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老红军进京,前夫已是副国级,她问道:当年是不是你不要我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5-02-09 14:50:58

1982年,一名叫王泉媛的老红军从江西风尘仆仆来到了北京,这一年,她已经69岁,她此次进京,唯一要做的,就是请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来证明自己老红军的身份。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让王泉媛没想到的是,她到北京后,一位副国级的高官却是主动要见她。

这个副国级的高官叫王首道,当时他是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对王首道,王泉媛并不陌生,因为,他是自己的前夫。

尽管两人已经46年没见了,尽管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家庭,尽管曾经的爱意已经随风飘逝,但王泉媛见到王首道后,还是哽咽地问道:“当年是不是你不要我?”

王首道听后无话可答,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两个相爱的人不得不分开呢?

一个苦命人

王泉媛最初并非姓王,而是姓欧阳,她出生在江西泰和县的一个相当贫苦的家庭,由于家境不好,再加上父亲重男轻女,16岁那年,王泉媛被送到一户王姓人家做了童养媳,这才改姓王。

听到“童养媳”三个字,大家恐怕就已经明白了,在婆家,王泉媛过的日子更是不好,总感觉她在婆家就是一个“佣人”罢了,每天吃着剩菜残羹,却是干着最脏,最累的活。

对王泉媛来说,她最大的幸运,便是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一年的时间,随着红军来到了泰和县,一切都变了。

人在溺水的时候,就算抓到一个藤蔓,也会尽全力的去抓,因为他想要活下去,对于王泉媛来说,当时的情况就是如此,她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当红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学习,识字,还要有智慧。

这一切对王泉媛来说,都是陌生的,她从未上过学,但王泉媛又是想要脱离苦海的人,所以她努力起来的劲比别人要大得多。

中国有句俗话:“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泉媛的努力最终也没有被辜负,她不仅当上了苏区的模范,还先后担任了乡、区、县的妇女部长,名噪一时,1931年10月,王泉媛接到通知,参加湘赣省人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那个时候,王泉媛恐怕想不到,她的一生就此改变了。

两个苦命人

王泉媛对大会上的一位首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人正是担任省委书记的王首道。

王首道是湖南浏阳人,说起他的家庭,他其实也算是一个苦命人,他的兄妹5人,全靠父亲挑粮维持生计,虽然家贫,但父母开明,知道读书才是正道,也因为王首道年龄小,所以他被家里人寄予厚望,全家是砸锅卖铁的将王首道送到了学校。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首道尤其珍惜,而他的努力也为他换来了每次考试,必定第一的好结果,1922年,王首道从学校毕业后,准备考省城的中学,可惜由于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他只好改读长沙普通的修业农业专科学校,人生很奇妙,总会在你山穷水尽时,让人看见柳暗花明。

在修业农业专科中学,王首道接触了革命思想,他知道自己是个苦命人,也知道家庭的不富裕和贫瘠,如果想要改变这一切,必须要有人“先行一步”,自己有文化,也读过书,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好在王首道是个幸运的人,同时,他也聪慧,能干,所以,他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与欣赏,不日,1926年,王首道接到通知,被安排前往广州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广州革命氛围很浓厚,毛主席执掌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更是一群优秀年轻人的聚会,王首道不仅成为了这些年轻人中的佼佼者,还成为了毛主席的得意学生。

从农习所毕业后,王首道的革命思想更加成熟,他逐渐担当起了更重要的职务,先后做了中共浏阳县特支书记,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进入到了低潮,但王首道信仰坚定,继续革命。

1931年,因为有着极其丰富的革命经验,王首道担任了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也是在这里,他与王泉媛有了一段姻缘。

相爱的时间实在太短

1931年的那次大会,王泉媛对王首道这位首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有人介绍他们两人认识,还未等介绍人说话,王泉媛就先开口说:“这位首长讲得真好,我刚才听了。”

介绍人听后也是笑了起来,他指着王泉媛给王首道介绍说:“她就是中共吉安县委妇女部长,别看她年龄小,会的可多了耍马刀、驳壳枪......”

