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句人间烟火诗词,如此生活趣味,你最喜欢哪一句

香巧浏览文化 2025-04-26 09:09:29

生活,一半是烟火,一半是诗意。

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热气腾腾的餐桌,一家人团圆,笑语满堂,推杯换盏,才是生活最简单最踏实的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日三餐太过繁琐,繁忙之际随便应付即可。

却不知道,我们追求的平安喜乐,其实都在寻常不过的一粥一饭,一果一蔬里。

这就是人世间的趣味。

01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鱼船。

——宋·林逋《咏秋江》

雨洗芦花,白絮轻扬,渔火微明,船篷下炊烟袅袅,船上人家正烹鱼煮饭,美极了。这般清简的生活,是文人心中永恒的归处。人生所求,不过一饭一舟,与自然相拥,烟火中自有诗意万千。

02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红烛映门,东邻嫁女,西舍迎亲,家家门口灯火璀璨,欢声笑语浸透夜色。人间烟火最抚凡心,婚嫁之喜、家常之乐,皆是岁月静好的最诗意的表现。所谓桃源,不在远方,而在灯火可亲处。

03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柳絮纷飞,酒香盈店,吴地女子笑语盈盈,捧出新酿劝客品。江南春色,酒肆风流,李白笔下的一瞬,定格了盛唐的鲜活与洒脱。人生快意,莫过醉眼观花,闲心听风。

04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唐·白居易《宴散》

宴罢人散,踏月过桥,听闻笙歌渐远,眼看灯火阑珊。繁华落幕后的静谧,也像是人生起伏后的淡然。

05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宋·王安石《示长安君》

粗茶淡饭,灯火昏黄,悠悠地与至亲絮絮闲谈。半生风雨,此刻都化作杯中酒。人间至味是清欢,最深的亲情,往往潜藏于最朴素的时光里。

06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大儿子在溪东锄豆耕耘,二儿子专心编织鸡笼,最可爱的小儿无拘无束,卧在溪边专注地剥着莲蓬。田间劳作,稚子嬉戏,寻常农家的烟火气。有一种简单的幸福,不过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笑容可敬。

07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宋·朱敦儒《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玉盘盛鲈脍,新橙佐酒香,佳人素手斟暖酒,秋宴风流尽在此。人间雅事,莫过于与知己对饮,任窗外月升月落,杯中自有乾坤。

08

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宋·曹组《寒食辇下》

酒旗招展,人们沽酒畅饮,红日之下,叫卖鲜花之声此起彼伏,市井喧嚷中自着诗情。寒食春深,卖花声里听流年,烟火人间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09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五代十国·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以水为家,船篷作屋,鱼羹稻饭日日相伴。渔人江湖,看似清苦,实则心无挂碍。陶渊明若见,或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宋·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老妪携盛装的女儿,孩童搀扶着酩酊老父亲,寒食郊游,一幅家庭和睦、亲情浓郁的生活场景跃然眼前。这就是大平盛世之下,普罗大众下市井生活的鲜活缩影。

11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唐·杜甫《江村》

老妻画棋盘,稚子制钓钩,江村岁月静,贫贱的田园闲适生活,也乐趣无穷。杜甫半生漂泊,对于如此平静的生活,多么的感激与珍惜啊。

12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宋·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稻香十里,槿花绕篱,山果垂枝,秋色满目,一派丰收的田园风光。这田园之丰饶,不输陶潜笔下桃源。若得闲心,处处皆可栖居,目光所衣皆是风景。

13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风雪叩柴门,犬吠迎归客,寒夜因这一声暖意顿生。人生逆旅,最慰藉的莫过于风雪中有灯火可投,有陋室可依。

14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宋·郭震《宿渔家》

渔家灯火下,主客笑谈夜归趣事,明亮的月光似乎也随船而行,一路相伴,直到把客人平安送到家门。江湖漂泊,幸有清风明月作伴,此心安处,便是故乡。

15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宋·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

猎户家中分享熊掌的醇香,渔夫家中擘开肥蟹,金黄的蟹黄满溢,酒香四溢,尽享山野河鲜之美味。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大抵如此。

