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一位古代的仙人,居于崆峒山的一处石室中。黄帝闻其大名,便决定前去请教至高无上的道之精要。
然而初次探访时,广成子以“治理天下者应顺应自然,而非强求改变事物本性”为喻,指出黄帝尚未领悟大道真谛。对此,黄帝深感自省,退出石室后三个月,再度虔诚地来到广成子面前,谦恭叩首,恳请指教修身养性的道理。
广成子回答道:“大道至深至远,幽邃而宁静;抵达其极,则是晦暗且寂静无声的状态。修行之人需做到心无所视、耳无所听,保持精神的静谧与专注,如此身心方能回归正道。在修持过程中,必须确保身体不被劳苦所累,精神不受纷扰影响,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长生久视的境地。当一个人的眼中不见俗世万象,耳中不闻世间杂音,心中不留丝毫执着,那么他的精神就能主宰形体,从而实现生命的长久延续。修炼的关键在于摒弃杂念,关闭对外界感知的门户,过度的智巧只会带来衰败。我坚守着浑然一体的大道,并使自身处于阴阳调和的状态,因此历经一千二百年岁月,身形未见衰老。得道者上可君临天下,下可统治四方;失道者则无法企及日月光辉,最终化为尘土。现在,我将步入那无尽的大门,游历无穷无垠的原野,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世人皆有生死,而我追求的是超越生死的境界。”
随后,广成子授予黄帝《阴阳经》(另一说是《自然经》),相传还有力默子编撰的《道成经》,共七十卷,以此助黄帝开启对大道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实践。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神仙传》中,广成子对黄帝的原话为: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