从此,王泉媛与王首道两人便相识了,但那个时候,由于年龄,以及各种差距,他们只是单纯的结识,并非相爱,他们真正的相爱,是在几年以后。

1934年,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红军接连失利,不得不扩军,王首道担任了扩军工作队队长,王泉媛正巧这时也在工作队,两人朝夕相处,王泉媛也就了解了王首道的家庭,往事,也知道在此之前,王首道曾有一位叫王绍坤的妻子,两人不仅是同乡,同学,还是革命战友。

然而就在两人婚后的第二年,由于叛徒的出卖,王绍坤最终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对王绍坤百般利诱,折磨,让他说出王首道的下落,但王绍坤始终闭口不言,她彻底惹怒了敌人,被捕17天后,王绍坤英勇牺牲。

交谈中,王首道也知道了王泉媛的出身,知道她曾经做过童养媳,两人都知道,对方是个苦命人啊。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军渡过金沙江之后,到达四川分宜,王首道被留在了这里,奉命成立与领导川南特委,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就问王首道,是否有要求。

王首道支支吾吾,说想让王泉媛留下来,协助自己工作,对于王泉媛与王首道两人之间的感情,李富春似乎早就知道,他笑着答应下来。

当天,李富春的妻子蔡畅大姐带着几个人来到了王泉媛的面前,问她是否愿意留下,是否可以与王首道结为妻子,对王首道,王泉媛早有爱慕,经过几人的撮合,王泉媛羞红着脸答应了。

可惜的是后,两人结婚后,王首道却没有留下来,他有了别的工作安排,自此,他与王泉媛便开始了分离,直到后来在两河口时,王泉媛终于与王首道再次相逢。

只可惜的是,这一次的相聚,也仅仅有着一夜,第二天,由于各种突发事情,王首道不得不与王泉媛再次分离。

而这一次的分离,让两人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再次相见,已经是46年后。

王泉媛所在的队伍,后来被编入到了红四方面军,而王首道,则是在中央红军,在红四方面军,王泉媛革命信仰坚定,她担任了西路军总指挥部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

能够在红军队伍中担任团级干部,可见王泉媛的优秀,遗憾的是,在与敌人马家军的交战中,王泉媛最终不幸被捕,被俘之后,王泉媛被分配给马匪工兵团团长马正昌做老婆,但王泉媛始终不从。

她先后五次逃跑未果,也被毒打了五次,最终就在敌人以为她跑不了的时候,她却咬着牙再次的逃跑,这次,她成功了,来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

让王泉媛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这里,却是受到了最残忍的对待,由于她离队三年,那个曾在长征路上几次向王泉媛求婚都遭到拒绝的人,冷漠的拒绝了她。

王泉媛伤心之余,只好回到家里,1948年她和一位烈士的后代刘高华结为了夫妻,那个时候,王泉媛的内心,其实一直都有王首道,但这么多年不见了,她猜测到,也许王首道早就忘了她吧。

一个女人,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如何独自生活?王泉媛结婚,也是迫不得已。

46年后的相见

建国后,王泉媛似乎忘记了自己老红军的身份,她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闭口不谈之前的经历,但她这样一位伟大的老红军战士,党和组织,还有那些老战友怎么可能会忘呢?

1962年,朱德带妻子康克清重上井冈山,他们经过吉安,康克清专门问地方官员王泉媛的下落,也是在朱德与康克清的帮助下,王泉媛的生活好了一些,她被分配为了禾市乡敬老院院长。

她这一干,就是13年的时间,1982年,王泉媛来到了北京,她此次前来,是想让康克清证实自己的党员身份,已经是全国副主席,副国级官员的王首道得知王泉媛来了北京,当即提出要见一面。

时隔46年后的相见,当然有着波澜与遗憾,当王泉媛问出:“当年你是不是不要我”这句话时,王首道泪如雨下。

这次的相见,由于两人也有了各自的家庭,最终也是各自分开,1989年,王泉媛被国家确认为老红军团长身份,开始享受副厅级待遇,她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

几年后,王首道病重,王泉媛得知后,又专门前来探望,这天,王泉媛到王府井百货商店买了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在医院,王泉媛将布鞋交给了王首道,哽咽地说:“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新娘要给新郎送上一双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穿上这双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回到亲人的身边来……”

见了王首道一面后,王泉媛返回了老家,两年后,王首道去世的消息传来,王泉媛得知,悲痛欲绝。

不久,王首道的女儿专门前往探望王泉媛,并将父亲临终前嘱托她买的补品和棉衣、红果等送给了老人,还喊了王泉媛“妈妈”,这让王泉媛感慨不已。

1 阅读: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