是一种不知不觉走在这条路上的状态。刚来深圳的时候,我是悉地国际(原深圳中建设计公司)方案室的负责人。那时我们方案室参与的项目,基本都是像深圳高科技交易会馆、中国联通总部大厦、中山歌剧院之类的标志性建筑和公共建筑。后来参与组建深圳华汇,处于初创阶段,获取大型公共建筑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参与的地产项目就多了起来。
在创立“承构”之后,由于惯性使然,就开始有了一种指向性。创立之初,我们第一目标是要在设计市场生存,并且希望长成一棵大树。开始我们作为民营设计公司,必须以高度市场化的地产性项目为主。于是这也演化成公司目前的定位。这不是自己给自己的定位,而是市场给的。
地产市场的范畴也很大,它也有文化建筑、文旅建筑、住宅开发、ShoppingMall等各种业态。我们属于那种带有一定的文化感,同时跟地产市场联系紧密的公司。我们跟着市场成长,从最早的30人不到,成长到现在深圳和上海两家公司,总共将近300人。
承构成立第二年(2009年厦门团建)
对于做建筑和经营公司这两个方面,尽管我并不持二元对立的想法,但还是认为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在自己“想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之间,会有一个权衡和取舍,也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从大型城市公共建筑转换到以市场为主的地产建筑领域之后,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因为在我个人看来,长安街上的一个建筑和在山野林泉的一栋房子,两者的重要性没什么区别。
我个人并不追求一定要做那种宏大的建筑,反而还经常鼓励同事们说:我们做的这些东西跟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建筑很好,但跟很多人的生活没有必然关系。我们把每一个空间做好,才能切实影响一些家庭的生活。所以,开始做地产项目的时候,我没有什么抗拒和落差,跟以前做公共建筑秉持一样的心态,没有在心里划定一个边界。建筑里隐含的文化属性也是随自己的理想而为。
-
不能被视觉传达的
建筑的“气息”
让我真正感到落差的是,现在越来越发达的图像和网络传播媒体,让人们仅从单一的视觉效果上去认识建筑,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建筑创作上的视觉形式化,从而淹没了真正的建筑价值。
我们最早学的都是西方建筑学,有些西方教育体系甚至把建筑学归为视觉艺术(visual art)。虽说艺术追求创意上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大都是在追求形式变化。当然也有空间变化,但最后大多还是落实到一个视觉形式的表达上,再以图像的可传播形式到达每个人的眼中。现在甚至很多国际级的奖项评选中,评委也不会亲巡建筑,仅凭照片或者短片来看建筑。而问题是视觉媒体很难传达空间所独有的感觉。
诗仙堂
举个日本建筑的例子。当坐到京都的高桐院或者诗仙堂的时候,即使我这个建筑师也完全不再在乎建筑的形式了。建筑如果是visual art,就是一种讲求眼睛感官的艺术。但是对我来说,感受建筑需要通过六感,即"眼耳鼻舌身意",来感受建筑的空间美感。所以,我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诗仙堂,每次就只做同一件事:静坐在它的屋檐下。那个时刻,形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空间帮你打开所有的感官,悄无声息地触动你的心灵。
诗仙堂
但是,如果把这些建筑照成相片,又会发现它的建筑形式几乎是相近的,在视觉上没有什么创新或冲击感。中国的古典建筑也是如此。古代时期都是文人造园,他们不追求建筑形式创新(实际上单体建筑都遵从形制),但是一经他们组合起来,每个园林都给你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很难用视觉语言来表达的。
诗仙堂
我将建筑的这种独特感觉,总结定义为:建筑的“气息”。“气息”是从人的单一感官开始,再进入人心的界面。在空间独特的节奏和秩序之中,气息是流动的,从而感动人心。有时可以说:环境中的建筑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但是它开向环境的洞口很重要。因为,这是被我们感受的部分。当那个气息触达我们心灵,那个状态或者那一刻产生的东西是不能被视觉准确传达的。
-
短暂的脱离之后
“承构”又要回来
所以,我也偶尔要"野"一下的状态。在这种既定的规则和支持下,脱离一下。
