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投资沦为生命债务

武桓社会趣事 2025-04-01 13:12:52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晴

近日,海归女硕士自杀的消息震惊全网,这个毕业于英国一流大学、国内985硕士的姑娘,明明在省城银行有一份体面工作,又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怎么就突然走上了绝路?

表面上的原因是来自领导刁难,工作五年,这女孩要请假备婚,领导不准,她妈妈坚称:请假结婚成导火索,职场霸凌逼死了小琳。而有些报道又说来源于来自她母亲的压力。

她读大学时在英国留学,花了200万,家里指望她进央企回本。央企稳定,收入高,还体面。她要是去民企,加班多,钱不稳,还没面子。结果她工作不开心,想换,老妈死活不让。母亲的账算得清,一旦离开编制内工作,女儿和女婿就不再是门当户对了,女儿工作不好,意味着以后在婚姻里的地位一降再降。千算万算,唯独没算清楚女儿的承压能力。

领导刁难只是点火,她心早被妈累垮了。她妈强势,啥都管,什么都要控制,连喘气的机会都不给。明知女硕士工作得痛苦压抑,老母亲仍诸多阻挡,不让女儿换个合适的工作。

女硕士表面看似幸福光鲜,其实她被母亲牢牢地掌控人生,她只有死了,才摆脱母亲的控制。其实一个强势母亲对子女的打击是致命的,她以爱的名义,包办子女的一切,令子女无法喘息,不给子女退路。

如果这个母亲能够在女儿出现抑郁倾向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同意女儿辞职,让女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要干涉她选择的权利了,让她自己做主,只要好好活着,开心活着,工作干得不愉快,换掉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暂时找不到工作,也可以让她考博或者考编,可以换个赛道或者环境。不要试图去控制她,让她按照你的意图前行。

其实,我也是母亲,我常常在想,如果女儿不想结婚,不愿意面对鸡飞狗跳的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也可以不结婚的,也可以做人工授精或者试管婴儿,在精子库挑选优良的精子,给自己留个后,晚年有人照顾。

如果这个女硕士的母亲让她重获自由,选她最喜欢的专业,重新规划人生,给女儿最大的兜底,女儿哪里肯舍弃年轻的生命呢?父母最大的愚蠢是每时每刻都在算投入的教育成本,如果执着回本,就别送子女留学,读国内大学和研究生最省钱,四年才20万左右,工作一两年就回本了,何必舍近求远呢?没钱就量力而行,别把自己的家底给掏空了。

父母越是将利益看的重,子女心理越脆弱,越容易出事走向极端。有人估计压垮女硕士最后一根稻草的人,是她母亲,而不是外人。其实,对于这位女硕士而言,工作干的不开心,换掉不就行了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啥大不了的?何必将自己逼迫死?女硕士本不该死,如果她敢反抗,她一定能摆脱母亲的控制,跳出那个束缚她的工作和家庭,活出自己的真正价值,收获满满的快乐。可惜,她死于懦弱。

生命的重量从来不是一道算术题,学历、彩礼、编制、回本率……这些冰冷的指标堆砌不出人生的价值。当亲情异化为资本投资,当母爱扭曲为道德绑架,子女便成了父母意志的囚徒。这位女硕士的悲剧撕开了当代精英教育最残酷的真相:我们用两百万培养出的"完美人偶",终究敌不过一句"妈妈都是为了你好"。职场霸凌固然可憎,但真正杀人的是从不松手的亲情绞索。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是父母人生的续写工具。与其在墓碑前摆满鲜花,不如在生时学会放手——这或许才是对200万教育投资最好的回报。愿天堂没有Excel表格和门当户对,只有她未写完的诗。

0 阅读:0

武桓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