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今河南新郑人,春秋初期郑国第三任君主。
公元前761年,为了政治平衡和互信,郑武公娶了申国公主武姜。四年后武姜生产时,由于胎位不正,脚先出来,武姜折腾得够呛。当时这种逆生称作牾生,故小男孩被取名为寤生。也基于此,武姜产后有轻微的抑郁,认为该男孩不吉利,也就不甚喜欢。又三年,武姜再生一子,取名为段。因武姜的刻意疏离,少年寤生在阴暗的岁月中成长,故而养成了沉默寡言、谨慎隐忍的性格,也就是少年老成。而姬段聪明伶俐,且多力善射,武姜对其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母爱,故而养成了争强斗勇、乖张暴戾的性格。
有一次,寤生俩兄弟比试箭法,姬段故意把箭射偏,将举靶的士卒当场射死了。寤生深知弟弟只能赢不能输,再比下去不知道还要死几个人,就当场认输。回到舍下,寤生受到父亲的责骂:大丈夫行事当干脆利落,将来方可成就霸业。
父亲的一席话对寤生的影响很大,从此其更加明敏、果决,对于杀伐也不那么忌讳了。郑武公眼见寤生进步,甚为欣慰。
话说西周政权实行分封制,兄弟叔侄及重臣分封建国。周宣王时期,其封弟弟姬友为郑伯,封地在都城镐京,是西周重要的五邑之一,“郑”的国号有郑重严肃、忠孝仁义之意。
郑武公在位期间,高举“尊王”与“爱民”大旗,着力发展经济,先是联合秦、晋等国击破犬戎,为父亲郑桓公报了仇;之后又灭亡郐、东虢及其他八个附庸国,疆域得以扩大。郑武公手段了得,为了灭胡国,其宁愿牺牲爱将关其思及自己女儿一辈子的幸福。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多次请求将姬段立为太子,郑武公均以“长幼有序”为理由拒绝了。同年,郑武公病逝,十三岁的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少年君主心智还不成熟,在复杂诡谲的政治角逐中是沦为傀儡,还是死于非命?
郑庄公即位之初,武姜就向其发难。武姜出面替姬段索要制邑,制邑乃险城,虎牢关就在此,控制制邑等于卡住了郑国和周王室的咽喉。郑庄公没有答应。武姜接着又要京城,郑庄公为难之际,大夫祭仲提醒说:京城比国都新郑还大,把京城封出去,迟早会危及国君啊。
显然,武姜和姬段是有充分准备的,其方法就是取乎于上而得乎于中。
郑庄公知道祭仲所言极是,只是一脸无奈地说:母亲非要这么做,我哪有什么办法?祭仲又说:姜氏会满足吗?不如早点解决姬段,其像野草一样蔓延就麻烦了。郑庄公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等等看吧!
二十年后,姬段命西鄙和北鄙听命于己。上卿公子吕坐不住了,问郑庄公:大王为什么还不动手?您要是想把君位让出,就请允许我前去侍奉姬段。郑庄公知道是激将法,其微微一笑,说:不急不急!
不久,姬段将势力扩到了廪延一带。公子吕又坐不住了,建议郑庄公赶紧攻打。郑庄公依旧笑着说:不急不急!
姬段修城郭、聚粮草、整武备等一系列动作都被郑庄公的密探侦知;当武姜与姬段约定里应外合的密信被截获后,郑庄公便找来公子吕如此这般这般应对。
为了引蛇出洞,郑庄公假称要去见周平王。武姜不知是计,便告知了姬段。于是姬段领着人马过来了。郑庄公早就派公子吕率二百乘的部队杀向了京城,并很快攻下。京城的百姓不愿追随叛逆的姬段。
姬段得知后院被端,其在军中大声埋怨母亲消息不准,军士们知道后纷纷溃散,其只得带着残兵先是逃到了鄢地,后又跑到了早先的封地共城。郑庄公领兵紧追不舍,姬段自知不能幸免,最终自刎。
郑庄公隐忍了二十年终于摆平了弟弟,其将母亲武姜安排到颖地居住,并发誓:不到黄泉,决不再见。一年后,郑庄公为了赢得民心、巩固团结,其根据颖考叔的建议,挖了一条很深的地道,算是黄泉之路,之后在地道里与母亲见了面。武姜也认识到了过错,于是母子冰释前嫌。
郑庄公在母亲厌弃、出卖的情况下,仍然“黄泉认母”,算是仁至义尽了。故事传出来后,郑国百姓无不称赞郑庄公是真正的不违誓言、讲究孝道之人,纷纷表示愿意永远追随。
俗话说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郑庄公赢得民心为日后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意识到郑国对周王室的威胁,转而偏信西虢公。郑国的发展得益于“尊王”的旗号,郑庄公也意识到周平王此举于己不利,故派太子去周朝为人质,周平王被迫也将王子作为人质派到了郑国。
“周郑交质”只是貌合神离。周平王之后的周桓王仍将政务交给虢国处理。于是,郑庄公数次派兵去收割周天子领地的粮食,周桓王更加不待见郑庄公,周郑关系至此彻底恶化。
没有周天子依托,郑庄公的奸雄本性就显露无遗了。郑庄公延续重商主义,利用本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强化军队纪律,提高军队战斗力;完善法律法规,使国家治理规范化,郑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
公元前719年,刚刚篡位的卫国国君州吁想借讨伐郑国来讨好周桓王,就纠集宋国、陈国、蔡国和鲁国攻打郑国,五国军队将郑国的东门围得水泄不通。
郑庄公准确抓住了关键点,决定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郑庄公用鱼饵之计,成功把宋军调动到了长葛。随后,郑庄公派公子吕挑战卫国,公子吕率军用了几个回合就打痛了卫军,其趁机喊醒卫军主将石厚,要其赶紧回国,以免国内生变,之后假装招架不住,撤回了城里。
卫国州吁不敢再纠缠,在收割了东门外的稻禾后,就地解散了联军。“东门之战”持续了短短五天就草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