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卫是多大的官?为啥李元芳总是炫耀,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位?

趣闻古今历史 2023-03-01 14:27:46

对于追过《神探狄仁杰》的老一辈而言,李元芳的狄仁杰护卫队队长形象深入人心,不仅武功高强,声名远扬,而且正直仗义,认真负责。狄仁杰的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甚至一度成为网络热梗,流行网络文化圈层。

但是,相比起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是身居高位立功无数的传奇宰相狄仁杰,李元芳其实是影视剧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是《神探狄仁杰》的导演和编剧钱雁秋原创出来人物,一是作为狄仁杰的武力代表推动剧情,二是作为古代英雄形象的集合体丰富剧情。

但虚构不意味着不严谨,办案中李元芳常说的一句话是:“在下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用来亮明身份便于办案。

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官职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有据可考的,它为何如此值得李元芳不断提起呢?

01 千牛卫大将军为何名声响亮

“千牛”二字用于形容刀具极其锋利且耐用持久,据传该原本词义出于《庄子.养生主》,其中提到屠夫用来斩杀解刨壮牛的刀,在杀了千头牛之后依旧崭新如初,吹发可断。

原指屠夫刀工了得,技巧娴熟的典故,在南北朝时期被用于形容刀具锐利,即“千牛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皇帝能使用千牛刀防身,而其他臣子不能带刀入殿,千牛刀就是皇帝佩刀的同义词。

其最早的记载于《南齐书》的一场宫廷政变当中,当时的南朝宋后废帝刘昱把杨玉夫等人逼上绝路,于是杨玉夫和陈奉伯等二十五人同谋偷了刘昱自己所配的千牛刀,将刘昱斩杀于睡梦中。

千牛刀是给皇帝防身的,那千牛卫又是做什么的呢?这还得从中国古代的禁军制度说起。

禁军,一般指古代直接由皇帝统帅的军事武力,用于巡逻、保卫皇宫,保证皇帝安全。北朝北魏时期,朝廷里面一种叫“千牛备身”禁军官职开始出现,专门负责皇帝的贴身安全护卫,而千牛刀,也从皇帝手中转移到“千牛备身”。

最早“千牛备身”直属于皇帝,没有机构统一行政长官。而到了北魏孝明帝时期,政治系统逐步完善。

据考证,此时期所设的“领左右”很可能就是“千牛备身”的长官职位,这一制度延续到隋朝;隋朝设置类似北周的军事制度,以十二府为单位统领禁军,其中一府“左右备身府”统帅的依然是“千牛备身”。

到了唐代,“千牛备身”正式改称为“千牛卫”。虽然改朝换代,但是唐代承袭隋朝制度,因此千牛卫职责依旧是贴身保护皇帝安全,也就是是说千牛卫的地位经历了百年,特化为了皇帝“保镖”。

千牛卫所身处的系统是唐朝的府兵制。府兵制是经由几个朝代完善并且在唐朝到达顶峰的体系,由朝廷中数个官职统帅全国各地的兵部军府。千牛卫是属于南衙卫兵,也就是所谓的“十六卫”,但“十六卫”中其他十二卫职都可以统领全国的府兵,唯独这左右千牛卫只负责警戒。

左右千牛卫的上司,就是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统领负责皇帝安全的千牛卫,属于正三品的官职,与狄仁杰的官阶同等,相当于现在的陆军上将的级别。

按说这个级别的人应该不会是狄仁杰的陪衬,更不会甘心去当狄仁杰的贴身侍卫,关键在于“检校”二字。

02 虚职也很重要

“检校”在唐代不是一个正式的职称,而是由皇帝赐予特定人的特定职位,在唐代,对于官员来职称上有虚职和实职,区别就是有没有实权的名号。

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是显然是虚职,因为唐代的所谓的大将军特别多,因此大将军大多数是属于虚职,只是一个职称并无实际权力。

“检校”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代”,也就是说,李元芳其实是代牛千卫大将军,是武则天给李元芳的一个荣誉职称,但并不是真的要去干贴身保护皇帝的工作,而是跟着狄仁杰到处破案,做狄仁杰的贴身护卫。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着李元芳不重要,相反,真正带有“检校”二字的都是皇帝的心腹。

元芳在当上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之前,其实是只是一个小角色,官位只在正四品之下,是一个中郎将,但由于其出色的才华和狄仁杰的赏识,使得元芳在武则天心中更有分量。

但女帝由不能在明面上把这个在朝廷中还不能服人的小卒立刻提上很高的职位,于是给他了一个官职大但无实权的虚职。这种暗中提拔的方法在李世民提拔长孙无忌的时候就经常使用。

这个虚职,一方面表达了武则天对他的重视,但又不至于惹得其他大臣的不开心,一方面又可以以千牛卫大将军的旗号去进行办案交涉。

用这个名号,而不用狄仁杰的名号,主要是因为要去保护狄仁杰的安全。毕竟千牛卫是皇帝的贴身侍卫,而千牛卫大将军的旗号一出,大家就知道不好惹了,毕竟谁敢去惹皇帝身边的人,这样一来狄仁杰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办案中所涉及到交涉的部分也会顺畅许多。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武则天并不信任从李世民时期过来的狄仁杰,所以派遣李元芳去监视狄仁杰。狄仁杰是在李世民统治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李世民难免有偏向,所以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对可能与李世民相关的派系留了不少心眼。

无论如何,李元芳作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无论是对于武则天还是狄仁杰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唐朝没落之后,千牛卫的存在感也逐渐减弱,但其依旧是中国统治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参考系之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