感到可惜的是,实现建筑“气息”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在一些山野林泉的项目里,“气息”反而比较容易被感受到。在很繁忙的城市环境里也可以创造这种气息,但是受的限制就比较大了,尤其是在地产类项目里。因为在这类项目里,重点考量的是很多别的因素。
青暇山居
曾经有一度,我有些脱离承构主业,特别喜欢做山野林泉里的建筑。比如,我们在成都青城山做的“青暇山居”,投资很少,传达的气息却很明显。但是,山野林泉中的气息再浓,现代建筑的主体依然在城市。所以,你还是要回来,在城市和市场的限制下进行创作。
青暇山居
我个人对建筑“气息”的追求和承构主业的关系,是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细想来,这两者也并非各自站在对立面。前两年我们做的文旅项目,就是二者之间的很好尝试。我们也以此获得了好几个国际大奖。所以,即使面对受城市及市场严格限制的建筑,我对于建筑“气息”还是会既有取舍,亦有坚持。
龙湖抚仙湖星空小镇示范区
之所以想追求建筑的“气息”,就是因为不想孤独。中国有这么好的文化根基,但我们在建筑学上没什么国际话语权。在这件事上日本就很不同。据我在工作和游历中观察,日本有两类好建筑师。一类是特别国际先锋建筑的弄潮儿,就像隈研吾、伊东丰雄……但是同时,日本也有很多在国际上并不知名的建筑师。可是他们在日本国内却是人尽皆知,其中一些甚至是日本国宝级的建筑师。
这是日本的一个特质:秉持自己的文化属性,并不太重视外来的评判。日本在其他文化上亦是如此。例如,日本很多餐厅不参与米其林的国际评级,认为他们日本以外的评价标准并不能代表日本饮食文化的位阶。
青暇山居
我们中国目前还没有特别秉持自己文化的勇气。我们在设计思想、设计体系乃至评奖体系上都在跟着别人建立的国际体系走。例如,在诺贝尔奖里,有客观评价标准的科学奖是有权威性的。但是对于人文类(例如文学奖)的奖项,情况就不大相同了。处在两种不同的语境和文化系统中,究竟谁可以评价谁呢?建筑学也是如此,我个人希望我们能找回中国文化中的“六感”和“气息”来。
-
每次遇到机会
就在项目里实现一点
其实,我秉持的理想还是与我所遇到的项目有很多相交点的。每次遇到这种机会,就做一点,实现一点。
比如,我们做重庆龙湖悠山郡这个项目时,就实践了中国化的“广亩城市”。“广亩城市”是在19世纪乌托邦城市规划理念下,由赖特提出的概念,其意指让城市里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块可以生活并和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我们觉得这一理念很好,希望在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地产项目中实践。
重庆龙湖悠山郡模型效果图
开发商在做效区低密度楼盘时,经常想要丰富的镇落形态,而结果往往是兵营化的联排。这是因为现代的建造更符合市场规则,要求标准化。我们做这个项目时,希望用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打造出一种非标准化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受。
因此,我们创造了一种邻里化的合院产品。每栋合院是由七栋独立别墅组成的一个“中式邻里”,而每栋别墅又采用了子母楼的设计方式,可自由组合。另外,合院的七栋别墅包含三种不同户型,导致外立面处理上的差别。当合院别墅在规划中以拼接、对称、镜像的方式生长时,就获得了具有空间及形式多样性的小镇形态。而每个合院都是采用标准化设计,符合工业社会的建造逻辑。这个独创性的设计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设计专利。
重庆龙湖悠山郡
但是,这个项目呈现的外在建工程形式是英式。项目的市场和社会效益俱佳,但我们的理想实现得并不彻底。
-
看一个建筑师
要看他一生的轨迹
在上海嘉定龙湖蓝湖郡这个项目中,我们将“中式邻里”和“标准化设计产生非标准化效果”这两个命题的研究,放入了特定地域的传统人文环境中。结合上海地区的传统“里弄”特色,做了一种新式的合院组合。蓝湖郡的十二合院是由四条里弄组成的,每条里弄分别联系保证邻里出入交往的同时,又不过于喧闹。四条里弄所联系的别墅又形成一个合院,合院中的十二个家庭共享一个下沉庭院,成为“邻里中心”。
上海龙湖蓝湖郡模型
几十米见方的合院依然可以适应不规则的地形。合院在生长时,可以通过摘掉角部户型来适应地形的变化,也可创造社区中景观轴的放大空间。这样,无论从外或从内的不同角度去看蓝湖郡,都可以在标准化设计中感受到丰富的立面、体量和空间组合,宛如一个形态自然的镇落。
上海龙湖蓝湖郡
当然,这次实践的外在形象仍然是属于舶来文化的“西班牙式。而坐落于重庆大学城内的睿城则是我们“中式邻里”探索里第一次真正从里到外的实践。
重庆龙湖睿城
后来,我们在多层集合住宅和商业综合体的项目中继续实践“院落邻里”和“现代家居与自然庭园一步互拓”的可能性,从而诞生了“大城小院”、"揽境"和“成都时代天街”等等作品。
重庆龙湖大城小院
