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迎来了她的解放时刻,这座曾经被黑暗笼罩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然而在这欢庆的海洋中,华野后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李厚坤却无法沉浸其中,他的目光穿透了繁华,凝视着远方尚未沐浴解放光辉的土地。
那时福建尚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战火肆虐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李厚坤心中明了,革命的道路尚未走到尽头,他的使命尚未完成。
尽管陈毅司令员出于对他的关心,希望他能留在上海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但李厚坤坚定地拒绝了。
他毅然向组织请缨,愿赴福建前线,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组织的决定下来了,李厚坤被任命为三野第十兵团后勤部长,肩负起统筹运输军需物资和武器的重要任务,为前线战士提供后勤保障。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后勤保障是战争胜利的关键,李厚坤深知责任重大,接到任命后,即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考虑到路途遥远且充满变数,李厚坤决定携妻子葛玉芳和未满周岁的儿子李新国同行。在这动荡的时代,他希望家人能够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
为确保行程安全,组织特意为他配备了一个精锐警卫排,这些战士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训练的精英,他们将全程守护李厚坤一家的安全。
1949年8月1日,烈日当空,李厚坤带领警卫排,乘坐两辆汽车,踏上了前往福建的征途。
沿途他们见证了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创伤,破败的房屋,荒芜的田野,这一切更加坚定了李厚坤的信念,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必须争分夺秒,让人民早日摆脱苦难。
但他们未曾料到,一场生死考验即将来临。
一、路遇土匪威胁在连日的颠簸与奔波之后,8月3日正午,李厚坤一行终于抵达了嵊县长乐区大队,在此稍作休整。
长乐区的负责人热忱地接待了他们,但在得知李厚坤一行即将途经绿溪乡时,负责人的脸色骤变。
他急忙向李厚坤详细揭露了绿溪乡的情况——这个看似平静的乡村,实际上却是土匪的藏身之所。
绿溪乡地势险峻,四周被群山环抱,山林茂密地形复杂,土匪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在山林中出没无常,令当地政府和居民防不胜防,他们不仅掠夺财物,更是无恶不作,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社会治安。
听完负责人的叙述,李厚坤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他深知这些土匪的行为严重阻碍了革命的进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表示一旦抵达福建安顿完毕,必将此事上报中央,请求派遣军队清剿这股土匪,还百姓一个安宁的家园。
负责人见李厚坤意志坚定,再次诚恳地提出派兵护送他们安全通过绿溪乡。他深知土匪的残暴与狡猾,担心李厚坤一行遭遇不测,然而李厚坤却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
他自信地认为,自己身边的警卫排足以应对土匪的威胁,无需额外劳师动众。他还考虑到当地的武装力量应留用于保护百姓,不应因自己而分散。他坚定地对负责人说:
不过是几个土匪而已,我有一个排的兵力在侧,足以应对。你们的武装力量还是用来保护百姓吧,不必为我们担忧。
夕阳西下夜幕逐渐降临,李厚坤一行在晚霞的映照下再次启程,他们分乘小车和大卡车,在夜色中向着绿溪乡疾驰而去。
李厚坤坐在小车副驾驶座上,心中筹划着即将在福建展开的工作,全然不知危险正悄然逼近。
与此同时,绿溪乡的山林中,土匪头子安我华站在山顶,俯视着下方的道路。他通过在嵊县县城的眼线,早已掌握了李厚坤一行的动向。
安我华在李厚坤等人必经的东阳县巍山胡村桥头,他们设置了坚固的路障,并在道路两旁的山林中埋伏了大量土匪,山上还布置了火力点,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陷阱,只待李厚坤的车队出现。
二、血腥伏击由于后方卡车行驶速度较慢,再加上李厚坤心急如焚,一心想着尽快赶到福建,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所以两车不知不觉间拉开了距离 。
8 月 3 日晚上八点,李厚坤和妻子乘坐的小轿车在东阳县巍山胡村桥头,突然被路障挡住了去路。
警卫员凭借着敏锐的直觉,第一时间察觉到情况不对劲,他神色紧张,急忙示意李厚坤注意隐蔽,等待后方卡车上的保卫排过来再做打算。
然而李厚坤却是急性子,他不愿在路上耽搁一秒,劝说警卫员和自己一同下车将路障移开继续前行。
就在二人走出车门的一瞬间,寂静的夜空中突然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子弹如雨点般迅速射到了小轿车身上。
李厚坤反应迅速,一个转身,敏捷地躲到了汽车后轮的位置下进行反击,后方卡车上的战士们听到枪声,毫不犹豫地跳下车,加入了前方的战斗。
就在这时,汽车内部传来了一阵阵婴儿的啼哭,李厚坤心急如焚,一边躲避着子弹,一边拼尽全力打开车门查看情况。
只见妻子葛玉芳已经倒在了后座上,鲜血顺着座椅不断流淌,而他们的幼子在妻子的保护下,竟奇迹般地毫发无伤,葛玉芳在临死前,依然用自己柔弱的身体紧紧护住怀里的孩子 。