16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

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

——唐·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中庭古井边,猕猴桃藤蔓缠绕,石泉浸润的香粳米炊烟袅袅,新开槽的酒瓮散发诱人酒香。山居简朴,却诗意盎然。岑参笔下,粗粝生活亦能酿出诗意。

17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五代十国·李珣《南乡子》

山间野果熟透,水花浮香,户户门前一池碧水,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令人向往。南国风物,平淡中见生机,正如王维所言:“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8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夜市菱藕鲜,春船罗绮艳,江南水乡的繁华与温润,皆在寥寥十字中。杜荀鹤以诗为舟,载人梦回千年姑苏。

19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胡桃作馅,江米井水淘净,上元佳节的甜糯滋味,是舌尖上的乡愁。符曾笔下,寻常吃食亦成风雅,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20

吹火煮鱼倾浊酒,半规斜日照黄昏。

——宋·喻良能《次韵陈侍郎李察院潇湘八景图·渔村落照》

煮鱼吹火,浊酒满杯,斜阳半掩,渔村暮色如画。江湖之远,反得逍遥,黄昏中的烟火,胜过万千繁华。

21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唐·王维《山居即事》

渡口炊烟袅袅,采菱人满载而归,山居岁月,笑声阵阵在暮色中归于宁静。王维诗中有画,画中藏禅,此句尽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泊。

2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梅黄杏肥,麦白菜稀,夏日悠长,篱落寂寂,只见蜻蜓蛱蝶翩跹。范成大以农人视角写诗,寻常田园景致,竟有“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哲思。

23

斋余佛饭香,茶沸甘露满。

——宋·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斋后佛饭余香,茶汤如甘露倾注。禅院清修,茶饭之间皆是修行。黄庭坚深谙世事:一个人真正的清净,不在深山,而在心无挂碍的日常。

24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秋日傍晚,江面上泛起莼菜与鲈鱼的鲜香,夜深人静时,一家人在灯火下围坐,儿女绕膝,其乐融融。辛弃疾半生戎马,此刻方知,世间最暖不过灯火下的天伦,江湖再远,终需一隅安放漂泊的心。

25

野饭菜羹皆适口,一真滋味静中长。

——明·陶宗仪《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 其二》

野菜粗羹,食之有味,静中品得人生真谛。陶宗仪笔下的隐逸生活,有如陶渊明“箪食瓢饮”之乐,平淡中自觉日子也放慢了许多。

26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夜雨剪春韭,新米炊黄粱,故人重逢,粗茶淡饭亦胜珍馐。杜甫半生流离,深深明白人间至味不在富贵,而在老友灯下的念念碎碎。

27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

茶浮雪沫,春盘野菜,清淡滋味中自有欢愉。苏轼历经宦海沉浮,终懂得,人间至味便是这清淡而欢愉的饮食之趣。一个人真正的丰盈,是褪尽繁华后的一颗素心,甘于平淡。

28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稚子不解农事,却仿大人种瓜,桑荫下的童趣跃然纸上。范成大以天真视角写田园,诚如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烂漫,最朴素的场景,反成不朽诗篇。

29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明·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青黄交替,麦浪翻滚,山僧采茶,村女煮酒,夏日山居的忙碌与悠然交织成画。祝枝山笔下,农事与禅意共生,烟火与诗情同醉。

30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小池塘边风中摇曳的菖蒲,雨后荷花满院清香,冰镇的瓜果带来清凉。竹榻之上,慵懒放下针线,午梦悠长,夏日闲适尽在其中。如此夏日慵懒,多少有点像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闲适,心静自然凉。

31

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近现代·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

菊香入酒,暮色染襟,人与海棠共醉秋光。林清玄以禅心煮字,道出:万物有情,只需一颗闲心,便能与天地同斟。

3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新酒浮绿蚁,炉火映红泥,风雪将至,邀友共饮,驱走寒意。白居易的浅语深情,胜过千言,人生冷暖,尽在一句“能饮一杯无”。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0 阅读:21

香巧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