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未映先火竟在越南引发南北激烈互撕

清醒剂 2025-03-02 20:47:31

近日,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原本备受期待的动画电影《哪吒 2》,在确定 3 月 15 日于越南上映后,竟意外引发了越南南北民众之间的激烈冲突,甚至演变成了一场骂战。

据悉,《哪吒 2》在越南尚未正式上映,盗版片段便已在 TikTok 等平台广泛传播,积累了百万级流量。许多越南观众对哪吒故事并不陌生,他们从小看着 86 版《西游记》动画长大,对哪吒剔骨还父等经典桥段耳熟能详。在越南北部边境,已有 5% 的观众专程跨境至云南河口县影院观影,有人甚至用 “惊艳” 来形容这部颠覆传统神话叙事的作品。

然而,正是这种文化亲近感,触发了越南社会敏感的神经。争议的核心在于哪吒的文化户籍。北越网民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派坚称哪吒是中华文明赠予越南的文化遗产,另一派则主张经过千年本土化,哪吒早已是越南精神图腾。这种矛盾立场折射出北越复杂的历史情结 —— 作为曾隶属中原王朝的中华文化圈成员,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渴望彰显文化独特性,又难以割裂与中国的渊源。

南越网民的反应则更为激烈,部分人既否认哪吒的中国起源,也抗拒北越的文化挪用。有评论尖锐指出:“南方人种属于东南亚棕肤系,历史上受印度教影响更深,和北方的黄皮肤‘中华派’从来不是一家人!” 这种南北对立绝非偶然。地理与历史的断层线早已埋下伏笔:北越自公元前 111 年起就断续受中原王朝管辖,1832 年才与南方的占城国短暂统一,53 年后又变成法国殖民地。殖民者刻意放大南北差异,推行分而治之策略,导致 1975 年越南统一后,文化认同仍如碎镜难圆。如今这场哪吒之争,不过是历史伤痕的当代投射 —— 北方将哪吒视为高阶文明符号以强化文化优越感,南方则将其看作北方霸权工具而激烈抵制。

这场口水战中,双方言辞激烈,甚至出现了侮辱性的标签互撕,如 “南方猴子” 与 “北方杂交” 等称呼,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有越南博主在社交平台直言:“我们偷拍、翻译、传播,就像当年中国观众追日漫美剧一样 —— 真正的好作品会自己打破国界。” 这种用脚投票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官方层面的归属争议形成微妙对照。

事实上,这并非越南首次因文化归属问题引发争议。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越南在文化领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于一些与周边国家存在渊源的文化元素,时常出现归属权的争论。但此次因一部电影引发如此大规模的南北对立,仍属罕见。

对此,有文化学者指出,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本应是促进交流与融合的桥梁,而不应成为引发冲突的导火索。《哪吒 2》在越南引发的这场风波,不仅反映出越南内部长期存在的南北文化差异与矛盾,也提醒人们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文化的理解与包容,避免因误解和偏见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随着 3 月 15 日《哪吒 2》在越南正式上映日期的临近,这场因电影引发的南北争议将走向何方,备受关注。究竟是会随着电影的热映而逐渐平息,还是会进一步升级,我们将持续关注。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