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密电泄露之谜:红军如何找到破译钥匙

关河有五十州 2024-12-04 15:15:21

截止第四次反“围剿”前夕,无线电总队下属的无线电分队已发展到14个,遍及各军团、军,整个作战指挥网络初具规模;二局的侦察台扩展到三部,侦收、破译、校译人技术人员保持在10人左右。正如朱德、周恩来在他们共同签署的一份密令中所指出的,“无线电已成为苏区红军主要的通信工具”。

此时国民党不仅知道红军在使用电台,而且也已意识到了自身无线电通信泄密,进而导致其军队“吃了不少亏”的问题。检讨泄密的原因,他们认为是“围剿”中部队失利,红军缴获了密码本,“无线电密码落到土匪(国民党对红军的蔑称)手里,以致我们无论什么密码,他都能译出来。”

之前红军能够缴获的密码本,从简易密码一直到“壮密”、“斗密”、 “展密”等,无一例外,都属于明码本范畴。为了防止红军进一步侦破其内部密电,国民党咬着牙做了一个切断——从此以后,明码本作为底本的例子几乎完全消失,他们聘请专业人士甚至是外国专家,另行自编出密码本,当时称为“特别密本”。蒋介石对此颇有些自鸣得意,他甚至还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说“后来我就亲自把密码统统重新改编。”

与“普通密本”相比,“特别密本”不仅换了底本,而且花样多变,更换极勤,红军破译的困难和工作量由此都大大增加。根据这一情况,曾希圣果断决定将二局过去侦收兼破译的职能及人员分开,实行专业化,即侦收归侦收,破译归破译。

二局随后单独设立了一科,即破译科,曹祥仁任科长,邹毕兆任副科长。曾希圣指定两人专搞破译,不再兼侦收等任务,以便让他们能够集中全部时间和精力,围绕“特别密本”进行不间断的钻研和破译。与此同时,曾希圣对侦察台的工作也做了调整和分工,要求每部侦察台的侦听对象都要相对固定,必须不分昼夜,死死盯住白军主力部队一至两个师的电台,目的是找出敌来往电报与部队行动的联系,为破译提供线索。

《破译天才5》,本故事全部连载完毕,谢谢您的阅读。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

0 阅读:32