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能够领略大刀关胜的人物深度,是理解水浒传的一道分水岭——意味着朋友您是处于顶端水准的水浒读者了。
上一篇我们说到,在金圣叹所评的九个上上人物里头,另外八个好汉的上上之格(武松、鲁智深、李逵、吴用、林冲、花荣、阮小七、杨志),都可以轻易感知到,刻画得一目了然的优秀,只有关胜,这个比较难弄明白——这一角色到底好在哪里?他确实是实打实的上上人物,比卢俊义、朱仝这些上中人物,塑造得是要稍胜一筹,但是需要对小说理解得足够细致,才可感知到他的格调。正文要说关胜这个角色,常被拿来跟朱仝比较。说是朱仝继承了关羽的精神,关胜则拥有关羽的外在形象。其实没有的事情,朱仝何能与关胜相提并论?不管人物地位,还是格局与精神属性方面,都差太多了。梁山武将中,关胜,是唯一一个富有境界感的。跟张飞之于林冲只有形似完全不一样,关胜之于关羽,金圣叹说:关胜是云长的变相——这太精准了。要理解关胜的格局所在,却必须从关胜生涯最低点,也就是他投降梁山的那一刻的表现去说起,当时,他带领一万五千大军来攻打梁山,结果被捉住了:
宋江见了,慌忙下堂,喝退军卒,亲解其缚,把关胜扶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叩首伏罪,说道:“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这是宋江的基本操作,喜欢把自己放得很低,对关胜,对高俅,对方腊军,他全都曾这样叩首过。
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足无措。让对方诚惶诚恐,就是宋江想要的效果。可是被宋江软住的关胜,这时又该怎么回应呢?他的状况跟其他投降的武将不一样,所以作者就没有说一些: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之类的场面话之后,便让关胜直接投降了。没有的,其他的都有,秦明徐宁什么的,都有这类叙述,但是关胜就是没有——根本没有要替他遮羞一下。也就是说,施耐庵,他要读者去直面关胜投降事件。所以接下来的关胜,处境将非常尴尬,我们来看看他的表现:
关胜看了一般头领,义气深重,回顾与宣赞郝思文道:“我们被擒在此,所事若何?”面对这样的场面,关胜第一时间,就是选择踢个皮球。他先是把球踢给宣赞与郝思文,如果这时两人可以说上一句:朝廷不明,梁山待我如此义气,不如投降有的没的,那关胜就有台阶了。
二人答道:“并听将令。”您是老大,我们都听你的,意思就是这台阶,您自己想办法跳吧。要说杨志卖祖传宝刀,卖的是他杨家将的尊严,所以他才烧心。关胜投降宋江,就跟杨志卖刀一样,我祖传的,就是关公的精神,你却要我降?没有降汉不降曹的概念,也没有汉寿亭侯的排场,难道就这么直接的投降了?这对关胜来说,确实太难堪了,比扈三娘和秦明都要尴尬的境况。
关胜道:“无面还京,俺三人愿早赐一死!”对的,这时的关胜只能先这样说。他不能像董平一样,宋江一说情愿让位,董平什么客套话不讲,直接就跪了:
董平慌忙答礼。宋江道:“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董平答道:“小将被擒之人,万死犹轻。若得容恕安身,实为万幸!”董平就是这么干脆的投降了。但他关胜,可不是董平秦明这种低格调武将,他就是特别需要一个台阶。
马屁宋怎么可能不知道关胜的心思呢,所以他说:
宋江道:“何故发此言?将军倘蒙不弃微贱,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不愿意投降?那我们就放你回去,我说到做到 ,不信你问问秦明!可以说宋江是给足了关胜面子了。
关胜道:“人称忠义宋公明,话不虚传。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帐下为一小卒。”对的,他,关胜,关羽的后代,经过了三两句的客套话之后,还是直接就投降了,投的是一方的草寇。
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去面对一个问题了:施耐庵写下关胜的投降经历,又不说是因为什么魔星相互吸引法则,所以关胜才投降的,也不给关胜任何的台阶,是否有特意想去说明什么问题?我的答案是:有的。施耐庵在关胜身上,确实有他的叙述意图。关于这份意图,我们可以从关胜的名字,在小说第一次出现时谈起。当时是蔡京的女婿梁中书的地盘,也就是大名府,被梁山洗劫了一番,大名府百姓,连同梁中书的家人都死了一大半。当消息传到了汴梁,身在朝廷的蔡京,必须得替女婿报仇,那时他就问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该如何应对?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施耐庵,你只要写说:关胜见说,出班来禀太师,接着再让关胜说上一句:“小将愿前去征讨梁山贼寇”,那就没有小雨这篇文章了。因为施耐庵如果是这样写,我就没法看出他有什么意图。但是施耐庵并未这般去叙述,他在提到关胜的时候,甚至没让关胜在场:
蔡京把北京危急之事,备细说了一遍,说罢,众官互相厮觑,各有惧色。只见那步司太尉背后,转出一人,乃是衙门防御保义使,姓宣名赞,掌管兵马。这一帮大将,全吓尿了,都不敢吭声,在这时,是丑郡马宣赞先出场了。
关于宣赞的出场方式:只见那步司太尉背后,转出一人。金圣叹这里点评说:非常多人背后转出一人。老金的这句点评需要特别留意——宣赞,他是从别人的背后转出来——因为他不受重用,所以才在人的背后。然而宣赞在这时跳出来,却不是要自己带队去打梁山,而是要推荐另一个人:
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此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得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见做蒲东巡检,屈在下撩。丑不活从多人背后转出,但是关胜,却是从丑不活背后再转出来,金圣叹好会读书!
