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从何处来
文/图:家庙后人
“爷爷,院子怎么这么香呀?”
清晨,送孙女去幼儿园,刚踏出单元门,明媚春光瞬间铺满整个世界,一路繁花簇拥,香气扑鼻而来。五岁的小孙女仰着天真烂漫的小脸,向我好奇发问。

我微笑着回应她:“宝贝,是路边那五彩斑斓的玉兰,是身旁高低错落的紫梅,是眼前粗细有致的海棠,还有呀,是你心中那灵敏美好的味觉,才能感受到这么迷人的香气呢。”
她眨了眨明亮的大眼睛,又追问道:“那它们为什么会这么香呢?”
我一时语塞,搜肠刮肚,竟不知该如何向一个五岁的孩童解释这其中缘由。思索片刻,我只好直白地告诉她:“这些树呀,天生就带着香呢。”
孙女显然没有满足于此,紧接着又问:“为什么它们能自带香呢?”
这下,我得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

“宝贝,今早我们闻到的这些香味,树木们可是准备了整整一年呢。它们历经了夏日如火般的暴晒,秋日劲风吹拂的摧残,冬日雪霜冰冷的考验,才在春天里倾心地将这份美好奉献出来。它们努力吸收着阳光的慷慨普照,感受着月亮温柔的慈爱,接受雨水的润泽滋养,汇聚天地间的精华灵气,才有了这般芬芳馥郁的香气。它们默默忍受着鸟雀时不时的骚扰,路人无意间的摧折,园林师傅修剪时的‘疼痛’,药水刺鼻的腐蚀,才有了花朵如今的千姿百态呀。”
孙女听得全神贯注,小脸上满是认真,或许似懂非懂,但她突然对我说的一句话,却让我震惊不已!
“爷爷,我也要经历这些!经过了,我也会香!”

孙女走进幼儿园后,我却久久沉浸在她的话语里,陷入沉思。人会不会散发香味呢?如果会,那这香味又从何而来?
人生在世,不要一味地企求,也莫要总是忿忿不平。不妨时常扪心自问,我都经历了哪些呢?又从中吸收了什么?忍受了多少呢?
我们经历春夏秋冬,是否能做到惜时如金,不敢有丝毫懈怠?春天,趁着晨光,早早起身读书;夏日,不畏酷热,积极进取;秋时,勤奋用功,毫不困倦;寒冬,也不懈努力,哪怕效仿古人锥刺股。
面对日月星辰,我们能否笃定初心,矢志不渝?让阳光照进心灵,崇尚世间的美好;让月光涤荡身心,始终保持向善之心;让雨水洗礼自己,更加追求廉洁;让天地见证,始终坚守做个好人。

面对世间的种种纷繁,我们能否见贤思齐,坚定不移?不因善事微小而不去做,不因恶事微小就放纵自己。面对批评,虚心接受;面对赞扬,保持清醒。
“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若追求至善,又何尝不会自带清香呢?
让我们珍重春天的美好,珍爱夏天的给予,珍稀秋天的馈赠,珍藏冬天的厚爱。向那些能“带香放香”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