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怪象:走亲戚时交流的越来越少了,都在刷手机!

点点人到中年 2025-02-01 16:44:38

今天是正月初三,今天,你走亲戚了吗?

正月初三,不少地方的习俗是舅舅要去出嫁的姐姐(妹妹)家拜年!

这些习俗,对于60后、70后、80后、90后来说,是从小受教育大的,也是一直在延续和传承这些习俗的。

但对于00后及以后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只知道今天在走亲戚,但不知道今天为啥是要走这个亲戚。稍微小一点的孩子,也就是10后,他们还愿意走亲戚,毕竟,过年是他们的最大期待,反正就是跟着大人一起去吃喝玩乐。

而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就是15、6岁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处在形成自己价值观的时期,或者叫处在“叛逆期”,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愿意跟着大人走亲戚。即便跟随着大人一起走亲戚,也不愿意和大人们,或者表兄弟姐妹们多说一些话,几个孩子虽然坐在一起,但是却是每人抱着一部手机,各自玩各自的,很少交流。

回想起80后90后的孩子们,过年最期盼的就是走亲戚。不论路途遥远,不论天气严寒,也不论交通工具落后,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的。一则能收到压岁钱,哪怕只有几块钱,也是非常开心的。二来,则是与自己的表亲们一起玩耍。不在乎玩什么,要的就是那种一起玩耍的快乐。哪怕只是玩泥巴,或者过家家,或者自制玩具。大人们、孩子们见面后,感觉有说不完的话。

而现在,各种情况都不一样的了。压岁钱的筹码加大了,少则3、500,多则过千元。玩的玩具也是五花八门,更加现代化、智能化了。但是对于现在00后、10后的孩子们,过年时却找不到80、90后的那种快乐了。孩子们见面后,相互交流的也不是那么多了,即便是坐在一起,也是各自抱着一部手机,各自玩自己的。

都说现在是物质上越来越富有,可这个年味却越来越淡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让人费解!

不敢想象,再过个8年、10年的,当50后、60后已渐渐走不动亲戚了;当70后、80后、90后已渐渐淡出;当00后已步入青壮年,当10后已成年,他们的孩子之间还知道这些习俗吗?他们还会走亲戚吗?他们还知道今天要走的是哪个亲戚吗?

当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群体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群体时,他们还有亲戚可走吗?没有了兄弟姐妹,以前的那些称呼:姑姑、姑爹,舅舅、舅妈,姨爹、姨妈……还有多少长辈能享用?这些称呼,还能延续下来吗?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可这些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而不是慢慢淡出。不要让春节假期只剩下“假期”,而少了“节日”应该有的内涵。

你们说呢?

你们还会给孩子们讲春节以及走亲戚、拜年的习俗吗?

0 阅读:8

点点人到中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