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杨志换成武松,生辰纲还会丢吗?

小雨的名著时光 2025-02-07 18:50:26

最近看了一个问题很有意思:

如果把押运生辰纲的杨志,换成是武松,生辰纲还会丢吗?答案,一目了然:丢不了一点的。

1

杨志这货,脑子不大灵光,有点人情世故,但没有太多,终究是个死板的人。就说假如你是运送生辰纲队伍中,那挑担子士兵中的一员,你会替杨志卖力吗?事实上,这一趟旅程,如果能够安全到达,最终能够得利的,也就只有一个杨志。

梁中书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

至于士兵,替主子和杨志运送完赃款,回来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什么好处都落不到。

说实话,整个过程中,这些士兵对杨志已经算是够意思了。一路上,虽然有些情绪,总体还算任劳任怨,包括那个奶公,在士兵对杨志抱怨连天的时候,他说:

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你说这杨志丢不丢人,这“糖果”还得老都管替去喂。况且士兵听完之后,也就继续忍着,一路上好歹都算尽了力了。

所以换成你,还会替杨志卖力气吗,我肯定做不到,我凭什么要对一个只给我棍棒的人尽心呢: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杨志他这样搞,过后士兵碰到强盗的时候,又有什么动力,去为了他杨志的前程,和贪官的财产,和强盗们去拼命呢——换我,肯定跑得飞快。

这些士兵,最后能够平安回去和家人团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局了。所以杨志的问题,就是他没有了解士兵的心理,缺乏对部下的体恤与沟通,也就失去了人心。

2

杨志无法得到士兵的尊重与服从,但是这一方面,正好是武松的长处。武二郎有一个本事非常厉害,就是能让手底下人,都服气他,为他卖力。在武松杀嫂的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底下的兵士,期间为武松做了多少的事情,又起了何等关键的作用:

一、

老儿吃武松拖了过来,请去姚二郎肩下坐地。说话的,为何先坐的不走?原来都有土兵前后把着门,都似监禁的一般。

当时房间有那么多人,武松不好控制,所以需要士兵帮忙把人都看管住。

二、

武松叫土兵去楼上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揩了刀,插在鞘里。

武松已经杀了人,可手下依然听他的命,哪怕武松过后必定被刺配,不再是自己上司了,但是手下还是尽心尽力。

三、

武松分付土兵,也教押那婆子上楼去。关了楼门,着两个土兵在楼下看守。

从始至终,手下都在配合着武松,对于武松,这些手下就非常够意思——万一武松搞砸了,手下也要担风险责任的,可见武松有多得手下之心。

所以如果是武松来带生辰纲这支队伍,出发前,必然把各方好处都给落实了——一定让士兵觉得替他卖力,是值得的。其次,对士兵的各种心理,武松也能知晓得真切,并给予尊重,让士兵对于武松,也能有上一份义气。

3

杨志失陷了生辰纲的另一大原因,是他没有足够的警觉性。荒郊野外,看到有群大汉突然出现,正当大家都很渴的时候,好巧不巧的,又出现一个人送来解渴饮料。杨志一开始有点怀疑,终究警惕性还是差了,而且士兵也不听他的话。如果换成武松,看到这个场面,心里面怕早就一清二楚了——在小说中,唯一一个没中蒙汗药的,就是武松。所以,在警惕性上,以及带队能力上,晁盖等人想要抢到生辰纲,唯一的方法,也就是硬碰硬了——那可就死伤难免了。对了,差点忘了,小说中还有一个小型生辰纲,那负责运送的人,正好就是武松:

当日知县便唤武松到衙内商议道:“我有一个亲戚在东京城里住,欲要送一担礼物去,须是得你这等英雄好汉方去得……”

至于结果,当然是安全到达,平安回来了——说不定一路上,也碰到点事故,却被武松化解了。

1 阅读:11
评论列表
  • 2025-02-07 22:07

    晁盖:武松兄弟这生辰纲。。。。 武松:拿去拿去都是兄弟别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