因为这个设置,实在太重要了。但是先不管。反正宣赞一推荐关胜,蔡京马上就安排下来了,让宣赞马上去找关胜过来。各位看官请注意,水浒传绝大多数角色的第一次出场 ,都是极其重要的,惜墨如金的施耐庵,不会有闲笔的,包括关胜,所以要特别留意下面这段文字:
宣赞领了文书,上马进发,带将三五个从人,不则一日,来到蒲东巡检司前下马。当日关胜正和郝思文在衙内论说古今兴废之事。关胜正在和郝惨文论说古今兴废之事——这一叙述,结合后面的文字描述,透露出了三个信息:
一:关胜其实很年轻,是32岁的小将。二:关胜很喜欢看书。三:他身处首都圈,非常关心历史和时事,是个很有头脑和抱负的青年人。这就是关胜的气质所在——文青气质。他武艺很强悍,却又不是糙爷们类型的军将,很有一股文秀之气,这在梁山武将中的定位独树一帜。也正是这样的设置,才会在后来劝降水火二将之时,关胜面对对方的质问,他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单廷圭、魏定国大笑,指着关胜骂道:“无才关胜,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关胜答道:“你二将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权,非亲不用,非仇不谈。说赵佶昏昧,这种直接指向宋徽宗的话,鲁智深武松都说不出来,只有关胜他可以,因为他平时是有在深度思考问题的——根源在这个皇帝身上。
也包括在带兵攻打梁山之时,两军交战还未见胜负,可是小说中出现这么一段描写,把关胜的气质给彻底勾勒出来了:
关胜低头不语,且教推过陷车。当晚寨中纳闷,坐卧不安,走出中军,立观月色满天,霜华遍地,嗟叹不已。这段描写,发生在和梁山胜负未分之时 ,月色霜华之下,关胜却望着天空嗟叹。他在叹的是什么呢?好了,所有必要的人物介绍都说完了,现在小雨终于可以进行核心主题论述了。单刀直入的说,关胜这个角色,他所引出的核心议题就是:当蔡京这些人,在平常时吃香喝辣好处占尽,一旦碰到事情,你还有没有资格,去要求其他大宋武将为你守住忠烈之节?这个问题就是关胜的角色深度所在。因为所有投降武将中,关胜是最不应该投降的那一个。其他几十个武将投降,你都可以说是魔星契合的情节需要,独独关胜不能。但是关胜就是投降了。那么这一问题,就不是一句魔星相聚可以回避的了——所以作者必须让关胜和读者直面投降。可是为何关胜选择了投降呢?从关胜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我凭什么要守住忠烈之节?在小说中,你蔡京的儿子蔡九,还有你的女婿梁中书,还有门生贺太守,从江州到大名府再到华州,无一例外全部都占据着肥缺,个个大块吃肉的好不快活。可我关胜呢?我文武双全充满抱负,结果我却在一个本就不得志的宣赞的背后,屈居下僚的更加郁郁不得志。那站他前面的人,平时都在做什么?就都在那吃香喝辣,等梁山打来了之后,就又全部吓尿了,干什么吃的?我的祖先关羽,曹操平常时是怎么器重他的?刘备又是怎么待他不薄的?他是忠义双全没错,可人家关胜也有理由说,他关羽平时带的是什么职称,受到的是何等的重视?所以当梁山闹了蔡京女婿的老窝,蔡京一筹莫展之时,想到了我,那我该怎么选择呢?所以,关胜选择投降的逻辑就非常明白了:对,我就是投降,但我依然就是比你们要有格调。因为我有本事,碰见事情我也真的敢上,有机会展现本领我干嘛不展现呢?如果成功了,我就上位,我配得上。可是要是输了,那对不起,你也别指望我守住忠节,哪怕我的祖宗是关羽。因为我还有抱负,就这么干脆的死去 ,我不服气,我不甘愿,而不是我怕死。对的,关胜并不是怕死的武将,当时他要去劝降魏定国,林冲说这太危险了,但是关胜,他全然不惧,只身前往 :
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关胜道:“好汉作事无妨。”直到县衙。魏定国接着,大喜,愿拜投降。这是名将之姿。
大宋他们把这样的大将给看扁了,但是另一边宋江,却是那么的欣赏他,愿意给他施展抱负,他现在先投降,至少以后还能够再回去。
宋江至少当时挂在嘴上的,是朝廷奸臣当道 ,大家都深受其害,那等我们把奸臣干掉之后,再回归大宋,你关胜也不算失节。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我的看法是:未必是。事实上,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假如宋江干到底,关胜是会跟到底的。那时的关胜其实非常欣赏梁山的。包括他对宋徽宗的不满,包括劝降水火二将之时,也不提什么想再回去大宋,对招安也从未有过期望的表态。但是这里也不是说关胜很决绝。怎么说呢,关胜其实像是个书生,宋江愿意反,他会跟,不愿意的话,他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书生意气嘛。是个很有自我思考能力的角色,但是李俊的气魄他就没有 ,水浒传刻画人物都很有立体感的。结语金圣叹在评点中,反复说关胜是云长变相,是的,施耐庵就是不停刻画关胜的“关羽风貌”,他整日的兵书不离手,他的样貌,他的打斗风格,他的名将气度。说得更直白一点,施耐庵的目的,就是想要把关羽挪一个位置,挪到水浒传中武将的处境中,然后拷问读者:换成关羽,他是否也会投降?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