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为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而感动,这体现了媒体人伟大的良知,非常值得我们点赞。
但是,问题提出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有时候,提出正确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不过我还是想从自己的角度去谈一谈这个问题。
大概在几个月前,我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位外卖小哥的摩托车被撞倒,小哥赶紧去抢救保温箱里的餐盒,根本没有注意他的胳膊和膝盖正在流血……
这篇文章又让我想起这位外卖小哥,他当时那种急忙、慌张的样子好像就浮现在我眼前,我知道他是在为任务突然无法完成而难受。
上万字的文章,讲了一个无数外卖员被外卖平台及算法机制压榨时间的事,在一些科技媒体文章中,这套算法代表了科技创新和领先,创造算法的人们是英雄一样的存在。
在算法机制的运作下,我们点一个外卖,系统会用最快的时间匹配距离最近的骑手,并给出最近的路线,而如果骑手出现延迟,那他们会面临降薪或罚款等负激励——给了你最优解,你还做不到,那就是你的问题。
有人说,无数外卖员由此变成了平台和算法的工具人。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交通情况,“使命必达”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这关系到平台的竞争力。
外卖平台的靓丽市值背后,是无数“系统底层工具人”付出的沉痛代价,比如健康、血汗,甚至是生命。
“还没有等到AI统治世界,一帮人就已经被另一帮人的贪婪统治。”这样的说法看起来让人愤怒和绝望。
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对于社会上的汹汹热议,有的平台迅速反应,上线了“多等5分钟功能”,呼吁、劝告消费者给骑手多一点时间。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人士指出,外卖骑手的关系是与企业的关系,快递员的(超时)行为并不是消费者所造成的,责任不能转嫁给消费者,“你拿外卖骑手的过错,他的违规,他的撞人,他的闯红灯,让消费者去承担下来,这显然是有违基本逻辑的”。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外面快递员为什么要超速、逆行、闯红灯?他们为什么那么赶时间?原因很简单,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几两碎银,能解万种慌张”。
谁都知道慢一点更安全,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可想,没有别的路可走——他们要“努力生活”。
没有钱的话,城市那么大,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要赚钱交房租,要养育孩子,要柴米油盐,要为自己的小家庭遮风挡雨。
有人说可以去打工啊,可以去做小生意啊,但朋友,你可知道,对有孩子的小两口来说,如果去上班、打工,那往往意味着有一个人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因为,上班有时间限制,对,什么都有时间限制。
这也是有些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会带着小孩出去“工作”的原因,这样很辛苦,但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两头兼顾”,他们的时间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起来、产生效益。
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来说,真的是闲不起,一天不赚钱,他们心里就慌张,就没有安全感。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许,这是因为人们是活在了折叠城市之中。
只是指责、怪罪外卖平台和算法其实用处不大,要知道,外卖平台之所以存在并发展,是因为它们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比如就业,大量的就业。
外卖员的门槛很低,这个职业的本质就是用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去换取金钱,虽然我们觉得不合理,甚至为之不公。但对从业者来说,这已经是他们当前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生计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平台和算法都只能是“优化”,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外卖员队伍仍然会继续增加。
总有一群人要去服务另一群人,这就是商业。实际上,无论外卖平台还是外卖员,彼此都知道“合作”是暂时的,外卖员鲜有能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情况下长期干下去的,光是身体的劳损就受不了。对他们来说,这份工作只是个跳板和权宜之计。
最后,问题提出来了,应该怎么办呢?我只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1、平台确实要继续优化,多一点对外卖员的人文关怀,将心比心,系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算法不能没有价值观,相信这个真理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或者说算法没有价值观,但算法背后的人不能没有价值观。
3、整个社会也需要创造条件,给人们以更多的选择和出路。另外,对资本一定要保持警惕和控制,这点卡尔老人家说得最明白不过了。不然,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愿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被善待!
背后的人需要的是算法要实现扣到足够的罚款。
如何解决私营企业总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个问题。这样研究算法时,就可以让算法怎么样让骑手更安全、工作强度更低、个人收入更高。
外卖平台不是这样的!国外的外卖在店里买100块,在外卖上还是100块!跑腿费用另算!中国牛逼克拉斯!人家卖100他敢叫价380,你还要感谢他满减活动到手150块。下雨天恶劣天气!不满减380你还要买!你说中国人贱不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