警卫员迅速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拽出抱在怀里,李厚坤见状,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红着眼睛示意警卫员将孩子先带走。
他深知此刻不是悲伤的时候,便迅速镇定下来,率领战士们边打边退。
双方激烈对峙了近一个小时,突然间从附近山头传来了无数吆喝声,百余名匪徒如潮水般占据高处,向李厚坤等人展开了猛烈射击。
由于李厚坤一行人对当地地形不熟,再加上敌人人多势众,他们逐渐被打散了阵形,陷入了绝境。
眼见形势危急万分,担心李厚坤安全的大卡车司机心急如焚,他顶着枪林弹雨,用尽全身力气移开路障后,又小心翼翼地匍匐回小汽车内。
他手忙脚乱间将小汽车启动,扯着嗓子狂喊李厚坤,想带他离开这个危险之地,到最近的东阳部队求援 。
然而枪炮声震耳欲聋,完全掩盖住了他的声音,卡车司机见状又狂按喇叭,试图引起李厚坤的注意,可没想到喇叭早就被土匪们打坏了,发出的声音微弱。
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凶猛,战士们伤亡惨重,再这样等待下去,众人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无奈之中,卡车司机只得先行启动轿车,拉着葛玉芳的遗体,沿着道路向东阳部队的驻地急驶而去。
其他正在还击的战士,在夜色中与李厚坤走散,又看到小轿车疾驰而去,都以为李厚坤已经随小车安全脱离。
于是他们便边打边退,撤出了战斗区域,殊不知此时的李厚坤还被困在战场上,面对着如狼似虎的敌人 。
在朦胧的月光映照下,李厚坤隐约辨识出北面山头有一处山沟,可以作为藏身之地。他果断作出决定,带领着仅剩的几名战士,全力奔向那片山沟,迅速隐蔽其中,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其他战士们能尽快引来援军。
可是这帮匪徒狡猾至极,他们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李厚坤。
土匪们突然停止了攻击,佯装已经撤退,但却潜伏在暗处,静静地等待着李厚坤等人上钩。
直至天蒙蒙亮,李厚坤等人误以为这帮土匪已经散去,便小心翼翼地走出了山沟 。
三、陷入绝境谁料就在李厚坤等人踏出山沟的瞬间,土匪们从四面八方杀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战士们虽英勇抵抗,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纷纷倒在血泊之中。
李厚坤身受重伤,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但他依然坚毅地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土匪头子安我华得知李厚坤阵亡欣喜若狂,他急不可耐地赶到现场,望着李厚坤的遗体,发出了一阵狂妄的笑声:
哈哈哈,我竟然亲手击毙了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呀,我必将获得重赏!
几小时后,东阳县的支援部队匆匆赶到,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屠杀已经结束,土匪们早已逃之夭夭。
支援部队的战士们目睹现场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他们默默地收殓着战友的遗体。
在清点伤亡名单时,他们发现李厚坤将军的遗孤和警卫员不在名单之中,这让大家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或许李厚坤的血脉仍在世间。
在这场战斗中,李厚坤之子李新国与警卫员不幸被土匪劫持,幸运的是,警卫员成功带领李新国逃脱。他们在山林中藏身数日,靠野菜野果充饥,历尽艰辛,最终找到了部队。
李新国被送回部队时,战士们激动不已,纷纷围拢过来,对这个劫后余生的孩子充满了感慨。李新国的幸存,不仅让大家感到欣慰,也使李厚坤的血脉得以延续。
四、追剿匪首安我华李厚坤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全军上下沉浸在深切的悲痛与愤怒之中。
华东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们闻讯后怒火中烧,当即下令对这伙土匪展开全力围剿,誓要将凶手绳之以法,为李厚坤报仇雪恨,同时为当地百姓铲除祸害。
地方组织迅速响应,他们积极协助部队搜集土匪的行踪和活动线索,为部队提供了宝贵情报。
在群众的鼎力相助下,部队逐步掌握了土匪的动态,一场紧张而激烈的围剿行动随即展开。
追剿部队沿着土匪的逃亡路线,一路追踪不舍。
在一次遭遇战中,解放军与土匪正面交锋,土匪倚仗地形熟悉负隅顽抗,但追剿部队发起猛攻,与土匪展开生死较量。
经过一场激战,土匪终于不敌开始四散逃窜,解放军乘胜追击,成功击毙和俘虏多名匪徒,给予土匪势力致命一击。
经过数月的艰苦追剿,土匪力量日渐削弱,如同丧家之犬四处逃窜。
1950年3月,追剿部队在诸暨白枫附近将安我华匪部团团包围,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安我华依然企图顽抗到底,但在追剿部队的强大攻势下,他的抵抗瞬间崩溃。
最终匪首安我华束手就擒,余部土匪纷纷缴械投降,这场惊心动魄的围剿行动,终于以胜利画上了句号。
5月中旬,经过公正审判,罪行累累的安我华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匪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消息传来,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从此这片土地上的匪患得以根除,百姓们终于迎来了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