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段段育儿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邻居家的孩子,从小跟爸妈睡一起。突然有一天,大哭大闹不让爸爸跟妈妈一起睡,还说妈妈是他一个人的。当有其他小孩子想靠近妈妈的时候,孩子会生气的把其他孩子推开,更别说让妈妈去抱其他孩子了。
这其实就是孩子“嫉妒心”的表现。不同阶段的孩子表现出嫉妒心的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没那么多小心思,会比较直接的表达,不让其他的孩子接触自己的父母。稍微年长一点的孩子肯就会和其他孩子抢东西,看到别人有的自己没有,甚至去攻击其他孩子。
孩子年纪小,不懂什么是“嫉妒心”。他们可能单纯的就是想保护自己的东西,或是想要更好看的玩具。在当助教的时候,有出现孩子去撕其他孩子的衣服,咬人家,就是觉得别人的衣服比他好看。
孩子的“嫉妒心”常来自家长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还有错误观念的教导。
一、家长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孩子的“嫉妒心”?1. 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一哭闹,家长心就软了,没得办法只能一切随着孩子的意愿来。久而久之,当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很容易闹脾气,有不好的情绪产生。别人不能按着孩子的心意来,孩子便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重视,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2. 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许多家长也是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买名牌鞋子衣服,女生买各种娃娃和包包。这样孩子在和同龄的孩子相处时就容易去攀比,当自己的东西没有别人的贵,没有别人的好看的时候,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别人的都东西别自己的好看。
3. 盲目地夸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是第一。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鼓励式”的,当孩子考了个第一名的时候,不断的夸耀孩子,带孩子去吃好吃的。让孩子觉得自己就应该是第一名,而且永远只能是第一名。当有人考的比自己好的时候,心里接受不来,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通常来自比较。当自己的某个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就容易心里不平衡,产生嫉妒心理。家长有些错误的攀比心里也会影响孩子,有的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于是强孩子压力,让孩子也陷入攀比当中。
二、不重视孩子的“嫉妒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嫉妒是人们产生压力的主要根源,也是各种疾病的“病原体”,嫉妒心理在人的大脑意识中,是如同“肿瘤”般的存在。前段时间某中学学生的伤人事件,就是因为孩子接受不了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就出手恶意伤人。嫉妒心理使然让孩子做出出格的事情变成恶魔。
1.“嫉妒心”阻碍孩子正常心理的发育,形成性格缺陷。孩子不能树立正常的竞争观念,不能够接受别人的优秀,就很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容易有压力。使孩子一直处在一个愤怒,失衡的心理状况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孩子性格缺陷,影响孩子一生。
2.高度膨胀的嫉妒心理会让孩子变成恶魔。适当的嫉妒是有利于激励孩子进步变得更好的,从嫉妒中得到向好的人看齐的动力。当是过度的嫉妒心理就会使孩子心里扭曲,甚至做出一些罪恶的事情。
3.“嫉妒心”甚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嫉妒心理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氛围当中。科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会使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影响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器官功能减弱,影响人体的健康。
孩子的嫉妒心理使孩子不能够看到与别人共同进步的魅力,使孩子不能感受到与别人分享的快乐。孩子不能接受别人更优秀,缺乏正确的竞争意识。使得孩子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压抑的情绪中,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孩子性格,也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三、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嫉妒心”?在当助教的时候,一个孩子跟我说过她的心。孩子说她总是考第二名,就因为每次第一名都是她同桌的。久了之后她觉得同桌跟她说话都是带着轻视,所以她不喜欢她的同桌。希望老师能把她同桌调到其他班去,这样她就是第一名了。
我及时纠正了孩子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埋下了邪恶的“源头”。第一名没了,那我就是第一名了。现在孩子的想法只是让她的同桌调到其他班级去,当孩子长大之后不知道会对比她优秀的孩子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那么,家长们如果正确对待孩子的“嫉妒心”呢?
1.帮助他正确认识“嫉妒心”,意识到嫉妒心的危害。
2.帮助孩子转化消极的嫉妒心理,化嫉妒心理为动力。
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让孩子感受与其他人一起进步的快乐。
《三国演义》中周瑜活生生被诸葛亮气死,“既生瑜,何生亮”是他临走前的叹息。后人看完也不禁叹息,周瑜一世英名,聪明才智最终败在“嫉妒心”。接受不了诸葛亮比他厉害,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气的吐血身亡。
孩子的“嫉妒心”对孩子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孩子脆弱的内心禁不起攀比的压力,很容易就出现不好的情绪,产生扭曲的想法,甚至做出后悔一生的事情。
家长们应该帮助孩子,让孩子正确认识嫉妒心理,让孩子学会如何和他人良性竞争。多开导孩子,化解孩子因为“嫉妒心”产生的不良情绪,鼓励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与同龄人一同进步。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段段育儿日记,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