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0日深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专机降落在沙特阿拉伯,开启了一场备受国际瞩目的外交行程。据央视新闻报道,泽连斯基此行计划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举行双边会谈,但外界普遍认为,这场会晤仅是“前菜”,真正重头戏在于次日的美乌闭门磋商。
“头等大事”与“诚意考验”从行程安排看,泽连斯基此行目标明确。一方面,乌方急于推进与沙特此前达成的价值5000亿美元矿产资源合作协议,为国内经济注入强心剂;另一方面,乌克兰代表团需向美国阐明停火诉求,争取重启军事援助与情报支持。
然而,这场谈判的复杂性远超表面。美国官员透露,美方核心关切在于评估乌克兰是否愿意对俄罗斯作出“实质性让步”——外界解读为领土问题。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实际控制了乌东四州大部分地区,而乌克兰始终坚称“寸土不让”。此前,泽连斯基与特朗普政府因这一分歧不欢而散,如今双方能否破冰,成为谈判成败的关键。
停火方案:虚与实的博弈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乌方官员消息,泽连斯基计划提出“部分停火”方案,即暂停海空袭击及针对能源设施的远程打击,地面冲突则“边打边谈”。这一策略被外界视为“以拖待变”,既为争取欧洲维和力量介入创造空间,又试图说服美国恢复对乌军援。
不过,美俄双方对此并不买账。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明确领土让步底线,而特朗普政府则希望泽连斯基展现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一名美国官员直言:“乌克兰必须证明他们愿意回到谈判正轨。”
美乌关系:暗流下的角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方代表团以议员及特使为主,缺乏军方代表,而乌方则派出总统办公厅主任、外长、防长等高层,阵容堪称“全明星”。分析指出,乌克兰试图通过多领域施压换取美方软化立场,但美方态度依然审慎。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在抵达沙特后表示,矿产协议“细节仍需敲定”,而是否解除对乌援助冻结,将“取决于乌方立场”。这一表态被解读为美国对泽连斯基的“最后通牒”——若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拒不妥协,美乌关系恐难回暖。
战场与谈判桌的联动就在泽连斯基抵沙当日,乌军宣布对俄境内多个目标发动袭击,似在谈判前展现“强硬姿态”。然而,这种策略也可能适得其反。俄美乌三方分歧的焦点仍在于如何平衡停火与领土主权,任何误判都可能让乌克兰陷入更被动局面。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泽连斯基此次沙特之行,既是乌克兰和平计划的“试金石”,也可能成为俄乌冲突走向的转折点。若谈判再度破裂,乌克兰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军事与外交压力。这场博弈的结果,或将在未来一周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