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曾国藩嫡系湘军、李鸿章淮军相比,左宗棠楚军有什么不同之处?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1-07 02:00:10

前几日写了一篇的文章,重点介绍了李鸿章淮军的组建情况,有读者提出要求,让御史再写一篇左宗棠楚军的建立过程,以及和湘军、淮军的不同之处。本期内容就来聊一聊楚军。

左宗棠名声在外苦于没有名份

湘军集团中,称得上“大佬”级的人物不多,如果曾国藩排第一的话,那么胡林翼和左宗棠当并列第二,比后来者居上的李鸿章资历高、威望大。

问题是左宗棠的个人经历比曾、胡、李更为坎坷,以功名而言,他的科举之路不顺仅中了一个举人(其他三人皆是翰林出身),这注定了左宗棠40岁之前郁郁不得志。

左宗棠得以施展才能是在咸丰三年,他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此后又在继任巡抚骆秉章手下为幕。这一阶段正逢湘军组建,左宗棠虽为幕僚实则是手掌军政大权的“二巡抚”,正是在他的一手经划下,湖南成了湘军的大本营和后勤总基地。

咸丰九年左宗棠因樊燮京控案发,被迫离开骆秉章幕府,在官文等满洲贵族的挤兑下还差点丢了命。

所谓时势造英雄,咸丰十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长江以南再无清军,湘军集团成了朝廷镇压太平天国政权的主力。左宗棠以四品京卿的头衔被随同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这也是左宗棠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份。

左宗棠的个人能力有目共睹,咸丰十一年浙江杭州被攻陷后,曾国藩举荐左宗棠为浙江巡抚,让他领军入浙镇压太平军。仅一年时间,左宗棠以四品京卿虚衔一跃为显赫一方的封疆大吏。

楚军的建立和左宗棠个人势力的崛起

早在咸丰十年襄办军务的时候,左宗棠就自募一军,这支军队就叫楚军,人数不多仅有五千余人。升任浙江巡抚后,左宗棠投入江浙地区,军队也得到不断扩充。

同时期李鸿章的淮军在上海逐渐壮大,不到两年时间人数已经达到八万人,且淮军依靠上海强大的经济后盾,装备大量的西式武器,成为仅次于湘军的第二大主力。

与李鸿章不同,左宗棠接手的浙江大部沦陷,宁波与上海一样虽然也是全国著名的商埠,但其地位和作用、进出口贸易以及工商规模,都远远不及上海。

关键是左宗棠长期在皖南、赣东北和浙江西部作战,与宁波相距甚远,这就是说,左宗棠不可能像李鸿章那样可以从宁波获得财政支持,客观条件方面,左宗棠显然是不如李鸿章的。

但是就个人条件来说,左宗棠则比李鸿章更为优越。他曾长期主持湖南军政,在湘军集团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和影响力,很多湘军将领尤其是得不到曾国藩信任、重用的将领,更愿意为左宗棠效力。

最典型的就是湘军老营王鑫所部,王鑫是湘军组建时的嫡系班底战斗力十分强悍,只是王鑫其人性格孤傲,与曾国藩的建军思想有冲突。岳州之战失败后,王鑫军几乎全军覆没,被曾国藩无情遗弃。

左宗棠慧眼识珠,看准了王鑫的军事才能,在上报湘潭大捷时,背着曾国藩擅自把王鑫的战功插入,这让处在绝境的王鑫松了一口气。

不久,左宗棠让王鑫招募乡勇去湖南作战,逐渐扩充至三千余人。王鑫对左宗棠感恩戴德,后来他们还成了儿女亲家,两人的关系更加巩固。

王鑫因伤去世后,他的部属成了左宗棠楚军的嫡系,这支精锐后来由王鑫的两个弟弟王开琳、王开化统领。

还有刘典、杨昌濬也是湘军中难得的干才,但他们同样也是不得志;另原王鑫军的张声恒、杂牌湘军营官崔大光、罗近秋等人,也都不是曾国藩的嫡系,他们后来都被左宗棠收罗帐下。

与曾国藩适当划清界限是左宗棠个人势力崛起的一个突出表现,楚军与淮军相比,后来受到曾国藩的约束更小。

楚军的扩编和特点

李鸿章组建淮军时,曾国藩作为娘家还给了他不少的嫁妆,从原有的湘军建制中拨给数营作为淮军的基础力量。

左宗棠的楚军则没有得到曾国藩的任何支持,左宗棠凭借他与王鑫的特殊关系,以王鑫的旧部为核心,组建了一支与曾国藩嫡系部队有所区别,又能由他全权控制的部队。

同治元年和同治二年,随着浙江的不断收复,楚军不断扩编。左宗棠稳扎稳打,一是从外省调拨,如蒋益澧、刘培元两军。蒋益澧原在广西,刘军原在湖南,共一万三千多人;

二是扩充原有部队,如张声恒原来只有一营,后扩充至三千人;刘典、王文瑞两军也扩充至一万一千多人,同治三年该部又招募三千人;

三是整编杂牌和太平军降兵,如王德榜是江西杂牌的湘军,差一点就被曾国藩给裁撤了,左宗棠将其收编。此外,浙江、福建原有的绿营军中,也挑选出了一部分青壮入营。

攻下杭州后,左宗棠又找降了太平军蔡元隆、何培章、邓光明等人,经过整编,至同治三年,楚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六万人。

楚军的特点其实上面已经粗略的讲过,最突出的就是招募了与曾国藩不亲近、有矛盾或是交恶的原湘军将领。这些人与曾国藩的关系疏远,而左宗棠与他们有再造之恩,并通过这个关系来掌控楚军。

如果说淮军出自湘军是曾国藩的旁系部队的话,那么楚军实际上已经基本脱离了湘军的派系,不受曾国藩的节制。只是左宗棠本人是湘军元老,军中将领也出自湘军,所以人们习惯性还是将楚军划入湘军集团的序列。

1 阅读:7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