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参观雄安新区的智慧城市项目,工程师指着路灯杆介绍:"这套系统原计划用国外方案,等了两年代码都没解禁。换上鸿蒙后,三个月就接入了2万个设备。"现在这些路灯能做的事超出想象:电动车靠近自动充电,雾天开启激光防撞,甚至能帮走失老人定位。
在景德镇见到更鲜活的案例。陶瓷工作室把鸿蒙装进电窑,老师傅的手机能实时监控温度曲线,开窑时自动生成烧制日志。最妙的是AR功能,手机对准素坯,立刻浮现出青花纹样参考图。非遗传承人李老师说:"这技术比徒弟贴心,老祖宗的手艺倒逼着用上新功夫。"
科技城的创业者给我算了笔生态账:以前做智能硬件要交"苹果税""谷歌税",现在接入鸿蒙成本省一半。有个做智能门锁的团队,鸿蒙的分布式能力让他们砍掉了网关模块,产品价格直降300块。这种"生态红利"正在催生一批"轻装快跑"的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