重庆龙湖揽境
成都龙湖时代天街
在一次实现多一点的实践中,理想就会慢慢变得丰满。反之如果没有理想,就会总是产生复制性的设计。我们设计时一定会追求理想。虽然理想不见得一步到位,但是下次就会更圆满。就像我在承构内部常说的:每个项目实现自己一点个人理想,到最后你的理想终会圆满。因为,看一个建筑师,与看一个艺术家是一样的。与其只看他一个个独立的作品,不如看他一生的生命轨迹更精彩。
-
“承构风情”
是一个真实的阶段
我们出公司10周年纪念册的时候,没有把那些“舶来文化”的设计隐藏起来。我们希望表达我们彼时的真实状态,因此特意设置了“承构风情”这一章,展示了很多风情式的建筑,例如,闽南风情建筑、新中式的建筑、欧式风情等等。
承构十周年纪念刊
其实,“风情”跟“气息”有重合的部分。但是风情更外显,这跟气息所需的“六感”不同。“气息”是自我向外的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节奏感,它里边空间变化的气息是很微妙的。而外显的“风情”往往只触及表皮,展示出来一种情绪。这一阶段的设计,是我们不想回避的东西,因为那就是你作为建筑师的一个真实过程。
承构的“万种”风情
有时,我们要创造真正的不同,就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各异。我曾去过巴黎的拉德方斯,这是巴黎最现代的区域,也是最为让人失望的一个街区。那里的建筑大都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完成的。建筑所传达的思想、技术和材料都没有时间去演化,其所产生的设计感就只能是形式上的争奇斗妍艳。
我们这代人,无论是市场化的,还是先锋派的,或是学院派的建筑师,也都面临这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根植本心和文化的建筑理想,那么设计上的创造力就会变成与他人作品的争奇,最后也会变成与自己作品的争奇。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在自己以后的实践中努力注入“气息”的原因。
-
建筑师可以是个杂家
能够六根互通
六感,即眼耳口鼻舌身意。我的老师林谷芳先生曾说:敏于其中一根者,通常是世人所称的“艺术家”。画家敏于眼,音乐家敏于耳。然而,敏于一根者常为一根所夺。我一直认为建筑师可以是个杂家。就像一些东方古典的大师,都是能够“六根”互通的。上学时总觉得研究建筑的那些技法、造型是重要的,但是建筑师也应该如古典的大师一样,忘了建筑。
高桐院
我们的中国古代建筑里,很著名的就是江南园林,大多都不是由建筑师所设计的,而是文人。对他们来说,独特的建筑形式不重要,也不会把一个园子切割成建筑、景观、室内等设计学科,而是把那些常见的形式信手拈来,建造出那么多传世的名园。
也许现代建筑中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有更特殊的作用吧。例如很多地标建筑,代表了一种广告效应,形式就变得极其重要了。
形式,传达的是一种截取的印象表达。而“气息”,恰恰注重的是人参与建筑而获得的整体感受,往往由视觉的官感体验而最终进入心灵的体验。现在很多高铁站都有宏大的空间叙事,却给人紧迫感。空间中的“场”很大,却没有人舒适的呼吸空间,就不会有“气息”流动生成。其实这种功能性极强的交通建筑亦可以有气息生成。以前中国高速路上的加油站也是单一的功能性案例,但是随着许多附合功能的加入,围绕加油站形成的场所就变成人更愿意停留的地方。于是这地方的"气息"就改变了。
诗仙堂
所以,建筑师作为空间营造的主要参与者,在整个“气息”生成和传达的路径中,营造和建构一种“法”,将自我、人和建筑勾连起来。虽然建筑气息或与或不与承构的主要设计交集,但是我个人会向这个方向努力。设计中的困扰总是会有的,但不在于自己是在做地产设计,或是在做公共建筑设计。佛说:不执着,亦不执着于“不执着”。那就在困扰中,往那个方向走下去。
或许,就处于一种“在城于野,在相离相”的状态。
-
承构的气息
2008年成立承构之后,我有一次去夏威夷,看到一棵大树。它的根枝垂到地上又长成新树,层层叠叠,真有种“一木成林”的感觉。
夏威夷一木成林
深圳是一个特别鼓励年轻人成长的地方。我当年希望试一试自己可否独立获得市场认可的时候,也曾获得华汇设计首席建筑师周恺先生的帮助。承构成立十二年,有很多年轻建筑师在此工作,甚至许多人一离开学校就加入我们。其中有很多人已成为承构的设计核心力量,有些还成为了合伙人。当然也有一些年轻设计师带着我们一起获得的设计经验,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
如此欣喜看来,承构或许已隐隐“一木成林”。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价值,除了实现作品,还在于成就了多少人。
本文图片由承构建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